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刀所向》
第9节

作者: 何方郎中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趁着夜色,三大队的人马就赶到了蒋坝镇,找老乡租了四只小船,正式开始了打捞行动。
  听说下水能够挣钱,这次王秃子没人请他,他也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打捞队。二十几个水性好的战士和老乡,在船上每人猛灌了几口洋河大曲,趁着酒劲,噗通噗通地跳进了水里,不一会,角钢和钢筋就陆续出水了。
  打捞工作一直持续到天亮,正当三大队的人往老乡的骡车上装载时,村南面突然响起了几声枪响。原来韩德勤驻防在附近的部队得到消息,派了一个连赶来查看情况。当然,负责警卫的柯营长鸣枪示警,阻止他们进村。双方就这样对峙起来。
  却说这韩德勤,原是江苏省政府主席,抗战倒是比较积极,但对新四军一直视为心腹大患,保不齐说翻脸就翻脸。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新四军这趟过来只是为了打捞一点破铜烂铁,而且捞完就会走。柯营长想了一个办法,同意蒋军的带队连长派三个人,由自己的兵带去现场观察。
  等他们赶到现场,东西已经用三驾骡车装好了,正准备启程。他们围着这些骡车,看看也没啥可疑之处,不懂新四军干嘛要动用这么大的阵仗。于是赶回去报告,说装了三车废旧钢材,已经要走了。那连长想了一阵,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警告说:“钢材是上峰明令禁止的抗战军需物资,你们不能运走!”柯营长针锋相对道:“这点破铜烂铁,对你们毫无用处,要是被小日本捞走,你们就是变相资敌,那就是对抗战犯罪了。我们无非是要修建营房,所以这么寒冷的天气还来打捞。要是我们需要的物资,政府都能拨给我们,你想啊,这个天气,你愿意下水?别拦路,劳驾闪开,大家往后见面都好说话!”

  那连长还想再说什么,一个兵悄悄过来告诉他:“长官,我看见村里还有好多骑兵,好汉不吃眼前亏,算了吧。”那连长悻悻地挥了挥手,说:“滚吧你们,下次再敢偷偷摸摸混进我防区,我们可不客气啦!”
  柯营长笑嘻嘻地说:“我们怎么也算友军,话不要讲的那么难听,一切为了抗战,再见亦是朋友嘛。”
  日期:2018-10-13 11:14:28
  这三吨多钢材运回驻地,别提骑兵团的人有多么高兴了。张震参谋长闻讯又来到了骑兵团。他说:“这段时间彭师长一直在琢磨,我们骑兵团到底该如何设计自己的战刀?他画了张设计图,同志们看看行不行。”
  原来,根据中国武术自古以来的原理,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大砍刀刀背厚实,较沉,刀身短,只适合步战,靠士兵的力气制敌。而马家军的战刀,单纯对步兵占据了很大优势,刀身比大刀要长,但比大刀要轻,结合战马冲击的惯性,一挥刀,非死即伤,但它的长度比不上高加索式军刀。苏27式与日军33式甲式相当,但比33式乙式要短一寸(抗战胜利后,解放军骑兵发展到17个师,以及建国后,骑兵部队都采用了类似日本33乙式的制式军刀——作者注)。

  大家传阅着彭师长亲自设计的“雪枫刀”,发现他设计的精华在于:刀身比其他各款都略窄,但长度比马家军款式要长10厘米,比日军的甲式也要长5厘米,比乙式长3厘米。
  邹团长把这张图纸看了很久,他说:“这款马刀的设计,抓住了骑兵作战的最主要特点,那就是靠军刀的长度抢占优势。假如两骑相向冲击,战士同时挥刀劈砍,那么刀身较轻却较长的一方,刀锋一定能够先到。就算是双方对刺,刀身长的也必定先刺中对方。我赞成这种设计。要说修改意见,我建议再把引血槽开长一些。引血槽的根本作用,并非为了放血,而是为了将空气带进肉体,不至于让刀卡进身体里拔不出来。”

  最后,大家都认为,这款“雪枫刀”的设计立足于实用性,非常好!
  接下来,新问题又来了:打造雪枫刀,还有那些配套的马具,工作量不算小,尤其是对铁匠的工艺水准要求很高,这样的工匠去哪里找呢?
  石柱认为,外地兵对本地不熟悉,能够了解情况的,只有豫皖苏边区一带参军的同志,应该找他们问问。亮晶晶班头闻言,眼睛一亮,忙跑出门外,对正在给马铡草料的程惊雷大喊:“喂,老程,你快过来一下!”
  程惊雷过来,搓着手问:“班头,有事吗?”
  “没事叫你干啥,我们要打造一批马刀,需要最好的铁匠,你是本地人,有可以推荐的人么?”

  “铁匠啊,你算问对了人。我大伯就是有名的铁匠。”
  “如何个有名法?”
  “打造农具、马具肯定不在话下。他制作的菜刀、砍刀,能够劈开两个摞在一起的铜钱,刀刃绝不会卷口。周边的人都叫他‘程咬金’,意思是他如果制作板斧,三板斧绝对致命。”
  张参谋长很高兴,他说,能够把两个铜钱劈成四瓣,这刀锋的硬度就达标了;但往往越坚硬的刀越脆弱,容易折断;能做到不卷口,说明程师傅的刀,柔韧性很好。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工艺!所以他要程惊雷赶快回去,把程咬金老师傅请来,他是做铁匠这行的,说不定还可以发动一些熟识的铁匠也过来帮忙。

  程惊雷想了一阵,说,请伯父出山,没那么容易。这年月如果来白帮忙,伯父不会答应的。他这人认钱。
  亮晶晶班头听他说钱,立即屌他:“嘁,程疯子,你家的人都钻进钱眼了么?你自己来部队,还坚持把车轱辘卖了40元,这会说要打铁,又替程咬金讨钱。我说你的思想觉悟,真的要赶快提高。”
  “班头”,程惊雷顶嘴道,“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年月,兵荒马乱,上有老下有小,容易吗?你又不是说来帮一天半天的忙。”
  张参谋长表态:“惊雷同志的话有道理,人家凭手艺吃饭,我们应该付钱。干活不付钱,那叫剥削。彭师长讲了,对于手艺过硬的师傅,我们愿意付重酬。”
  怎么个重酬法?程惊雷不好意思发问,只把眼睛望着张参谋长。张震明白他的意思,略加思索,进一步表态说,工钱因人而异,高水平的师傅,可以考虑把这次淘汰下来的马,奖励一匹给他。打下手的人,一律拿米面等实物折算工钱。
  天,奖励一匹马!这可是一大笔钱啊,在场的人暗自咋舌。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真,程咬金师傅不但自己来了,还把他在周边地区熟悉的同行带了五个人过来,加上其他地方找来的铁匠,一共凑了十四个师傅。他们在李家庄用芦草木棒搭起工棚,架起铁炉风箱,开始冶金炼钢,于是整个村子白日夜晚都响着哐当哐当的打铁声。
  (待续)
  日期:2018-10-15 09:24:54
  (接上)
  原来,中国的冶金术一直领先于世界,春秋战国时期采用“块钢法”,秦汉时用“百炼法”,大家熟知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说的就是这事。三国两晋时期升级为“炒钢法”。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道士,叫綦毋怀文,他发明了伟大的“灌钢法”,从而一举将中国的炼钢水平提升至国际顶尖级。直到如今,优秀的铁匠还在传承着他的技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