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好像觉察到郑悦悦的在观察自己,便说,本人在生活上有四项“基本原则”。郑悦悦说,怎么像政治家似的,说来听听。谭伟说:“与世无争,与事低调,与人为善,与己不吝。”他说:“不是你的争不来也无须争,凡事高调其结果多为负面,人之初性本善情本慈,对待自己要自珍自爱。”郑悦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挺有哲理,打趣地问:“谭先生,您是学什么专业的,不会是学哲学的吧?”谭伟听出话中的意思说:“是社会哲学系,从生活中悟出来的。”在一旁的郑帅帅插话:“谭叔,什么叫‘不吝’?”谭伟说:“就是对自己不能小气抠巴,过分节治,应善待自我,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郑帅帅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由于郑帅帅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年级校园活动,谭伟把郑悦悦母子送回家。临走时,郑悦悦对谭伟说,那箱速食面如过了保质期就要扔掉,不能食用。谭伟听了,心头一热,这段时间没有人关心过他的生活,一切从己。虽是不经意的一句提示,足让谭伟感动一阵。
日期:2019-01-27 18:50:22
第四十章
朱婷婷马不停蹄地在新南威尔士州的几个行政部门之间奔走,在州商业登记局办理商业登记牌照,在州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在证券投资委员会办理登记并获得企业注册证书和公司代码,在海关办理登记并获得货主代码。朱婷婷经过认真考虑和客观评估自己的专业优势,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商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而且是跨国界和无国界的。她决定注册一家婷婷网络商店,主要在网络上经营母婴,家俬,服装,鞋类和保健品等具有性价比的商品。她在澳大利亚最有名的网站亿贝(Ebay)上完成了注册登记,在中国埃里帕巴(Alipaba)集团的“宝猫”(Baomao)上也进行了实名注册。她试图打通澳大利亚与中国这个世界制造中心的网上贸易通道。她通过杭州湖光大学的一个中学老师了解到,埃里帕巴集团正大步走向世界,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企业。她认为“宝猫”入澳为时不远,抢占先机,站立潮头,吃一下螃蟹是她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她与澳洲快递公司AMS谈妥了服务协议,与中国国内的杭通快递(Htokdi)公司签定了业务合同。用互联网把两国的消费者连通起来,她觉得这是可以扬长避短,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意义的事情。
要做跨境电商,朱婷婷从律师那里了解到,还需要在海关保税区租赁保税仓位。她经过测算,她初始创业大约需要15万澳元左右的资金,她打算向银行申请小额商业贷款。
在慎重比较后,朱婷婷选择了悉尼一家BHG互联网银行,这家互联网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面向互联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属于互联网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朱婷婷填写并递交了贷款申请表和相关资料。受理她申请的是该银行小型生意商业部的经理丹尼斯,三十二,三岁左右,典型的澳大利亚白种人,说话直率,偶有幽默。
一星期后,丹尼斯联系朱婷婷让她来银行补充资料。朱婷婷来到银行,丹尼斯告诉她,她申请的15万澳元的贷款额度与她提供的信用资料还不够匹配,还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评估尺度,问她能否再提供一些诸如不动产或汽车等质押物品?朱婷婷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冲着丹尼斯说,你们这家银行不就是为互联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吗!初始的创业者如果有不动产,还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干嘛!她告诉丹尼斯,申报资料就是她的实际情况,她没什么内容好补充的,她让丹尼斯把眼光放远点,她本人就是一个潜力股,只要仔细看看她的商业计划书(BusinessPlan),就会对她从事的这个朝阳产业的光明前景抱有信心的。朱婷婷表示,她会实现她的还贷承诺的,语气十分坚定。
