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凭什么从一个小人物登上历史的制高点》
第49节

作者: 映雪青松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威说道,在下也曾想到此点,但恐凤翔、长安之贼乘我与守贞交战,乘虚来袭。
  李崧笑道,王景崇伐蜀无功,又为人悭吝,不肯赏赐。他麾下数万疲卒,离京日久,人皆思归,故其早已上下离心。而赵思绾聚凶纳盗,为人残忍,民皆以其为贼。大人只要命附近邠、泽二州出兵相扰,则此二贼必不敢出。
  李崧顿了一下,继续道,其二,大人提到秦地险峻,须知山河之固在德而不在险。李守贞为人,我最清楚,此人赏罚无度又骄傲自满,部下民众未必肯服,大人只要号令严明、约束部众,则百姓必箪食壶浆,争迎王师,山川之险不足恃也。
  日期:2019-04-19 18:14:30
  他喝了口茶水,看郭威听得十分认真,便又说道,至于秦人勇悍,更是时人谬传。人之勇怯乃在乎法,成败在于智,怯人使之以刑则勇,勇人使之以赏则死;能移人之性、变人心者,在刑赏之间。勇之与怯,于人何有哉?
  郭威茅塞顿开,多日的心结一解,心情大好,俯身下拜道,太傅金玉良言,在下受用无穷。在下此去定当不爱官物、尽赐兵吏,明赏罚、正号令,以堂堂王师破此群贼。
  李崧见郭威为人虚心,听进了他的一番忠告,十分欣慰,便道,还有其三,大人说可以自决,那老夫就不再聒噪了,就此告辞。
  郭威把李崧直恭送到营门外,见他是只身前来,便命柴荣带五十名军士护送。李崧坚决不肯,说道,老夫乃前朝旧臣,若是过分招摇,让外人得知你我相交,恐生出不少口舌是非来,对枢相多有不利,还是就此别过罢。
  郭威见他事事替人着想,心中感佩之情难以言表,只得深深一躬,李崧也不多说,转身上马,疾驰而去。
  回到帐中,魏仁浦问道,大人不是还有第三忧么?为何不向李太傅明言。
  郭威道,若是前两忧得解,这第三忧我亦不惧。
  魏仁浦道,大人究竟所忧何事?

  郭威道,我忧淮北,江南李氏素来觊觎中原,若乘我西边乱事,乘隙犯境,李唐国力富强,兵将众多,远非河中三镇可比。
  日期:2019-04-19 18:54:45
  魏仁浦道,大人不必多虑,有高王坐镇淮北,李氏岂敢轻动?
  郭威摇头道,我担心的正是高王,行周近年来屡建战功,日益骄傲,我怕他一不小心,予敌可乘之机,那样输掉的将不仅是他半生功名,更是我大汉东南之地。
  魏仁浦道,大人与高王素来交好,为何不提醒于他。

  郭威道,我说过几次,但他总是不肯放在心上。这回我不把淮北兵马带在身边,而是留在沂州,便是预作准备。
  魏仁浦道,大人深谋远虑,人不能及也。
  郭威仰头向天,长长地吐了口气道,但愿如李太傅所言,我军到处,望风披靡。则江南纵有异动,我亦可回师痛击。
  这时柴荣回报说李崧留了封信要转呈郭威,郭威拆信细阅,不过寥寥数行:仆知郭公体念国艰,故随身所带部属不多,如此恐兵力单薄、为贼所轻,然此正亦足以骄敌也。仆有旧部慕容彦超,率部众四万,屯于商州,汉授其指挥使之职以示羁縻。公可命人持此书信往召,缓急可恃,守贞欺公兵少,必不防此一支奇兵也。

