《信仰归来----道德经解读》
第31节

作者: 老头子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08 03:13:22
  金庸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大儒
  一个时代已经过去,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金庸其人,对70、80后影响很深的,在人格塑造方面,金庸一人可抵得半个教育界。什么语文、思想政治、马列雷锋,他们的影响力加起来,不及金庸的一部小说。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人才的重点在于国民性格塑造。那些教科书,一味的正能量鼓吹,一味地华丽篇章,虽然给了学生“最有价值”的事物,可是负面的残缺,又塑造了无数的畸形人格。可以说总体看,教育是失败的。
  如果说教科书是全面伟光正的教导,该怎么用呢?而金庸就是伟光正vs假丑恶,有的人极善,有的人极恶,而善与恶的斗争就是江湖。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就有斗争,有斗争就有善恶是非喜怒哀乐。
  饮烈酒,交朋友,放马恣肆就是江湖。

  战邪恶,斗技法,快意恩仇就是江湖。
  我不曾远离江湖,而江湖就在我心中。
  …。
  天之苍苍,地之茫茫。
  郎情妾意,愁绪断肠。
  萍末风云涌,天涯去何方。
  江湖有儿女,社稷起沧桑。

  一曲衷情情肠断,半生仗剑似荒唐。
  为求青史多一画,舞笔书生也癫狂。
  侠之大者看乔峰,大智若愚属郭靖。
  半人半魔张无忌,流氓混混鹿鼎公。
  从金庸创作思路看,他每一次都在写一个完人,写完之后,他会进行一些反思,试图用第二代完人代替第一代完人。再写完之后,会重新发现问题,于是会写第三代完人,终于他发现了,根本没有完人,而只有更多混迹于江湖的混混。我想金庸写完混混之后封笔了,因为他发现他进入一个怪圈里,再怎么折腾,还是在一个圈圈里打转。

  金庸写完正能量之后,如果继续写正能量,他是有欠缺的;他只有写完鹿鼎记之后,他才能完成前半生的救赎;他的后半生的救赎是不再写一部小说,他的自我救赎是彻底的。
  感谢金庸,用江湖活化了儒家的世界,也活化了儒家人的快乐与痛苦,情爱与纠葛。金庸用十几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儒家的故事。
  今后,再有儒家文学可能很难再有金庸的高度了。这是一个好事。
  二十年前,我曾经抱着金庸小说废寝忘食;当今年轻人根本对于金庸不屑一顾。
  现在我又翻起金庸小说,仁义忠孝的道德纠葛让人看不下去,甚至哈欠连天。
  在八、九十年代,意识形态对立很尖锐的时期,金庸的确起到了承上启下丰富思想文化的、甚至启蒙的重任。有他在,现代人和古代人道德完美衔接,有他在,儒家文化不算断代。也是因为他,加速了儒家文化的复活。
  看完金庸之后,去看儒家四书五经,会有巨大共鸣。任何教育家的功绩,盖不过金庸。金庸才是真正的儒家大师。
  每一个受金庸影响的人,都有一副侠义心肠;这其中,包括杀人犯也是侠义心肠。这其中有点灰色幽默。其中的逻辑关系,儒家人一时理不顺的。

  金庸是个什么样的人?
  仁义智信为其骨,金庸骨子里是纯白的儒家人。
  他这人对礼是怀疑的,放荡不羁,追求逍遥,轻利重名,有点庄佛和隐者的味道。
  侠肝义胆、重情重义,不畏强bao,敢于斗争,又有先秦侠士味道。
  帮派林立,势力割据,今天天王,明天至尊,有齐天大圣的意思。
  为国为民,敢于天下先,无道则显,有道则隐,他看不惯官府鹰犬,有无政府主义倾向。
  …。

  总之墨家思想的构架最适合金庸。
  头领或者领导人是能力卓越者。头领则层层传达自己的意志。兄弟朋友友爱平等。
  国家和人民有难,则拔刀相助;国泰民安则乐享太平。
  我觉得金庸并未摆脱墨家帮派理论。而他也只能深陷其中。
  所以金庸是局限的,只能局限于武侠。
  他对大哥和大姐的性格塑造是成功的,因此中国会出生一大批有国际范的大哥大姐。
  不过好在人民专政的铁拳很厉害,大哥大姐被压制了。
  金庸塑造的不是黑道,而是白道。
  金庸在正统信仰未建立之前,可以算是一种信仰。
  孔子一出,天下大乱。几千年人们的性情纠葛,不在于多了金庸一人,也不在于儒家又能残喘多少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