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母和牛小妹没有进到站台,所以牛致远没有哭泣,而且追着火车跑的女人们中没有王佳月的身影……他们毕竟只是关系比较好的男女同学而已,严格说起来,连初恋都算不上。
无情且冷血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便将所有妄图和他比速度的女人们远远抛在后面,牛致远注意到很多新兵将脸紧紧贴着车窗,看着自己母亲或者恋人的身影渐渐缩小,乃至消失。他想,这个画面或许会让他们中的很多人终生难以忘怀。
毕竟是一群刚刚成年的青少年,又是男子汉,伤感和眼泪绝不会是他们的常态,没过多久,三十名新兵便在汪洋的指挥下,各自有说有笑的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和床铺。
牛致远将东西按照汪洋提的要求,很认真的摆放收拾好,便迫不及待的拿出此生第一个女孩送的礼物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把很精致的口琴,牛致远记得王佳月在前几天去了省会,不禁猜想是不是她特意去省会给他买的。
然后,他就发现装口琴的皮套子里面还有一份被叠成五角星的信,牛致远将其拆开,信纸上王佳月用她秀气的钢笔字,向牛致远诉说了一份真挚的感情:“分别,即使再远再久,我们彼此的心也不会分离,只会慢慢的轻轻的融化在时间的洪流中。黎明还是黑夜,我的心眼时刻注视着你,经常的身影。从新走过你我一起走过的那段小路,那座石桥,那路公交车……”
牛致远第一次坐火
车,心中还是有些激动和好奇的,看完口琴和信之后,胡思乱想着发了一会儿呆,便爬在窗户上往外看,他从小方向感很强,发现火车一路向西北而去。
半天后,牛致远拉开了卧铺的被子,盖在身上,蜷缩着身体,心想:这纬度愈来愈高,气温自然是愈来愈低了,而这绿皮火车上又没有暖气。
在汪洋的提醒下,牛致远和同伴们的衣服也愈加愈厚,即使是晚上盖着被子睡觉时,都只脱了外套,而第二天起床时穿上了部队发的棉衣,看起来有些臃肿,牛致远以前从未穿过这么厚的衣服。
火车到达西夏省吴市时已是晚上八点多,这个时节,这个时间点的吴市,气温在零下十六度上下,而且比牛致远的家乡干燥太多了,这是牛致远和同伴们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和感受。
即使汪洋很操心的叮嘱每个人都穿的不少,可是牛致远下了火车的瞬间依然被冻的打了个哆嗦,再然后直到他坐上一辆军用卡车,整个身子都在瑟瑟发抖,吴市只要到了冬天一直便存在的冷风,无孔不入的往他脖子、袖口里面钻。
近一天一夜的行程也是绝大多数新兵第一次经历,甚至有不少如牛致远这样的农村籍新兵是首次坐火车。一路上吃面包和泡面,本来就让他们疲惫不堪,此时此刻他们是真的饥寒交迫。
待汪洋点过人头之后,三十个新兵互相帮助着,有些笨拙的上了两个军用卡车,车厢挡住了寒风,让他们稍微暖和了一些,只是冷硬且空无一物的车厢内没有一个座位,新兵们自然而然的便坐在携行包上,这是入伍所在地武装部发给他们用来装被褥的。而寒冷使他们用家乡话一边咒骂天气,一边将手插到口袋中,然后还相互依偎取暖。
步兵A团位于吴市南面五十里外一个小镇子上,团里面早就成立了新兵营,此时一群新兵排长、班长已经在大礼堂前等着,迎接今年最早的两批新兵。
晚上十点钟,熄灯号准时响起,整个营区犹如施了魔法似的,除了大礼堂前的路灯和值班室,以及部分加班的机关办公室之外,瞬间漆黑一片,而之前还显得噪杂的营区也变得寂静无声。
但这样的寂静和漆黑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被出现在大门口的四辆军卡喇叭声和雪亮的车灯所打破。其中两辆车是牛致远一行由汪洋接过来的新兵,另外两辆车则拉着另外一批新兵,他们的火车车次只比牛致远一行慢了十多分钟。
大门口哨兵看清楚车牌和驾驶室里面带车干部之后,一边嘀咕着“新兵终于来了”,一边迅速的打开了大门,并闪到路边,抬手向驶向大礼堂的四辆车敬礼。驾驶室里面带车干部们一一回礼,驾驶员也按喇叭示意。
坐在军卡车厢中昏昏欲睡的新兵们大部分都没有看见这一幕,牛致远是少数还清醒的新兵之一,但车篷布挡着,他也看的不是很清楚,只是大体猜测进入了部队营区。
军用卡车拐了三个弯,终于停了下来,发出粗重的排气声。车尾的帘子从外面被挑开,等带车干部和驾驶员将车门打开之后,新兵们摇摇摆摆地提上自己的携行包陆陆续续下了车。
牛致远下车之后,急切的向四周望去,借着灯光和星月之光发现自己果然已经到了部队大院里,他眼前是一座貌似大礼堂的建筑物。
随着新兵们陆续下车,刚刚还一片安静的大礼堂前顿时变成了闹市区似的。
“这是什么鸟地方,这么冷。”
“不是说是在吴市吗?下了火车还走了这么久,这也太偏僻了吧!”
“我靠,我刚才看见哨兵竟然背着枪。”
“废话,部队里面有枪还不正常。”
“那两辆车拉来的也是新兵,和我们不是一个地方的。”
“不要说话!”
“不要说话!过来集合。”
“一列列都站好。”
汪洋大声喊叫,妄图让自己带来的三十个新兵听招呼,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旁边不少同事战友流露出看笑话的表情,特别是新兵营的营长,也就是步兵A团的副团长周士勇已经微微皱起眉头,让汪洋这个小小副连职排长着急的不行。
在汪洋拉着脸呵斥下,五六分钟后,大礼堂前他带来的三十名新兵总算是稍微安静了下来,至少不再大声说话,并且勉强站成了队列,不过这种队列也就和学校里面学生跑操时差不多。
“副团长同志,来自南徽省东都市平川县三十一名新兵已经集合完毕,请指示,接兵干部汪洋。”在另一个接兵干部报告之后,汪洋紧接着跑步向一名中校敬礼,大声报告,牛致远的眼睛睁着大大的,目光跟着汪洋的身影移动,神色之中有着浓浓的好奇,其他新兵当然也是如此。
“好了,将花名册交给军务参谋,让他开始分兵吧!”副团长周士勇回了礼,沉稳却又随意的说道。
“是!”汪洋答应一声,快速的从最前面的一名新兵手中接过提包,拿出一个花名册,递给了一名上尉军官,后者拿着花名册开始点名分配新兵,点一名新兵便有一名中尉排长带着一名新兵班长过来领人。
“我刚看见门口哨兵手里面拿着枪,那是真枪吗?”牛致远从小喜欢枪支,可是他们家太穷,母亲从来没有钱给他买枪支玩具,至今还记得小时候见到其他同龄小孩拿着玩具枪支玩耍,自己一脸羡慕的情景,甚至有一次为了能够玩一下别人的枪支,还打了一架。所以,想起刚才看见哨兵手中的枪,大多时候沉默寡言的他忍不住对旁边一名新兵嘀咕道。
“这有什么新鲜的,他们手里面拿的是95式自动步枪,算是比较先进的步枪,还有好多部队用的还是81式步枪呢!”说话的是牛致远旁边那名新兵,个头不小,足有一米八的样子,长得白白净净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