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虽说建立不过短短三百年,如今俨然佛门第一大派。可谓妇孺皆知,刘启超自然也知道。
见他点头,吴老道抽了口烟,说道:“当初本朝太祖一统天下,少林寺派出五百武僧助阵,故而太祖开国后得赐良田千顷,水碾坊一座。武宗无子,宣宗以旁嗣之身登基,各地藩王虎视眈眈,又是少林寺率先承认宣宗帝位,并主动提出为天子祈福,故而宣宗坐稳皇位后,第一个分封的宗派便是少林寺。这些年来,少林寺不断扩张,据说京畿南道的大半私田都在少林寺门下。”
刘启超还没能消化这个消息,就又听到另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茅山派知道吧。这个民间流传极广的道门宗派,也不光只有捉鬼降妖镇尸的本事。茅山派虽说创立极早,但一直默默无闻,说它是二流宗派都算是抬举。可自太宗皇帝起,茅山却实力暴涨,门下人才济济,高手层出不穷。就连宗派势力都由一个小小润州句县扩张到整个江南东道。要知道太宗皇帝可是出名的厌佛恶道,他在位的三十多年内,所有佛道宗派几乎都得小心翼翼地过活,唯有茅山逆势而上。你不觉得奇怪么?算了,现在跟你说了也没用。”
“为师花费这么大力气和你讲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人心想的太美好。佛道术巫,能在这世上存活下来,过得很好,没一个是傻子。嘴上说着普度众生,背地里干得可能是伤天害理的勾当。等你功成出师,千万不要轻信他人。”
吴老道语重心长地说道:“连我们碧溪观这种没落已久的道观,尚且还能有五百亩田地,那些那些成名已久或者异军突起的宗派,嘿嘿……徒儿你一定很奇怪,为何咱们有那么多田产,却不修整一下道观。为师告诉你答案,碧溪一脉向来人丁单薄,传到你师父我这代,只有两个弟子,就是为师和你师叔。至于你这代,除了为师年轻时收过一个徒弟,就只有你一个。”
“我还有个师兄?他叫什么,功夫道法如何啊?”刘启超有些好奇地问道。
吴老道眼中闪过一丝凄凉,他默然抽烟半晌,才幽幽答道:“这些还不是你该知道的,等你功成出师,为师会告诉你的。人才凋零,就算到处是亭台楼阁又有何用?”
刘启超刚想安慰安慰师父几句,就听到吴老道怒吼道:“扯够了没?武功练了没有,心法背了没有,还有工夫在这扯淡,完不成任务就别想吃晚饭了!”
在云翠山生活了大半年,刘启超有了明显的改变。原本面黄肌瘦的他,在良好的伙食以及规律的劳作下,变得魁梧壮实,浑身的肌肉充满了力量。更重要的是,原先因为寄人篱下,辗转飘泊的懦弱胆怯都消失不见,整个人都带着一股精气神。
吴老道看着焕然一新的关门弟子,眼中尽是欣慰,他敲了敲旱烟杆,对着正举石锁的刘启超说道:“启超,过来。”
“什么事师父?”百余斤的石锁被刘启超随意放下,地面却无一点裂痕。
“你来云翠山也快大半年了,有什么收获吗?”吴老道看似随意地问道。
刘启超皱眉想了想,将自己的所想所感都一一说出。听得吴老道连连点头,最终一拍掌心,笑道:“嗯,很好,看来这些天的苦你没白吃。你现在已经可以跟为师学习道术了。”
“什么,这是真的吗,师父你没骗我吧?”刘启超满脸惊诧地问道。
吴老道罕见地没有嘲讽他,略带艳羡地说道:“不愧是青煞镇顶相,虽然从小流浪,寄人篱下,体质一般,又没经过正经的训练,更是错过了习武的最佳时间。可短短一年不到,便打下根基,学会了为师所教的所有武艺。真是天赐之相啊!”
这已经不是刘启超第一次听到青煞镇顶这个词了,当初师叔霍得真就曾说过这句话,一心想要收自己为徒,只是后来因为大意死于红衣恶鬼之手。
“师父,这青煞镇顶到底是指什么,我都听了好多回了,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
吴老道忽然神情有些恍惚,他想起了当年自己的师父玉阳子羽化前对自己说的话:“得道,我们碧溪一脉自你师公那代便开始没落,当年淮南陈家与咱们云翠山联手去探一座千年古城,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到头来只有为师因为在外侥幸活下来,为师前几日耗费最后的寿元求得一卦,你牢记两句话‘青煞镇顶,碧溪当兴。’”
“这世上总些人得天地垂青,集阴阳造化,获得奇特的体质或者面相,这类人无论是习练武功,还是悟道参禅,都远比常人要快。而你这脸上的青斑,就是这些奇相中的一种,唤作‘青煞镇顶’。”吴老道抽了口烟来掩盖自己刚才的恍惚,“别看那些凡夫俗子都以为你长得丑,可你这长相在法术界中不知多少人苦求不得呢!全真教邱不知道长曾将这些奇相和奇特体质列出,写成一本书,其中青煞镇顶在奇相榜中排行第三,与紫云祥天并列。拥有青煞镇顶相的人,驱邪镇鬼不陷其身,洞天晓地不折其寿。就算命中大劫临头,都能逢凶化吉,招来救星。”
这一席话听得刘启超恍然大悟,怪不得当初红衣女鬼几次三番想害死自己,自己都在千钧一发之际逃生,怪不得谢家灭门那夜只有自己侥幸存活,怪不得最后自己能拜入道门,红衣恶鬼也被师父降服。刘启超从未如此对脸上有这块青斑感到庆幸。
“好了,说了一大通话,接下来为师便要教你学习道术的第一步,但在这之前为师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今日若学了便算正式踏入术道,进入法术界。走了这条路,就只能走到头。踏入术道又退出的,不能说没有,但即使有下场也不是很好。这点为师必须和你说明。”吴老道面色肃然,从未有过的肃然。
刘启超闭上双眼,他想到了到处乞讨忍饥挨饿的日子,他想到了狰狞可怖的红衣恶鬼的模样,他想到谢氏一门在那夜的无助和凄惨,等他再次睁开双眼,刘启超已经没有了犹豫。
“嗯,看来你已经有所决定了。”吴老道收起烟杆,从怀中掏出一枚朱砂笔。“那为师便教你学道的第一步——开灵觉!”
“但凡生人,一般都有六感,形、声、闻、味、触和第六感直觉。然而我们修道之人却拥有着这七感——灵觉!”吴老道握着朱砂笔在刘启超的青斑上绘制着符咒,刘启超清楚地感受到这次的符咒和当初在谢家的完全不一样。
“上古巫门鼎盛时期,几乎人人天生都开启着灵觉。即使是不修法术的凡人都开启着灵觉。”
“师父,灵觉到底有什么用啊?”刘启超发现这次画符,青斑似乎并没有发烫,故而开口问道。
吴老道一边握笔在他脸上绘符,一边喘息着答道:“灵觉可以感应阴阳,一切的术法,包括巫门的巫术,道士的道术和和尚的佛法,都要开启灵觉才能修行。就好像一个储水的大缸,只有打开缸盖才能灌水,而开启灵觉就是打开缸盖。”
“那师父开灵觉大概要多久啊?”刘启超看着收起朱砂笔的师父问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