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归来----道德经解读》
第5节

作者: 老头子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真的理解了宇宙和自然之道,焉能需要那么多无知的知识么?
  道生养万物,人创造万物,就算创造了它,也不认为完全拥有它;有所作为即使成功了也不随心所欲操持它;帝王对臣民,人民对动植物,即使有绝对优势,也不能以主宰的身份出现,这才是最好的道德。
  老子的这一系列问题非常博大。我仅仅打算在人的灵肉合一角度讲一些,其它问题简单说几句。天门开合,就是一切自然现象,都应“雌”(被动的去承受)。明白四达,其实是一种知;这种知在老子看来是一种无用的知识。是人类横生出来的知识。我们人间知识太多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真正的知识。有的东西完全是谬误堆积而成,很多东西让人眼花缭乱,用一生去学习那些无用的纷乱的知识对于人是极其苛刻的。学了道德经,就会有目标的追逐真正价值,迷人眼的伪价值会被淘汰。

  孩子能够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大人反而不能。人倘若被妄知左右,会变成精神动物,精神动物是藐视肉体的。我们提倡的哲学是以肉体为基础,尊重肉体发展来的哲学才有可能充满人文精神。而不是通过精神来欺骗和考验肉体,让肉体经受一些非人道的折磨。
  人由动物脱胎而来,归根到底人是动物的一种。既然是动物就难以摆脱动物的特性。有些学问会把动物性单独剥离出来,认为它不是人性,甚至粗暴的称之为兽性。兽性在人类看来,就是不受人欢迎的恶,但是这些恶无法根除。只有让它保留和发展才是对的,而且它们已经被人类赋予了新的意义,赋予了“人”的涵义。比如动物的撕咬,人类把它演化为战争,因为战争又演化出勇敢、坚韧等英雄品质。我们看待问题,好比看待一只蝴蝶,蝴蝶再美丽,它曾经是个蛆虫。

  在生灵世界里,人最根本的东西是大脑,好比一只鹰最根本的东西是眼睛、翅膀和利爪;一头狼最根本的东西是獠牙和矫健的四肢道理类似。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人什么也没有,只有大脑,大脑让人有了活下去的资本,同时大脑也是人类最厉害的武器。大脑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可以制造出工具,所有的动物世界的武器,都无法和人类的大脑抗衡的。大脑让人类强大,同时出现了两个特质:1.人类的社会性;2.人对于自然界的侵略性。有了社会性才有道德和法律。但是道德和法律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依旧是大脑。什么是人呢?人是利用大脑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的同时利用物质自我改造的一种生灵。人类利用创造出来的物质,日益强大,对于其它生物的侵略也日益强悍。人终于成了地球的主人。但是人要生老病死,人无法摆脱肉体凡胎,这是人的悲剧,人依赖肉体说明了,人依旧是动物。人的近义词是动物,人的反义词才是神。把人按神的标准来要求的做法是根本谬误的。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们的感官,为之提供一切服务,为之寻找一切道德。多少年来,人们和自己的肉体作对,和自己的生命过不去,这种做法多么野蛮也不道义。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囹圄里,享受犹如吸食**因般的精神快感,这是有欠缺的,人的精神必须和肉体感官协调一致的才是最高快乐。而不是让精神对于肉体产生欺骗。比如说儒家提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用精神欺骗肉体,认为只有能经受住精神欺骗的肉体才可能有所作为,这种不人道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人应追逐温良的环境:肚子饿了就要吃饭;身体病了就要休息。有的人认为人的意志品质必定通过战胜肉体才有可能培养。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提法。人的精神品质是可以通过体育等项目挑战自我来实现,绝不是空着肚子。

  一个恶劣的环境,让人觉得理所应当,甚至看做人生的一种福祉,不能不说某种学问多么逆天。多少励志小品和恶劣环境有关,多少年以后,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吃苦耐劳的民族,还是“忍”字诀横行的一个民族,只要刀子没有放在脖子上是还有缓冲余地。一条狗,饿它几天,会急的偷鸡杀猪。而中国人,却默默感谢上苍给他的灾难,他认为,只有灾难面前,他才是幸福的。中国人不是人族,而是神族。也难怪幻想成仙的人多。但是,真能成仙么!恐怕连一个最基本的普通人都做不了了。

  我们周围许多人都喜欢按照自己得意愿来改造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处理的事物,包括人类自己和赖以生存的地球,这种信心主宰一切,没有禁区,没有盲点。但在2000多年前,《道德经》曾发出过疑问:人类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尊重人类自身的规律,做到不矫枉过正么?大自然的一切变化,能被动的承受这一切而不试图改变么?真的理解了宇宙和自然之道,焉能需要那么多无知的知识么?这些疑问,至今看来依旧震耳发聩。

  日期:2018-09-12 12:23:23

  第十一章 有无之妙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起,有了车轮中空的地方,于是有了车的作用。把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我们建设房屋,有了四壁内的中空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事物存在的价值,是“无”发挥了作用。
  老子对于有无的思考真的很玄妙。世间一切事物是在有无之间。我们理解无,不要视为一无所有,不要把有和无对立起来。我们在空间里和鱼在水里道理类似,鱼如果说它周围是无的,我们都会认为它在闹笑话。固然人类也别认为周围一无所有。关于有无的系统研究后文会详细解说。
  日期:2018-09-12 12:23:53

  第十二章 价值是什么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花花世界的各种颜色,让人目眩;各种声音让人神往;各种味道让口舌舒爽;在骏马上骑猎,让人心驰荡漾;金贵的物品让人们起了各种欲念。圣人(统治者)一般不会贪图这些感官享受,平常人却一般在物质和感官里寻找快乐,圣人明白世界的大道,只求温饱为前提,不去纯粹追求这些感官享受,他有高于感官刺激的更高追求。
  老子反对纯粹的感官享受。人类是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的生灵,人得最大快乐是身心合一。我们物质追求的快乐,无非是眼睛舒爽,口味舒爽,耳朵舒爽,这不是人类的全部追求,人应当有更高标准,这个追求在哪里?就是大道,大道决定的人类的身心合一,以及身心合一带给人们的快乐。
  一般人们追求的物质享受,无非:耳、目、口、鼻等感官,让这些感官得到享受,是一般人的追求,但是这是人类的全部么?显然不是,感官的刺激无非一种低级需求,人应当有更高的标准,当然有个前提是,要吃饱穿暖。除了吃饱穿暖是硬需求,其他一切追求可有可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