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帝记 鲜于冶銋原创长篇:天下巨变时,那些人经历的波澜诡谲事……》
第2节

作者: 鲜于冶銋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后见众人皆神色犹疑地看着他,便抱拳对郑永盛道:“大人,敌舰昌野号已被我鱼雷击中!现在船身移动缓慢,就在我舰前方约十海里处,请大人定夺!”

  要知道,帅字旗姓什么,官兵就随其,见面要单跪行礼。这是满清八旗的祖制,没法改。此名小将敢将顶戴扔掉,抱拳行礼,实在是坏了所有的规矩。
  北洋创立之初就是以淮军旧部及黄海各水军绿营为主,由于旗人将士太少,李鸿章唯恐周遭旗营官兵不服调配,特向慈禧太后求得二十四顶五品以上的旗营武官顶戴。
  在往常这叫“抬旗”,是将汉营将领快速提升身价的办法。此举更是李鸿章的一番良苦用心,即明确地向太后以示忠心事主之意,又弥合了北洋与周遭旗营的满汉冲突。
  但这旗将的身份地位特殊,时时都代表着天家的尊严,如果这位小将刚才的举动和说的那番气话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准会被参死。郑帅忙嗔怪道:“白安慎言,注意身份!”“大人,都已到了存亡之际,还在乎这个!”
  说这番话的人正是浩洋号大副,四品管带李白安。其实郑永盛见到此人进来之时就已经明了,或许北洋的存亡就系在此直性热血的年轻人身上。

  日期:2018-10-01 21:10:03
  此人祖籍不详,姓李,名白,字白安,这等名字在清末可谓是异类,而他的身世就更像是传奇。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开始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压,疲弱的满清王朝无力反抗,百姓更是民不聊生。一向不与清廷为伍的武林侠道江湖中人眼见此惨状,也不免纷纷摈弃民族恨,门第怨,助清抗洋。
  说起清廷与武林人士的恩怨纠结已有两百多年,自满清入关统治汉人始,清廷唯恐汉人不服造反,处心积虑地展开了长达百年对江湖人士武林门派的剿杀史。其中以火烧少林寺武当山等为代表摧毁武林名门正派,更以假借武林大会等名义暗中操纵围杀江湖人士等逐步削弱武林势力,并在民间收缴刀枪剑戟等武器将民间习武势力逐渐扑灭。
  经过一个世纪,一向在历朝历代均繁盛无比的中华武林力量日趋式微,而残存的武林人士也大都没入民间,鲜见踪迹。

  但事有例外,武林中尚有三大分支清廷一直难以撼动。其一为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红花会,会中各堂口云集了诸多门派的好手,且传承有序。虽然复明早已如昨日昙花,但红花会在江南及闽粤等地仍活动频繁,且到了晚清又有了清帮、洪门等大型分支,会众广播。
  其二就是由来已久的丐帮,正所谓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乞丐,他们混迹市井,散布城镇,朝廷是招之不来,挥之不去。虽居无定所,组织涣散,但有号令时一哄而上,欲擒之则作鸟兽散,且帮中各路好手如云,着实让清廷很是头痛。
  第三则是清廷既恨之入骨又不得不倚重的漕帮。漕帮顾名思义就是漕运之帮,说白了就是占码头走船运货的。自隋代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始,漕运在历朝代的运输业中均列雄首,因为其分布极为广泛,线路漫长且需要大量人手,漕帮一直是地位特殊的江湖势力。尤其是清朝康熙皇帝禁了海运以后,漕运就更成了朝廷财政的一项重要税赋来源。
  中华大地自从有了封建官僚阶级开始,就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波澜壮阔的、气吞山河的贪腐大潮。这真是:黄河长江水奔流,滔滔贪腐永不休。
  朝中人贪地方官贪,上任贪完下任贪,正是在贪腐的大潮流中,官府漕运外包及民间利漕走私才能形成气候。漕帮正是在官与民夺利,民为生贩私的博弈中历久弥坚,长盛不衰。
  漕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分布,使得漕帮的帮众遍布之广是历朝帮派所无法匹敌的,其势力之大更是无法比拟。并在历朝中都有官中有漕,漕中有官的现象,这也是朝廷无法撼动漕帮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代漕帮中就出现了大量红顶商人,在朝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清末缴捻的过程中,左宗棠等与漕帮关系密切的大臣,更是利用漕帮削弱太平天国的势力,期间曾国藩的胞弟更是在帮中成了挂牌的正宗弟子。
  李白安就是当下漕帮总瓢把子胡进锐的关门弟子,胡总的江湖封号“三江水上漂”,一身轻功那是无人不服。

