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照本宣科治天下(王莽的第三张面孔,你不曾认识的王莽)》
第30节

作者: 周亚夫的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30 11:26:53
  王政君一愣,沟壑纵横的老黄脸都羞红了,看来我可能是误会莽儿了,他还真是毫不为己专为国家着想。既然侄儿王莽能有这觉悟,作为汉朝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王莽瞧不起,于是她竟然下令:“王氏家族的女孩子,都是我的娘家人,就不要参选啦!”
  王莽如愿以偿,为姑妈王政君的天真兴奋不已。他知道,王氏其他女孩子一旦被下令出局,就再无竞选皇后的机会,而他的女儿很快就能卷土重来,因为他是王莽,只要他女儿出局的事公开,朝臣们绝不会听之任之。
  而他女儿只要能在舆论的拥护下重新入局,作为王氏家族唯一入选的女子,他女儿被立为皇后就毫无悬念。

  果然,王莽女儿被下令出局的事一经传出,朝野上下简直炸开了锅。每天都有上千名官员、读书人、普通百姓堵在皇宫门口,要求朝廷让王莽女儿参选。级别高点的公卿大臣则直接入宫发表意见:“安汉公劳苦功高,现在皇上选皇后,别人家的女儿都可以,为什么偏偏安汉公的女儿不可以?这不公平,臣等希望安汉公的女儿能当皇后。”
  王莽真有这样深得人心吗?这让我想到当年袁世凯称帝,大头称帝前也有很多人请愿,连乞丐、**都加入请愿团队跪求袁世凯称帝。袁世凯自然没有如此深得人心,这一切都是他的部下暗中策划,请愿团的成员可是收了好处的。那么,二千年前这次官民一致跪求朝廷让王莽的女儿当皇后事件,这是不是王莽团队策划的呢?
  很难说,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这可能是当时信息传递没有民国时期那么便捷,而王莽又做得很隐秘,只收买少数人煽动民众情绪,事成后又及时灭口,所以没有被人察觉。也可能王莽团队没有策划,完全是少数王莽的狂热崇拜者发动。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王莽为了收买人心,每逢自己遇到重大喜事,他总是搞个普天同庆,大行封赏,上次他当上安汉公就是如此。所以,在这些请愿的官民中,应该有不少人是冲着这点来的。
  王莽看到如此庞大的请愿队伍堵在宫门口,他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这可是他秀道德的绝佳机会。他连忙派出手下官吏,劝说请愿的官民们回家,但万万没想到,王莽越派人劝请愿成员回家,请愿队伍就越来越庞大。

  这其实正是王莽乐意看到的。
  日期:2018-09-01 15:03:03
  随着请愿人员不断涌向皇宫,王政君倍感压力,她本以为不让王家女参选是大公无私,没想到沸腾的民意告诉她这是不明是非。她再也坐不住了,如果还不有所表示,疯狂的群众难免会对她产生意见,他只好顺应民意立王莽女儿为皇后。
  王莽又不干了。他认为女儿直接内定为皇后传出去影响不太好,连忙上书:“应该多挑选点其他优秀的女孩子。”
  其实,王莽只是想走个形式,他也知道别的女孩不可能击败他女儿。但公卿大臣连形式也不想走,当即辩驳:“不行,就选安汉公的女儿,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后,不能再挑选别的女孩了。”
  既然朝臣不让他走形式,王莽也不强求,反正他希望公平竞选的态度已表达出来,而事实又说明大家根本不在乎内定,也就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王莽按捺住窃喜,一脸无奈道:“好吧,那就请太皇太后派人去考察我女儿吧。”
  元始三年春,王政君令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备上重礼到王莽家拜访,目的当然是考察王莽的女儿。不过,这也是走个形式,王莽把他家姑娘叫来和夏侯藩哥几个见面,哥几个随便和她聊几句,再和王莽套个近乎,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回宫后,哥仨向王政君复命,把王莽女儿一顿海吹:“安汉公的女儿长得可爱又善良,要颜值有颜值,要人品有人品,总之什么都好,十项全能,让她来给咱皇上当皇后,再合适不过了。”
  王政君听这哥仨这么一说,也就没再多问。按照惯例,她又让大司徒、大司空等朝中重臣和相关官员共同为立后的事占卜,这些人如马宫、孔光、甄丰等都是王莽手下的嫡系大佬,占卜结果自然十分吉利,刘衎娶王莽女儿多子多福。
  立后之事就此确定,王莽将毫无悬念地晋升为汉朝国丈。
  按剧情发展,接下来就是大行封赏了。当然,封赏也一般按照剧情,首先是有人上奏朝廷为王莽请求封赏。
  皇后之位刚确定,信乡侯刘佟就迫不及待地替王莽请赏:“根据《春秋》记载,天子要娶纪国之女,先把纪国国君晋升为侯爵,朝廷如今对安汉公的封赏不合古制。”言外之意,朝廷得加大对王莽的封赏。
  王政君为了避嫌,没有当即答应刘佟的请求,而是把这事放到朝堂上公开讨论。朝中大佬基本上都是王莽的嫡系,讨论结果一如既往的毫无悬念:“刘佟的建议合乎礼制,臣等一致请求把新野二万五千六百顷田赐给安汉公。”
  王莽诚惶诚恐:“这可不行,我女儿本来就配不上皇上,承蒙大家看得起,让她当了皇后,还给我增加封邑干什么啊?朝廷对我的封赏够多啦,我现在就惟愿女儿能当个称职的皇后,封邑什么的就退回去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