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一年的夏天很热》
第44节

作者: TT汪星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与众不同,这就是搞宣传的核心思路,”宋维扬说,“再看看咱们的七巧杯系列,礼品包装盒漂亮吧,罐头瓶漂亮吧,让人一看就觉得上档次。这叫包装,跟人穿漂亮衣服差不多!”
  庞小建问:“那丑呢?丑的只会让人嫌弃啊。”
  “我说扮丑可以,这种丑是比喻,”宋维扬道,“放在广告宣传上,可以是让人看到就烦,让人觉得很粗俗。让人烦了,就等于让人记住了,他下次看到就有可能买。”
  陈伟峰疑惑道:“都让人烦了,他怎么还会买?”
  宋维扬反问:“如果你要找人办事,有一个是你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有一个是让你觉得很烦的熟人。你会选哪个?”
  “当然是熟人啊。”陈伟峰说。
  “这就对了,”宋维扬道,“当消费者要买某种商品时,走到商场一看。嘿,这个牌子我知道,他们的广告烦死人了。那就买这个吧,毕竟是有广告的大牌子,其他牌子也不认识。”

  陈伟峰再次拍马屁,竖起大拇指说:“小宋厂长就是道理多,我老陈服了!”
  宋维扬又说:“除了这些,我们打广告还要有亮点。就跟小伙子谈恋爱一样,得把自己的优点拿出来。你长得不好看,家里又没钱,那怎么办?你要显得自己勤快,显得自己会照顾人,把优点亮出来才能追到姑娘。”
  李洪也有了点收获:“我们的罐头就是小伙子,消费者就是姑娘,所以要把优点亮出来给他们看。”
  “没错,”宋维扬道,“所以就要找优点。就拿这个广告来说,我们一卖包装和面子,二卖的就是健康。黄桃营养高,我们的黄桃罐头还低糖,这就是优点!”
  庞小建问:“要是产品没优点怎么办?”
  “那就创造优点!”宋维扬说,“优点并非一定是实际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概念、一句口号。你们听说过卖电脑的联想公司吗?”
  “没听过。”三人齐齐摇头。
  宋维扬说:“联想公司用以前的老话来说,就是买办,把洋人的电脑卖给中国人。但他们去年打出的广告却很厉害,叫做‘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就没有任何优点,他们卖的就是概念,让人一听就记住了,好像没了联想公司,地球都会停止运转。”
  “这广告好厉害!”庞小建惊叹道。
  宋维扬说:“我给你们布置一个长期任务,每天坚持看广告,不管是电视广告还是报纸广告。看了广告之后,要分析别人的广告策略,还要写一篇心得,我要检查!”
  “啊?”三人目瞪口呆,他们已经多少年没写作文了。

  人才就是这样挖掘培养的,三人当中,只有庞小建稍微有些潜力,陈伟峰和李洪早晚会被淘汰。
  为啥史育柱穷得发不起工资了,他的核心团队一个都没跑?
  因为全是他亲手培养的人才。
  忠心不二,用起来还顺手。
  有的时候,属下明明提出了错误方案,但只要无伤大雅,史育柱都会在提醒建议的同时,支持属下去试一试,去碰一碰壁。人才在碰壁中磨练成长,也在碰壁中更加服气老板,对老板的大度感恩戴德,忠诚度刷刷的往上涨。
  又讲了一些广告宣传的要领,宋维扬笑道:“走,我们去电视台,记住多看多学!我只负责联系省台,各地的市台由你们去联系,谁谈得好我给他发奖金。”
  广告投放很快就谈妥了。

  西康省电视台听说有人要买垃圾时间的广告,宛若喜从天降,直把宋维扬当傻子看。
  最后谈成的方案是:上午播放四次,每次15分钟,一个小时的广告费总计1.2万元。下午播放三次,四十五分钟的广告费总计1.1万元。凌晨播放四次,一个小时的广告费总计5000元。
  其中,凌晨本来是闭台时间,没有节目,只能看雪花。电视台特别延迟一个小时,专门播放罐头广告。
  也即是说,省台每天要用2小时45分播放罐头广告,而每天的广告费只有2.8万元——市台还更便宜。
  宋维扬一口气签了一年的合同,预付100万,剩下的按月结算。
  等罐头广告火了,转手卖合同都能赚不少。
  当郑学红和陈桃再次来到容平时,宋维扬还在省城谈广告合同。
  西边是繁忙的工厂,东边是同样繁忙的工地。听工人说,东边正在挖地基,准备建新的厂房。
  郑学红站在车间外,看着里面连轴转的流水线,目瞪口呆道:“这还是咱们来过的那家罐头厂?”
  “他也……太厉害了吧!”陈桃惊讶道。
  陈桃以前是棉纺厂女工,她所在的棉纺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已经下岗了两批工人。厂长想尽办法都没有效果,有时候甚至需要靠银行贷款发工资。
  正因如此,陈桃才会那么吃惊,无法想象宋维扬是怎么做到的。
  郑学红挠挠头:“好像没我们什么事儿了,工厂红火得很,不缺那几十万投资。”
  “那还投不投?”陈桃问。

  “你有脸投吗?”郑学红反问。
  陈桃顿时无语,不知如何是好。
  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分别投资50万和15万,占有罐头厂16%和6%的股份。但现在,罐头厂根本不缺那点钱,投资等于白占人便宜。
  二人呆立片刻,郭晓兰突然来到工厂。
  “小郑,小陈,你们回来了怎么不说一声?快里边坐!”郭晓兰笑道。

  “阿姨好!”
  “郭姐!”
  郭晓兰把他们带进会客室,亲自泡茶道:“扬扬跟他哥都不在,去省城了,可能要过几天才回来。”
  “没事,我们坐坐就走。”郑学红真不想跟宋维扬见面,太尴尬。
  如果坚持要投资,很可能就会闹翻,连朋友都没得做。即便宋维扬接受投资,郑学红也过意不去,彼此之间很难再融洽相处。
  最糟糕的结局,就是宋维扬翻脸不认人,让他们滚蛋。

  陈桃虽然脸皮厚,但也不想丢人现眼,附和道:“是啊,我们就来看看,明天就走。”
  郭晓兰也是个人精,瞬间就猜出个大概,笑道:“别急着走,等扬扬回来再说,宋家的人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郭姐,我不是那个意思。”郑学红无比尴尬。
  陈桃说:“阿姨,我觉得吧,以前的投资方案可以改一改,我们不能拿那么多。”

  “患难见真情。你们决定投资,是在罐头厂最困难的时候,现在虽然情况变了,但有些东西不能变,”郭晓兰笑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郑学红和陈桃连连点头,对郭晓兰印象极佳。
  郭晓兰又说:“如果你们觉得别扭,想重新制定分股方案,那也可以。但要等到扬扬回来以后再说,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应该的。”郑学红道。
  陈桃转移话题道:“阿姨,罐头厂现在好红火啊,我看到外头有好几辆卡车等着装货。”
  郭晓兰笑道:“都是运去别的县市的。”
  郑学红说:“交通有些不方便,政府能修修公路就好了。”
  “走铁路,”郭晓兰道,“市里的央企有货运专列,他们的货不好卖,火车闲着也是闲着,就把车皮低价租给罐头厂了。”
  “那还好,火车方便。”郑学红点头道。

  郭晓兰说:“就是生产跟不上,而且果料也不够,本地的黄桃都收得差不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