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此时已经感觉酒上头,没有理会。
老狗又向着北京队的几个人说:“我们北京队的一起敬巴特一杯”
小料喊道:“我们是广西队的”,场面顿时凝结起来。
这时老坦的高情商体现出来,举着杯子站起来“来,我们广西队的敬联盟领导一杯”,齐刷刷的四十多号人站起来。
巴特眼一热,一仰头,和着泪水把一杯白酒干完,指着老朴说
“广西队早晚毁在你手里,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头栽倒在桌子上。大醉!
没想到巴特一语成谶。 这几年队员一部分转到蓝天队,一部分自立门户,大石头凭借自身过硬的SRT技术组建了山地洞穴救援队,专职做洞穴以及山地类的救援以及技术支持。虽然队员不多,这几年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
早期民间救援组织,基本上都是基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自救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属于松散型民间组织,技术落后,装备落后,最致命的是理论层面基本等于零。仅凭热情来进行救援行为。可以说是“一根绳子几条汉子”的救援队,虽然简陋但是还属于很纯粹的救援。
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层面逐渐对应急救援开始上升到战略需求,于是国内各种类型的救援组织如雨后春笋,只要是有点号召力的人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就会有一群人狂热的追捧“救援”这个新鲜事物,乃至于捐钱捐装备,这个阶段是民间救援组织高速增长期,人员整体素质、技术、装备到达顶峰阶段。但还处于各自为政,各立山头,处于占个山头做山大王。没有形成网络化,理论层面处于“就救援论救援阶段”,一些公益组织也尝试开始整合救援力量来补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例如:国内红十字会旗下的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队、壹基金旗下的应急救援联盟。全国各地的救援组织纷纷投靠这些公益组织,大部分都是“谁出钱,跟谁干”,一支队伍挂几个牌子,红会有任务就举红会的旗帜出任务,壹基金有任务就举壹基金的旗帜。一年拨点经费搞一些充场面的演习,媒体报道了、大家乐呵了,民间救援进入了一片祥和的虚假繁荣的时代。
雅安地震以后,各个公益组织都会给旗下参与雅安救援的救援组织一些补贴,例如:核心人物的出勤费用、伙食费、车船费等等。正是这些补贴的出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本来对金钱就充满渴望的国人发现原来救援可以赚钱,而且门槛极低。于是“救援队”开始大面积泛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乃至乡镇级的救援队你方唱罢我登场,滥竽充数的比比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花点经费、拉点赞助请这些救援队举行各种表演性质的救援演习。“我拍照、你收钱”的双赢局面煞是喜人。民间非赢利组织监管也不严,“救援”真正演变成了赚钱工具。一场江湖混战开始。
巴特今年有幸观看了一场某县在某景区举行的XX县应急救援演习暨XX救援队成立庆祝大会,整个现场也就几十号人,几个穿着橘黄色救援服的人,练习用8字环下降,一个貌似领头者腰缠电工安全带的人,大声吆喝着进行着拙劣的表演。参演者狂热的脸上带着一脸懵逼的表演,观看者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观看,时不时发出赞叹后掌声一片。两个拿着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转来转去捕捉着满意的镜头。巴特感觉不像是一个严肃的演习,倒是与老北京天桥下的猴戏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所谓:救援演习何时了,要看经费有多少!
纵观民间救援组织,基本上都是60、70后,虽然有经验,但是体能越来越差,有少部分80后和90后参与进来,但经验还是欠缺,都是因救援而救援,不能客观有效的分析救援中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理论与实操还是欠缺很多,加上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现如今的民间救援组织,已经变味了,这也是巴特退出救援组织,只做一些公益培训的原因。
日期:2018-12-20 14:05:35
第八章 生活
任务终于结束了,各自踏上返程,大石头、巴特、小廖三人开车返回南宁,其他人坐飞机。
路过息烽时去参观了息烽集中营旧址,看介绍旁边还有一个自驾车营地,进去转了一圈,营地很大,设计的也很合理,最让三人大开眼界的是用两列蒸汽火车改造的列车酒店,去到前台想开一间体验一晚,告知停业。营地的工作人员推荐去离这里二十多公里的息烽温泉。
三人驱车前往,中途遇到车祸堵车,等了半个多小时才通车,沿山路拐来拐去天黑了才到达。去前台问了下房费不贵120含温泉门票。房间装修很旧,有点上个世纪招待所的感觉。待去到温泉大失所望,几个像澡堂子的大池子,上面还有些油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硫磺加人油的味道。
草草冲洗了下离开找了家小餐馆。
吃饭的时候石头问“巴特,这次出任务你垫了多少钱?”
“两万多吧”
“老朴说整理下票据,拿去壹基金报销”
“嗯,回去我把票据给你,报销回来的钱你拿给队里做经费吧”
“不用了吧,这几年你也没少帮队里”石头心里明白,经费到队里也用不到正处。
“留着吧,用的时候跟我说下用途就可以,你看这次救援,我们队里的服装还是国军迷彩,另外绳子和装备也要添置些”巴特是那种对钱财没有概念的人,有就花,没有就赚。
“好吧,到时候跟你说声”
“钱给队里,不能到老朴手里”小廖插了一句。
“别说他了,他有很多毛病,但是队里还要靠他撑着,我们谁也撑不起来这摊子,多忍让他一些吧,久不久提醒他一下就好了”
“唉,说也说不听他,走一步看一步吧”
巴特举杯和二人碰了一杯“喝完这杯就休息吧,明天还要起早赶路”。
第二天一路飞奔,傍晚时分回到南宁,去水街仓库把装备物资卸下。巴特回到家里把沿途买的特产拿给妻子,巴特的妻子是广西本地人,姓周,巴特的朋友都叫她小周,泡泡看见爸爸回来欢呼着扑到巴特怀里。
“让你爸洗完澡再抱你,一身臭哄哄脏兮兮的”,小周又习惯性的唠叨。
泡泡撅着嘴看着巴特。
“你等下爸爸,要不妈妈又生气了”巴特讪讪的进到卧室,小周有些洁癖,最不能容忍家里人脏兮兮的。偏偏巴特又不太注意个人卫生,所以经常挨唠叨。
洗完澡抱着女儿一边检查她的功课一边和她聊着天,小周在厨房里忙碌着做饭,岳母也进厨房搭把手,偶尔在厨房里传出来两人意见不和拌嘴的声音。
这时巴特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和尚叔叔打过来,拿起手机接通:
“回来啦?”
“回了”
“阿明说有空一起喝个茶,要不今晚去五楼?”
“刚回来,陪下老婆孩子,明天上午吧”
“也得”
“那明天上午,10点吧”
挂掉电话,女儿不开心的对巴特说“明天周末我要看电影,不去喝茶去了好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