  李白安自幼失怙,十来岁就浪荡江湖,凭借天资聪颖到处偷师,虽没正经练过哪家门派的看家功夫,但杂七杂八的倒也略有些小成,加之天性豪放任性恣肆江湖,经常没头脑地招惹些是非,也因年轻贪盛盗玩过一些紧俏物件,招过官府通缉,但凭着机灵变通,大都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一日他在扬州倚红楼吃酒大闹,误闯漕帮密会,几言不合就按捺不住与帮中兄弟过起手来,误打误撞中竟撂倒了一名好手,虽被擒住仍桀骜不驯,但这番行径却颇得一人的赏识。
  胡把头当时已年近六十,出道立万快三十年未曾收过如意弟子趁心门生,一直引以为憾。李白安的年轻跳跃、天资脾气让他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便起了收纳之意。
  他当下使出了一招‘月桂折枝’,运气纵身跃起快三丈高,轻松就摘了楼厅顶梁的花球,双足落地悄然无声,大气不喘。这手段一出,李白安当时傻了眼,从没见人轻功这般出神入化,心悦诚服举头便拜。
  胡总把头当日就将他纳下,并于寿诞之日,立案焚香,行三跪九叩之礼,传六禁十予之规,于帮众面前收了这关门弟子。李白安倒也争气,两年间就尽得胡老真传,一身轻功更是练得炉火纯青,帮众在轻身上已无人能及。
  为此胡总把头老怀欣慰,在漕帮十二堂后加设独立堂口‘随意堂’,任他为主专司处理帮中疑难紧要之事,自此李白安二十出头就成了漕帮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当时清廷自闭的大门早已被洋夷的坚船利炮打破,海运也就成了漕运的主要障碍,漕帮的船队更是与洋人的商船争端不休。以前与漕帮惯有私往的各道衙门也不时对漕帮板起脸孔,专心贴在洋大人的屁股上。
  一次李白安率众与洋人船队争抢水路,争执之间洋鬼子的洋枪队不由分说放了过来,这血肉之躯加之大刀板斧那里是西洋快枪的对手,当时就有十几帮众受伤,更有三人被当场打死。而随后赶到的官兵不但不为自己人做主,还当场抓了几个漕帮兄弟。
  李白安自从入帮后便在恩师的教诲下收敛心性,不敢任意胡为,更加深知民不与官斗的道理。但当次巨变也难耐胸中恶火,当夜就孤身潜入洋人商船,手刃了几个洋鬼子,并率几名好手闯入直隶府大牢劫狱。

  他自己虽然仗着轻功绝学出入自如,但随从可就没这本事了,都被当场擒住。此次劫狱不果虽然人没救出,但却在保定城内掀起轩然大波。李白安在几百官兵和百姓的目睹下,出入戒备森严的省府大牢直如无人之境,更被民间唤作‘鹞子飞贼’传得神乎其神。
  一时间保定府连夜戒备,派洋枪队在城门墙头布下天罗地网,并广下海捕文书,李白安的画像被贴的满街遍巷,他纵有天大本事也无法在这风口浪尖下全身出城,登时被困在保定城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