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只是为了家人好》
第27节

作者: 晓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宏达考虑的问题关云山要细致,关云山只想着挣钱,对政策什么的考虑的较少,但关宏达毕竟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虽然不识字,却对国家的政策变动极为敏感,因为他见过的,对政策不了解而吃大亏的人,多了去了。
  关云山笑道:“等我先看看再说吧。”
  从此以后,关云山有了一个任务,每天干完活回家后,要翻看一下报纸,但他将关宏达拿过来的报纸都翻看了一遍后,也没有发现什么有关花价格涨的新闻,渐渐的也不在关心,但是翻看报纸的习惯倒是养成了。
  家里麦忙之后,关云山开始了开车倒腾沙子的生意,有时候也会帮主窑厂里拉砖,整天忙活的不得了,而窑厂的生意也愈发的红火起来,现在有的农民稍稍有点闲钱,想着盖几间房子,特别是准备结婚的小青年,若是能盖三间大瓦房,那什么彩礼都能打动小姑娘。
  盖房子的人以前多了起来,特别是政府部门需要加盖的房子逐渐增多,需要大批量的建筑材料,关家的窑厂拉砖的人每天都有。
  在倒腾沙子的时候,听到关晓军不经意间的几句话,关云山又开始倒腾起了化肥。
  这个年代,化肥可是稀缺的好东西,农村人买化肥难之又难,加价都难买的到,但关云山此时面子大,人头广,关系多,跟市里几个背景较深的人一起拿着批条拉起了化肥。
  一个秋季下来,竟然赚了好几万块钱,这还是他们小打小闹搞出来的,等他还想再搞大一点的时候,被关宏达拦住了,“不要搞的太大,让他们搞,你稍微赚一点行。”
  关云山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自己这么做,但还是选择了听从了关宏达的吩咐,在倒腾化肥的时候,只赚小头,大头都被市里的几个子弟们赚去了。

  因为赚的少,反倒赢得了好人缘,一群子弟门都夸关云山讲义气,不贪财,是个可交的好朋友。
  到这个时候,关云山才明白了关宏达的用意——唯有细水,方可长流。
  而在关云山倒卖化肥的时候,关晓军已经开始一年级了,而关自在的院子里,一些花又繁殖了不少。
  关帝庙村,之所以叫关帝庙村,是因为村子里有一座武圣人关云长的庙宇。

  这座庙是关晓军祖那位做过左都御史的老祖修建的,他们老关家自认是关羽后人,发达之后,自然要为老祖重修金身。
  这座庙修的很阔气,前后三进,内有苍松古柏,还有雕花石碑,前院的崇宁殿里,供奉的是武圣帝君,后面的院落本来还有什么春秋楼,刀剑楼什么的,但革命以后,全都给毁坏的不成样子。
  关平周仓两个塑像也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雕像,周仓扶的老关刀早不翼而飞,关平手托的印章也没了踪影,这两个塑像现在被扔在了前殿的一个角落里,落满了灰尘。
  将后院的几个圣象打烂挪走后,空余的房间成了村里学生的教室,关帝庙小学建在了这么一座古庙。
  “a——”
  在一年级的教室里,一名身形微胖,头发稀疏的年妇女手拿着一根小棍,指着黑漆漆粗糙的黑板的几个字母,正在教学生们读拼音。
  教室里稀稀拉拉的坐着二十多个脏兮兮的孩子,破破烂烂的桌子很寒酸的摆着铅笔、粗糙的本子与黄白色的橡皮。
  “a——”

  这些孩子跟着老师大声学习,有的孩子觉得非常有趣,扯着喉咙使劲喊,整个学校差不多都能听得到。
  台的年妇女继续往下念:“o——”
  孩子们继续学:“o——”
  “e——”

  “e——”
  最基本的拼音字母是在一年级里,被老师这么灌注进学生的大脑的。
  关晓军无精打采的坐在教室里,随着教室里的孩子一起跟着老师念,心里觉得极为荒诞可笑。
  让一个有着四十来年生命阅历的成人灵魂,来重新学习这最基本的拼音字母,而且这都开学一周了,才学了九个字母,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学下去,这什么时候是一站啊?
  关晓军感到很焦虑。
  教室里教学的这位胖胖的妇女,是关晓军的堂姑奶奶关宏叶,她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妇女,脸皮厚,嘴碎,喜欢看书看报纸,可偏偏没有化。
  很多报纸的字她都不认的,于是找人问,整个关帝庙小学的三四个老师,都喜欢看她的笑话,有时候故意说自己不认识,然后关宏叶开始逐个问,直到问明白为止,然后下一次再遇到同一个字,多半还会不认得,于是再接着问。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成了学校老师里最重要的谈资。

  有人问了,她一个小学教师还能没化?
  事实,关宏叶还真没有化。
  她为人鲁钝,在扫盲班里学习的时候,也没学过多少东西,也是勉强能识字的地步。
  但村里本来识字的人少,关云山倒是高毕业,但他是要“干大事”的人,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位根本看不眼,况且这还是代课老师,不是“公办教师”,这更看不了。
  因此村里人找来找去,瘸子里面拔将军,找到关宏叶了,于是勉强识字的关宏叶这么当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如今代课老师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没有工作的老百姓要强。
  再说关宏叶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她在家能干什么?
  当老师每个月都有工资,几十块钱已经足够一家老少的吃喝了,在这个时代,其实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了。
  关宏叶对孩子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她从不打人,也不骂人,堪称整个学校里最为慈祥的老师。
  作业做不完,她也不会骂你,但是会唠叨你,今天说你,明天说你,说的人脑袋都疼,连一年级的小孩子都受不了,于是便乖乖的按时交作业。
  教了几个拼音字母之后,关宏叶让孩子们自己诵读,她走出了教室,片刻后,脑袋从门外探出来,“先别读啦,村里有玩把戏的来啦,都去看看去吧!”
  孩子们一听有卖艺的,顿时合课本,跟着关宏叶向校外跑去看热闹。

  一个老师,不好好的教学,在课时间竟然领着学生去看玩杂耍的,这在几十年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但这种事情却是确确实实的发生过,但也关宏叶能做的出来。
  关晓军一脸的好笑,合手里的本子,也随着同学一起向村里走去。
  走出学校后,能听到铜锣声从街心隐隐约约传来,顺着大街向前走,看到村里一群人聚拢在一起,站在街边看热闹。
  这个时候,每到农闲时节,乡下会有一些乡下艺人走街串巷的为乡民表演节目,挣点糊口钱,当然,其也有骗子。
  有说快书的,唱大鼓的,唱坠子书的,玩猴的,小鸟叨牌算卦的,卖虫药的,踩高跷的,变魔术的,还有打把势卖艺,胸口碎大石,玩金枪锁喉的。
  这些人为乡下人贫瘠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每当这个时候,是整个村子里小孩子最为高兴的时候,孩子最喜欢看新鲜,这些玩杂耍的,一年到不了村子里几次,看着都新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