丹尼斯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从容自信的中国姑娘,他不知道她哪来的的这般底气,不过他对这个申请者多了份好奇。由于职业关系,丹尼斯看到如今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已大不如前,一些年轻人宁可领取政府的失业金,也不愿意冒经营风险和付出艰辛劳动去自主创业,有这样的见地和信心的女孩更是少见。或许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有着光明前景?但丹尼斯还是提出能否提供一个贷款担保人。朱婷婷瞪起眼睛,回敬丹尼斯说,我给我自己担保,银行怕我到时拔腿跑路?你们这家银行不行,我就去找信贷公司(Broker)。丹尼斯心里矛盾纠结,他不能坏了银行的规矩,又想帮帮这个有点个性,对未来抱着美好企冀的女孩。他决定在他职位的最大裁量权范围内去帮助她。丹尼斯也清楚,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他意识到,他是在和他自己对赌,这个女孩究竟会否由潜力股成为蓝筹股,他不得而知。丹尼斯思考片刻后,问朱婷婷有无与业务单位或潜在的业务对象签定的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哪怕是草签的文件也行。朱婷婷一听,满口答应,她说会尽快提供复印件和电子邮件的。这时,她瞥了一眼丹尼斯说,你还算有点职业良心的。丹尼斯口气缓和地说,帮扶救助老弱妇孺是上帝教导他的。朱婷婷一转身,挎起双肩包扬长而去,嘴里喊着,我可不是老弱病残!丹尼斯看着没有一句谢意便拔腿走人的中国姑娘,闹不清这是哪类范儿。
日期:2019-01-28 10:08:02
第四十一章
在学校办公室,罗伯特接到一个为悉尼浙江商会的电话,对方称她是商会会长,姓舒,说有位浙江商人在寻找一位叫托尼.柯廷的人。她问罗伯特是否是柯廷的家人?当得知罗伯特是柯廷之子时,她非常兴奋地说,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他,舒会长告诉了寻找他父亲的这位浙江商人的电话,他会主动联系罗伯特的,到时别误以为是电信诈骗电话。
不多一会,一个地区号为0086的电话打过来,接通电话后,对方说,他姓马,叫马跃,现在中国杭州,他想寻找托尼.柯廷先生。他说,柯廷先生是他的导师,曾经给予他很大的帮助。罗伯特告诉马先生,10年前他父亲就离世了,不过他还是依稀记得有一个中国少年曾经在他家住过一段时间,父亲还资助过他。马先生说,他就是当年那个中国少年,他把这段情缘深情地回忆了一遍:
上世纪80年代初,托尼.柯廷随澳大利亚一个民间的老兵组织来华参加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1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到浙江衢州寻找在二战中营救过澳籍飞行员的老乡;到海南岛东方市寻找当年收留和保护澳军战俘的乡亲。在杭州逗留期间,游览了西湖。在湖光涟艳,山色空蒙的西子湖畔漫步时,老兵们很快被一群年轻人围拢,用不太熟练的英语与老兵们问候交流,有的还拿着小本子请老兵签名。一位十几岁的少年站到柯廷面前,指着他胸前佩戴的“澳大利亚抗战老兵寻访团”的标牌,用英语说:“欢迎抗战老兵来杭州。”并递上一个小本本,上面用英语写着:“向抗战老兵致敬,欢迎来到杭州。”柯廷用英语感谢这位热情的少年,在小本子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这位少年,“致敬”的单词中少了一个字母,书写语法也要调整。他说,晚上他们下榻在在湖滨路上的一个杭州市政府招待所,他可以帮助少年练习英语口语和指导语法。那天晚上,这位少年如期而至,很晚才离去。柯廷回国后,和这位少年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少年的每封来信,柯廷都要进行“批改”,指出单词使用适合与否,语法运用得当与否,再寄回去,如此往复。得知少年家庭负担重,柯廷每半年给少年寄来学费。后来,少年的英语口语讲的贼溜,还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两人的书信往来一直未断。10年前突然就没有再收到柯廷的来信,寄到澳洲的信件也被退了回来。后来少年成了企业家,但他始终不忘他的这位导师,多次托人寻找无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