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无悲》
第13节

作者: 巴特老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昨天才给她报名兴趣班”

  “不会吧”“真的”
  泡泡画完最后一笔后长出了一口气,歪着头看着巴特,巴特摸了摸她的头问她是不是要拍照留念,泡泡点点头。
  拍完照巴特叮嘱泡泡跟姐姐去包饺子,就回到厨房,厨房里肥牛满头大汗的炒着菜,看见巴特回来赶紧让巴特把柴灶里的火撤一些出来,火太硬都快糊锅了。
  一阵忙碌,饺子也包好了,煮了饺子上百号号人围着操场开始聚餐。孩子们开心的吃着自己动手包的饺子,偶尔有志愿者提醒他们吃慢一点,不多时盘光盆净。
  福尔泽小学自建立以来,一共300多个孩子在这里读完小学,以这里为起点有数十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中专。虽然在全国来说数量微乎其微,但是,正是这些微乎其微,日积月累、滴水成河。正是有黄秀文老师这样执着的坚持,为这个国家输送着力量。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铿锵有力的发出声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中国的未来!

  日期:2018-12-20 14:06:29
  第十一章 农村路滑啊
  6月初,在茶室一夜宿醉的巴特早起洗个澡,巴特的习惯,是早晨起来洗澡。一大早起来洗个澡,一天人都神清气爽的。一天洗两次澡,感觉很繁琐,于是经常偷懒晚上不洗澡,本来就有洁癖的小周哪里能容忍,如果晚上不洗澡就赶巴特去书房睡。泡泡大了书房让给了她,巴特就经常的睡沙发了。五楼茶室弄好以后巴特就在茶室备了一张折叠竹床,一是喝多了可以直接睡下,二是不用睡沙发。

  一大早,达哥就来到茶室。达哥是巴特的老同事,和巴特一样在房地产行业里搏杀多年,厌倦了之后自己创业。在南宁和朋友合作弄了个设计院,又在老家做了个便捷酒店,装修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成本增加了一倍多。很是苦恼,经常过茶室找老朋友倾诉发泄下。
  “来了,吃早餐没?”巴特一边穿衣服一边问。
  “没呢”
  “嗯,我煮面去,你自己泡茶啊”
  巴特到厨房煮了两碗面牛肉面端到茶桌上,二人稀里呼噜的吃完面,牛肉有点塞牙,巴特拿了根牙签,一边剔牙一边泡茶。
  “酒店经营的怎么样?现在便捷酒店火啊”
  “经营是没问题,每个月有几万利润,就是前面装修的时候欠债太多,我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都不够还,每个月十几万还着压力大啊”

  “挺一挺就过去了,日子都是熬过来的”巴特安慰了达哥一下。
  “唉,挺不住了,这次找你老哥帮个忙”
  “什么忙,说吧,你老哥子已经穷的只剩下钱了”巴特明白达哥是要借钱,为了不让他难堪自嘲了一下。
  “哈哈哈,就是要找你老哥子借钱”
  “说,要多少?”
  “五万吧”
  “行,把账号给我,等下让你嫂子转给你”
  巴特把账号转发给小周,不多时小周
  回电话问转钱做什么,巴特告诉她是借给朋友。小周嘟哝了几句挂了电话。
  短信提示收到了钱,达哥的脸色也宽泛了很多,让巴特拿纸笔写欠条。
  巴特摆了下手“不用写,老兄弟了,何必搞这些,什么时候手宽裕什么时候给我就好,朋友是因为世界观和价值观相同才走到一起,那些因为利益走到一起的都不是纯粹的朋友。朋友之间借钱,借的不是钱,是人情,还了人情厚了,不还人情薄了。借朋友的钱不还总是有心结,一旦有了都会还的;借给朋友的钱,没必要催,更没必要恶语相加或者背后诋毁。还与不还大家还是朋友,无非是亲疏有些变化而已,所以兄弟你就别条子了,我这么些年从来不去讨债”

  见巴特这样说,达哥也没强求,“你有什么打算?以我对你的了解不会总在这里喝茶养闲吧”达哥很了解巴特,是个闲不住的人。
  “嗯,有个想法,想进入集体经济领域”

  “有点模糊,你说具体点”达哥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你看啊,中国是二元经济体,以所有权划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国是没有私有经济。这几年经融危机爆发,4万亿的资金注入国有经济,引发了爆发性的投资增长,但这些投资基本投向短平快的基础建设类项目,修路、开发房地产。虽然一片红火,但是危机四伏,你可以看下,中国经济很快就要进入大面积的信用危机,大面积的违约将会蔓延全国”
  “不会吧,中国人都很看重自己的信用”
  “不用急,再过一两年你再说”巴特一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如果想解决这些,政府只有一个办法,扩大蛋糕,但是国有经济体新的增长点没有,再加上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一直被忽视的集体经济体被摆上台面。因为所有权不同,如何打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桥梁或者把集体经济并入国有经济的大盘里是个新方向,也是个新课题”
  “嗯,你老哥的思想高度和模式我们要紧跟啊”达哥恭维了下巴特。
  “我想进入乡村旅游行业,尝试下做桥梁,打通之后我们收过路费”巴特信心满满。
  “目前来看,的确是蓝海,但是一旦有利益,中国的资本如蝇见血一样扑上去就是一片红海了”达哥替老友有些担心
  “而且现在的农村不是以前的农村了,你老哥还是做好调研再进去”
  巴特说到兴起,把自己最近整理的资料和分析数据拿出来给达哥看,达哥看完,又和巴特聊了一会,要赶回去处理事情,告别时再三提醒巴特要注意现在的农村人变化很大,巴特没有在意。
  中午时分,楼下仓库的老韦打来电话:“兄弟,听说你回来了?今天搞了条芝麻剑,一起下来吃,顺便给你接风”

  “好嘞”
  交待了厨房不要准备自己的午饭,巴特拿了一饼茶,一袋从四川拿回来的张飞牛肉下楼。
  老韦是柳州人,夫妻二人代理3537解放鞋,从睡着四处漏风的城中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身家早已过亿。依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除了喝茶,没有其他爱好。买了部顶配X6,200多万的车除了每年两次的旅游,接送下儿子基本都放在车库里,大家调侃他几百万买了个摆设,真土豪。由此“韦土豪”成了他的名字,反而真名大家基本忘记了。这两年和巴特一起把一栋烂尾楼改造成仓库,并肩战斗久了也就有感情了。

  下了楼,巴特把牛肉放在厨房,拿着茶走进老韦的茶室,把茶递给他“这茶不错,今年的老树茶,你尝尝”。
  老韦倒了杯茶给巴特“那么客气做什么,大家都是兄弟”
  等着吃饭的时候,巴特把自己打算去农村做乡村旅游的事情跟老韦说了下,老韦沉吟了很久“想好了兄弟?都说城里套路深,农村路更滑啊,你像今年我回老家修的这条路,搞得我现在很恼火,50万给了,这几天又说钱不够,我又打了10万,给自家修路,这些亲戚还要工钱,要的还贵,给别人干一天150,给自家干一天要300,还磨洋工。唉,兄弟你要慎重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