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一年的夏天很热》
第51节

作者: TT汪星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晓光拿起稿子问:“你是编辑部的新人?”

  卢慧珍说:“我是记者部的。”
  “记者部的你找我看稿子?无组织无纪律!”张晓光顿时有点生气。
  总编可不是编辑部的老大,而是整个报社的老大,一般不过问具体稿件。
  卢慧珍已经豁出去了,硬着头皮说:“张总编,能花几分钟时间,看一看这篇报道吗?”
  “我倒要看看,你在玩什么花样!”张晓光已经决定把卢慧珍开除了,报社改革后,他有这个权利。
  稿件给张晓光的第一印象,是文笔非常优美,但稍显啰嗦,毕竟新闻通讯不是抒情散文,这属于新手记者常犯的毛病。
  但把稿件看完后,张晓光立即改变了态度,他说:“通讯写得很精彩,但宋述民的问题确实很敏感,这牵涉到省领导们对国企改革的态度。”
  “所以我必须来请示张总编。”卢慧珍笑道。
  如今没有官员敢阻拦改革,但如何改革,却有分歧。有的认为应该放开胆子,把国企全卖了也在所不惜;有的认为应该慎重行事,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宋述民就是撞在这枪口上。
  张晓光点烟抽上,对卢慧珍说:“你先出去!”

  “好的。”卢慧珍连忙离开。
  张晓光悄悄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也打了个电话,终于确定下来——稿件可发,但关于宋述民的内容需要一笔带过!
  卢慧珍在门外足足等了半个小时,终于听到总编的声音:“进来吧。”
  “张总编,稿子需要修改吗?”卢慧珍问。
  张晓光说:“第一部分写得省略些,懂了吗?”

  卢慧珍说:“明白。”
  张晓光看着稿件署名,说道:“卢慧珍是吧,你进报社多久了?”
  卢慧珍道:“去年进报社的,还是实习记者。”
  张晓光瞬间明白,批评道:“以后好好做事,不要搞歪门邪道,遇到问题先跟指导老师商量。”

  卢慧珍内心狂喜,低头说:“总编批评的对,我一定反省自己的错误。”
  “行了,你走吧,稿子改好了直接递给责编。”张晓光说。
  “谢谢总编!”卢慧珍终于笑了。
  中秋节之后,七巧杯罐头的日销量呈现断崖式回落,跌幅达到了92%。
  但是,礼品罐头的一度火爆,成功打响了“喜丰”这块招牌。在七巧杯系列销量下跌的同时,喜丰牌水杯罐头的销量,却开始节节攀升,一举成为西康省罐头行业的领头羊。
  这种大好局面之下,市场不但出现了跟风产品,竟连仿冒、假冒产品都有了。
  有的罐头直接贴上喜丰商标,有的则是“囍丰”、“喜沣”、“喜王”、“喜圭”……反正使用非常潦草的字体,乍看上去都差不多。

  对此,宋维扬毫无办法。
  在假货满天飞的90年代,别说国内,就连出口到西方的中国罐头都有假冒产品。有些企业打通了关系,贴上名牌罐头的标签出口,甚至混在真货里面出口。老外对此防不胜防,隔三差五就要冒出假货新闻,这给中国罐头的国际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幸好那些仿冒货都属于小打小闹,从罐头瓶就能轻易分辨出来——喜丰的罐头瓶更厚实、更美观,同时成本也更高,山寨小厂舍不得花钱。
  宋维扬连忙补救,让人把所有高仿商标都拿去注册,一口气注册了30多种,包括没出现过的“喜乐”、“喜欢”、“喜天”这些都注册了。若是哪家山寨厂能够做大,呵呵,那就好玩了,十年之后咱们打官司,一打一个准儿。
  嗯,现在的私人小厂,大部分都不注册商标,甚至连生产执照都没有,更不知道什么叫做上税。
  10月11日,星期一。
  寒露已过四天,气温普降,秋雨连绵。
  杨信背着包走出省城火车站,脚步沉重,前路迷茫。他1986年从浙大毕业,半年不到就当副县长,这在那个时代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
  邻里乡亲都认为他是飞黄腾达了,但杨信自己却很不得劲儿。因为他工作的那个县,竟然有16个副县长,彼此管辖范围交叉重叠。同一件事,谁都能管,又谁都可以不管,有时管了都等于没管。
  杨信只做了三个月副县长,就主动申请调往国企,担任一家皮革制造厂的书记兼厂长。
  四年时间,在杨信的苦心经营下,负债累累的皮革厂迅速繁荣,年纯利润高达2000万元。杨信不甘于给地方政府打工,多次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革,交涉无果,遂带着10万元下海去琼岛炒房。
  三年过去,10万元翻了100多倍。
  杨信早就感觉琼岛的房地产市场要崩,但他天生是个赌徒,总觉得还能疯狂个一年半载。

  就在今年6月份,中央出台政策,抑制琼岛楼市过热现象。
  杨信和几个朋友手里的地皮楼盘,总价值过亿,但他们还欠了银行6000多万。政府一调控,地皮和楼盘卖不出,银行催着还债,资金链粉碎性断裂。
  整个琼岛全乱套了,无数破产的炒房者,留下600多栋烂尾楼、1.8万公顷闲置土地、800多亿元积压资金。有些楼盘长期得不到盘活,银行拍卖也没人买,只能低价租出去当养猪场。
  国庆节那天,杨信和朋友站在烂尾楼上,喝酒唱歌,抱头痛哭。
  “兄弟们,我先走一步,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个朋友跳下去了,脑浆迸裂,血流满地。
  杨信和剩下的人面面相觑,互道珍重,各自离开。
  此时此刻,杨信只想回到老家,看望几年不见的父母。但当他走出火车站,却突然迈不动腿,他根本就没脸回去!
  想当初,他是镇上的第一个大学生,是戴着大红花,由公社领导亲自开车送走的。想当初,他毕业就当上副县长,父母花了200块钱买鞭炮,左领右舍都前来道贺。

  现在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一阵秋风吹来,杨信忍不住打了个冷颤,突然发现自己不知走进了哪条巷子。
  巷口有一家茶馆,热闹非凡。
  杨信的衣服已经被细雨打湿,他走进茶馆叫了一壶茶,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
  “将军!”
  “哎哟,悔一步,悔一步!”
  “不行,想悔棋就别下。”
  “你昨天就悔了一步,今天换我了。”
  “……”
  领桌两个老头吵起来,越吵越凶,已经到了撸袖子打架的地步。

  杨信突然感觉有些好笑,为什么发笑,连他自己都说不出来。
  茶馆里大部分都是老人,有的在打传统纸牌,有的在下象棋,扑克和麻将很少见。还有些就是喝茶,几个老伙计坐一桌,盖碗茶泡着,吹牛吹到了外太空。
  一个老头儿拿着《蓉城晚报》,啧啧慨叹:“这会儿的年轻人好凶,十多岁就出来搞企业了。”
  日期:2018-12-23 18:52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