  郭威览毕,以手抚额叹道,李太傅高义,不知何以为报。
  魏仁浦笑道,慕容彦超乃一代名将,因其心念前朝,故先帝将之投闲置散,若得其相助,是天授羽翼与大人。
  郭威烦闷尽扫,心情开朗,人的思绪也变得清晰明快,一面吩咐魏仁浦代为修书回复杨邠,曰镇定之患未见实迹,可檄令卫王符彦卿密切监视,许以便宜之权,伺机而作。
  然后唤众将入帐,面授机宜.然后拿出《阃外春秋》,详加阅览,仔细思索,再将书中所述与平日见闻互相印证,若有所得。乍闻军中发令出操之声,出帐见天色已明,原来又是一夜未眠。
  。
  日期:2019-04-19 19:35:00
  再说匡胤和肖卓、石守信三人脱离了总伦魔掌,纵马狂奔百余里之后,才敢停下,见石守信面色苍白,匡胤道,二弟,你的伤不要紧吧?
  石守信伏于马背,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低声道,没事的,还要不了命去。
  匡胤见他笑得极为勉强,知其必定内伤甚重又兼长途跋涉,无法调养。见这里远离大道,颇为僻静,便与肖卓下马,又扶石守信下来,石守信初时行路尚且艰难,勉力数步,便欲仆倒。匡胤和自卓急自左右搀扶。石守信盘脚坐下,运功疗伤,片刻之后,头上白雾蒸腾。过了约莫一个时辰,他睁开眼来,匡胤见他脸已回复红润,大喜道,二弟的武功真是神妙,就这一会儿光景便已复原了。
  石守信摆头道,哪会如此之快,我只不过暂时运功加速血脉运行,以助伤势复原。现在只能说可以行动如常,若要功力全复,恐怕还得数日。

  匡胤道,数日转瞬即过,我二人就在此陪你,待你的伤完全好了,再去寻令坤他们。
  石守信道,此处已近同州,李守贞暂时还不会来犯。况且这里山高林密,我随便选个山洞静养数日便是。我只担心燕儿和三弟,他二人少不更事,若再遇不测,却如何是好?
  匡胤等想来也是,但实在不放心将他一个人丢下,石守信看出他们心意,微微一笑,起身一跃,折下一根树枝,拄于地上道,你们看,我这不是好好儿的么?
  匡胤见他果无大碍,放下心来,遂约好东京相见,与肖卓上马而去。
  日期:2019-04-19 20:15:15
  由于石守信要入山静养,故匡胤便骑了他的马,这匹马虽然也还雄壮,但与驭风相比却相去甚远,不一会儿便被甩下老大一截。肖卓不得不时时勒紧辔头,等候匡胤,二人又走了三十余里,看看已近同州地界,前面又是一座高山。肖卓问路旁农户,那人答曰此山名卧虎山,过山即至同州。
  匡胤二人道谢一声,便要打马上山,那农户急拦住道,此时已是酉时,上山便要至少两三个时辰,那是乃是夜半,二位难道要夜宿山中不成?
  匡胤笑道,我久走夜路,早已习惯。夜宿山中又有何妨。
  农人道,此山中有虎,常夜出噬人。故左近乡邻如欲过山,皆在白日相约成群,手持器械,方敢过去。
  匡胤道,那白日过去的,可曾见着猛虎。
  农人答曰,这倒未曾得见,想那猛虎亦惧人多,故不敢出来。

  匡胤道,既是无人得见,想必是乡人胆小,以讹传讹罢了。
  那农人见匡胤不信,气愤地说道,我好言相劝,你反不领情。到时让猛虎给吃了,别怪我没有事先提醒。
  匡胤和肖卓都是一阵大笑,肖卓道,放心,如果我们被老虎吃了,一定只怨自己命苦。
  说罢,二人便往山中行去,那农户充满同情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摇了摇头,扛起锄头回家去了。
  山路陡窄崎岖,不便马行,二人只得牵马上山。到得山顶处时,已是亥末子初,山上朔风欺身,遍体生寒。二人也觉困乏,就于山顶寻了个大树靠着,肖卓拣了些枯枝树叶,在面前生了堆火,又自怀中取出在河中买的几块巴掌大的干牛肉,用一根细枝穿了,就火上来回翻烤。匡胤见他手法极为熟练,不禁问道,肖兄弟你这野外营生还真不赖啊,难道你以前也常在外风餐露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