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历事》
第20节

作者: 生鱼汤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还有人说其实伏羲和女娲也是他们的后人,的确伏羲和女娲的长相似乎都与天皇氏有些类似。这些是后话,此处按住不表,只是这种说法也有漏洞。上古的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地皇氏并不知道自己是天皇氏的后人,后面的人怎么会知道的。
  如果你了解上古传说,你就会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许多大人物的来历都非常诡异,比如踩一个脚印,或者梦见什么东西钻入了孕妇的肚子,与其说这么是为了让这些人物更有神秘感,倒不如说是盖在这些任务身上的遮羞布。这些传说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应该已经存在,但真正成体系应该是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之后,在父系社会非常重视父亲这边的血统,然而这些古时候的英雄们并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父亲的记载,于是各种神灵就来填补这些空白。

  后世的帝王为了神化自己,不惜让自己的老爹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汉高帝的父亲刘公说自己曾经又一次看见一条龙趴在已经睡熟的老婆身上,后来老婆便有了身孕,生下了汉高帝,这也是出于一种见贤思齐的心里。天皇氏驾崩在良渚莫角山,在驾崩之前,他躺在那里奄奄一息,重臣和兄弟围在他身边,他说:“咱们有一万八千年的社稷,之后地皇氏会出现。”说完之后就呜呼哀哉了。
  列位看官,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死亡感到恐惧了呢?一般来说年轻人都不怎么怕死,这种现象的背后有这样一种定律,凡是距离死亡较远的人都不怎么怕死,当你不在年轻,但各种疾病都开始找到你,当你的同龄人一个个死去,你就开始对死亡有所恐惧了。大言视死如归,好多都是假的。秦皇汉武都是英雄豪杰,可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比普通人更甚,在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着另外一条定律,凡是生活舒适的人都舍不得死。反过来一个人受尽折磨,求生不能转而求死。当时十位重臣,十二位兄弟都不知道地皇氏是谁,但他们对地皇氏充满了一种恐惧。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氏的位置就传到了大渊献的手里,他的手里重臣也已经十分凋零,只有昭阳在朝里辅佐他。他想要物色新人辅佐自己,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昭阳说:“凡事都有定数,我们只需因循天道就可以了。”大渊献说:“因循天道当然没问题,可坐以待毙也不是个好主意。”昭阳说:“这不是坐以待毙,这是顺应时势。”大渊献仍旧解不开心结,昭阳说:“无论如何,你没有后面的人可以传位,为什么不顺其自然呢?”大渊献说:“你有没有可能就是地皇氏呢?”昭阳说:“你觉得我像吗?”

  接受天命,大渊献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有前面十二位氏的努力,越国一直国泰民安,即便是到了晚期人才凋零,大渊献仍旧可以无为而治。在这个幸福而美丽的国度里生活着一个幸福的小男孩,他的母亲是一位造型非常别致的女性,长着龙一样的脑袋,马一样的蹄子、蛇一样的身子。那位小男孩是她的长子,他一共有十一位兄弟。他们长的很像母亲,长相很阴性。
  长子名叫鉴,还有一种说法叫铿。他的他的兄弟们都很聪明,对身边事物的变化是非敏感,经常能够一个很微小的变化,推导出许多东西来。他们的母亲在年幼的时候曾经侍奉过天皇氏望获,后世的人想据此认为地皇氏是天皇氏的儿子,作者认为此论不妥。从鉴和他的弟兄们的长相来看,里面似乎没多少天皇氏的痕迹。
  鉴和他的兄弟们一天天长大,渐渐身边聚集了一大群人,当时大渊献还在做氏,对于国中突然有一伙人开始往另一个周围聚集,他是会有一些危机感的。于是把昭阳请来商议对策,昭阳说:“我知道你想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但你没必要这样做。”大渊献说:“为何?”昭阳说:“禅让的太早,对方一定不会接受。我们就这样等着,满了一万八千年的数,再做道理。”一万八千年这个数字鉴也听说了,所以他们只是不断的在增加自己的支持者,并没有为难大渊献。在快到一万八千年的最后一年,国中在一家没有支持大渊献的人了,一是因为年老,二是因为失望,他也崩于良渚莫角山。

  后短暂的时间,昭阳代行职权,然而他的手下已经没有一个子民。于是他带着天皇氏的遗物来见鉴,他手里捧着遗物,跪在外面。鉴和他的兄弟们在商议对策,兄弟都主张应该开辟自己的时代,没必要接受天皇氏的遗物。经过三天三夜的思考,鉴决定接受天皇氏的遗物,并且邀请昭阳来辅佐自己。昭阳说:“老朽年迈,不想做贰臣。”说完撞死在一块石头上面,看到这一幕鉴呆住了,对立在身边的兄弟们说:“诸君觉得此臣如何?”二弟说:“此乃老朽,不足为用,死了也就死了。”三弟说:“此言差矣!虽然老朽,却能够意思殉国,真是令人钦佩。”

  鉴说:“他的遗体,你们妥善处理。”然后打开包袱发现里面大多是天皇氏生前的一些日常用品,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经过了天皇氏的长期把玩,也沾了不少神气。明日,他们开始讨论如何开辟新朝。二弟说:“天皇氏在位的时候说了,社稷的传承或者倾覆,跟五德有关。他以木德而拥有天下,如今他的社稷倾覆了,我们应该搬到西方居住。”鉴说:“你的意思是我们推翻了天皇氏的社稷?”二弟说:“当然。”鉴说:“那为什么人家还要送遗物过来呢?”二弟说:“此举十分诡异,应该有什么阴谋在里面。”

  三弟说:“你这么说也太瘆人了。”鉴说:“大家没有别的想法吗?”二弟说:“没有了。”十弟一听这个,立刻产生一种感觉,似乎大哥对二哥的说法不是很满意,于是决定赌一把,说:“二弟的观点我不敢苟同。”鉴说:“你有什么想法,快快讲来。”十弟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天皇氏的遗物到了大哥的手里,其实也就是天意让大哥承继天皇氏的社稷,为什么我们要放弃堂堂正正的方式获得社稷而用那些不堪的手法呢?”

  二弟一听这个就跳了起来,说:“你胡说些什么?”三弟说:“大哥明明是开创新朝的人,为什么要给别人做孝子贤孙呢?我们应该好好的宣传一下我们的母亲,就说她是神女托生,我们得天下完全是天意。”鉴终于忍不住了,说:“在我们壮大的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遭到过大渊献的弹压,驾崩之前还决定把遗物留给我们。如果这样我们都不能领情,还能怎么显示诚意呢?他们顺应天命把社稷交给我,我也要顺应天命把它接过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