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帝记 鲜于冶銋原创长篇:天下巨变时,那些人经历的波澜诡谲事……》
第16节

作者: 鲜于冶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潇缓声道:“这西洋教堂只是一个整体,并且都有高矗的直身四下尖顶塔楼,往往这塔顶也是一城一地最高之处。我朝院观皆几出几进,偶有高塔也是供奉佛道宝藏的所在。”钱千金闭目点头。
  宋婉毓接着道:“我朝院观供的都是男身,观世音菩萨也只是以女相示人,教堂却供着圣母。”钱微微颔首。周烔又想了想说:“我国的院观总是有些看护镇门的,像四大金刚、韦陀呀,教堂没有。”
  钱先生睁开眼道:“你们说的都对。但究其根本,这西洋诸国自古罗马时代始,皆是以宗教来证明皇权至上的合法,之后虽政教分离,但教廷仍拥有至高的地位。而我朝则是以皇家的喜好偏恶来选择供谁信谁。想明朝历代天子崇信得道成仙,道教就大行其事。我朝皇家喜佛,则寺院就全国遍布,对不对呀?”

  众人一听都觉有理。这是盛思蕊突然问道:“可是《西游记》就是明朝人吴承恩写的对不对,那可是宣扬佛教贬低道教的呀?”
  “问得好!”钱先生面现嘉许之色,“此书成于明嘉靖年间,现在虽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却因贬抑道教成了禁书,看者即有罪。这不就更说明我华夏数千年来宗教信仰的兴衰皆由皇家而定吗?再说那观音菩萨原名观世音菩萨,因这个‘世’字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才改的,当时唐皇崇信佛教尚且能给菩萨改名,何况其它呀?”众人尽皆点头。
  行不多久一行就来到了镇子的中心广场,后面就是由一百多个立柱构成的宏大的半圆形皇家建筑群,此时虽还是早晨,但此时圆形广场的草坪上已经有不少英国人在散步,小孩子们在嬉戏玩耍,有一些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则聚在一起踢球,尽显舒适闲逸。
  见到此情此景,李白安面色略微现出一丝凄苦,不由轻声叹了口气。
  一旁正挎着李白安,望着孩童玩耍微笑的心月听到了夫君的这声叹息,不禁问道:“相公怎么了,身体不适吗?”李白安忙笑着摇头道:“没事的,夫人。”
  “那就好,我见那边的花丛不错,带婉毓她们过去采些来。”说罢,拉着宋婉毓叫着盛思蕊直走过去,而盛思蕊似是没听见,只是专心逗弄那只幼鹰。一旁的秦潇和周烔一边看着踢球一边议论,而徐、晋二位则自顾自地在四周游走。
  这时钱千金走到了李白安身边道:“怎么?李爷又在忧国忧民了吧?”“难道钱先生不是吗?”说罢盯向钱千金的丹凤眼。“吾虽有家国忧思,但不似李爷这般身系重任呐!”
  李白安又叹了口气转过头去道:“不知如果前年的变法成功,我大清的百姓会否有朝一日过上这等无忧无虑、太太平平的日子呀?”
  看着李白安神色游离,钱千金在一旁劝慰道:“李爷此想怕是高看了康梁等人了!”
  “此话怎讲?”
  “上次中堂派蒋先生来府探看,他向我们详述的戊戌之变的经过,李爷还曾记得?”

  “那又怎样?”
  “这康有为我是认得的,当年曾一路赶考,皆名落孙山。之后我心灰意冷,欲轻生之际偶得仙师搭救,传与江湖法门,行遍五湖四海,州府山川,后得中堂赏识收为幕僚。在直隶时那康有为曾多次到府拜谒试图游说中堂支持新法,都是我和唐季孙接待的。这康某虽有才学,但心气偏狭,于两度落榜对朝中权贵耿耿于怀。之后便研习英吉利、日本等国宪政之道,广收激进学子,传扬如不变法国将不国,皇将不上。并积极联络朝中新进青年官员,颇有上书变法之势。”

  “但这不正是顺应历史之流,改我朝时弊的求强手段吗?”李白安颇有疑惑地望着钱千金。
  “李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钱千金摇摇头。
  “这英吉利的宪政是百姓的起义运动迫使皇帝放弃政权、保留皇权,说穿了就是当个名义皇帝。而日本国则是由皇帝颁发政令强制变法,而后组成内阁并逐渐将行政权交替。上次甲午海战虽说是天皇下令,但也是内阁筹划已久,天皇只不过顺水推舟而已,而具体的操作都是阁臣说了算。这英吉利也是这样,别看大事总要向女王请示,但只要是内阁一致的决议,女王也基本不会多言。可康有为宣扬的则仍是皇权至上,由他们一拨自认有才学的激进之士辅佐,扫清权贵,归并皇权,并大有驱太后下野之意。此举一出,皇上自是喜出望外,连声叫好。可是权贵旧臣和各阶官员臣子可就不买账了。而我国民久受旧制圈化,仍多是浑浑噩噩的愚民,学子们也多受儒家愚固思想影桎,不思求变。由此可见那康梁的变法岂不是皇上带着一个野心家一帮梦想家在玩政治过家家?”

  他见李白安仍是满脸狐疑,便继续解释道:“康有为刚开始的公车上书,要求皇上亲政主持变法,朝中的一些有见地的臣子虽明里不语,但暗中也还是支持的,其中就包括李中堂。想是中堂经甲午一败也已明了,光靠强大的武力是难以解除朝廷的积弊,而且光凭他的一腔热血也难以喷到乾清宫的石阶前,或者变法一举能有所成也说不准。其实在府上中堂、季孙和我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中堂主张强兵以御洋夷,季孙主张建厂强商以富国体,我则主张广兴教化以启民智。”

  “这三点都很好呀!”李白安打断道。
  “没错,可是当时就能腾挪出那些银子,只能办一件事。为此我和季孙都多次劝谏,中堂因久浴沙场,深知强兵之重,眼见当务之急,只得放下其它先行兴办北洋了。我是次僚,中堂之令必得服从。季孙是主僚,又是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满怀富国抱负,自是有些不满。上次北洋兵败,季孙知道自己的谏议或将得以施展,自是非常积极。便游说中堂派我随你们西行,也是为减少兴商的阻力。”李白安一听这北洋背后还有这等故事,也是暗中叹息。

  钱千金接着说:“其实这康梁等人变法的阻力那是可想而知的,只要徐图缓进,温水煮青蛙,逐步替换官吏,渐进推行新法,假以时日比如十年,也许会有些小成。但这些人实在是操之过急了,更不应该把矛头直指太后!”
  “可上次蒋先生说,刚开始太后是支持的?”李白安不解道。
  “没错,当时太后应该的确动了还政皇上的心思,料想是年事已高,也想享享清福。可是康党们先是安插谭嗣同、杨锐等进入军机,而后逐渐拿太后的亲信下刀,最后竟然想要叫停颐和园的修建,并试图大幅削减宫中用度!李爷还记得去年中秋心月操办的家宴吗?”
  日期:2018-10-04 19:31:05

  (四)
  李白安怎么会不记得,那次家宴是他们自打大婚后最热闹的一次聚会。那是来英第五年,几个孩子都顺利地考上了牛津大学—英国最有名、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
  时值中秋,心月就带着几个老妈子张罗了一桌子极为丰盛的酒宴。这心月本是太后极为喜欢的小丫头,长了副七窍玲珑心,人情通达,诸事干练,亲手操办的宴席水准自不必说,让大家眼界大开。别说武学之人,就是钱先生这满腹经纶的也有些目瞪口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