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42节作者:
普通妹子 柳青一看,正好,她正嫌公司人少,有投资商过来看不象个公司的样子。还有,她的“络测速器/电子眼”项目必须搞起来。于是,马吩咐江小姗招聘站招人。招人的标准请远在美国的张锐给出的。柳青不敢自己班门弄斧。
美国的办公室已经在柳青回国之后的第二个月由张锐帮忙退租了。张锐找了墨西哥人开的搬家公司把东西都给搬到了自己的公寓。柳青的帕拉阿图的办公室这才算是告一段落。
这边柳青除了要招个毕业生过来充充门面,还要试试她看的李威的水平,毕竟他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站的经理层人物。于是柳青在自已面试完了三个候选人后,要李威帮她电话面试。李威一听是这么个活儿,干脆跟柳青说:“哎,我的水平不行,我给你找个行的做面试。”
于是曾子健出现在了柳青的世界里了。这个曾子建大概是李威颇为得意的一个手下,他给三个候选人出的题目其实是无解的,但是考验三个人的毅力,看谁先放弃。这是硅谷很拿手的折磨人的办法。张锐当初找工作时,也一样被无解的题目折磨了一天一夜。他以为做不出来公司不会考虑要他,但还好,他撑到了最后一分钟。
于是,柳青在曾子建的建议下,并且和柳言言做了沟通之后,选了小汪。选小汪是柳言言最后做的决定,因为户口指标的问题,要这个人要得相当急,没法好好地等一阵儿。说起来三个人,水平都一般,但是小汪入选在于一个态度问题。曾子建的题目他最后一个放弃,其他两人一个干脆直接放弃了,另一个做了个半天也放弃了。
柳言言说:“既然三个水平都不高,要这个最老实的吧。”
柳青这时算是和曾子建认识了,大倒苦水,说是在找个技术总监。于是曾子建还挺认真地为柳青推荐了一个从他们站出去自己做公司的部门经理。在互联业内,部门经理都很年轻,顶多也三十岁。
柳青请他过来,吃了一顿。
这个原部门经理却是一副很落魄的样子。他是辞职出来,自己做了一阵儿,不行,这才通过曾子建过来见见柳青,毕竟他需要一份工作。但是他不行,他擅长的是销售,他不是具体做技术的人,跟管博士起来,那真是一天一地。
柳青这才约曾子建见见面,吃顿饭,算是谢谢他。
曾子建建议了一个见面的咖啡厅,竟然在柳青的办公楼的斜对面。真是一个人一世界呀,那个咖啡厅离柳青这么近,柳青却从未进去过。
约的是午,曾子建到得柳青要早。一顿饭的功夫,柳青大致地将“络电子眼”项目跟曾子建说清楚了。也说清楚了,希望他来做技术总监的这个意思。当然,在得到风险投资之前,柳青是不希望曾子建辞职做这个项目的,但还好,新来的大学生可以给曾子建打打下手。
柳青不是不知道兼职的坏处。在硅谷时,有工程师说过,兼职做其实是质量不高的,因为你了一天班已经很累了。一个人的精力那么多,通常最好的精力都给了班的那8到10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已经可以算是垃圾时间了。
可是在还没有投资商真金白银地进来之前,柳青是不敢让任何人辞职的。硅谷张振的辞职都让柳青感到内疚。
曾子建说:“嗯,这个项目很有意思。是工程量大了点儿,不是兼职能做得出来的。怎么都得组成个团队。”
柳青说:“我呀,对技术肯定是门外汉,但是有一点非常肯定,我知道客户的需求在哪里。这样吧,曾子建,你和我先约投资商先聊聊。这个投资商对这个项目倒是挺感兴趣。”
曾子建说:“行,你约时间,到时我请假出来。”
曾子建对柳青的印象是这是个野心家。这么大的项目只找曾子建一个人组团队,是需要柳青对曾子建有很大的信任的。曾子建之所以愿意加入,有一点很重要,那是曾子建一直对离开站单干感兴趣,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机会。他的手里此时还攥着自己注册的公司呢。他曾经单干过,没干成,这才在现在的站找了份儿工作。工作待遇很好,自己单干时收入可是多了不少。但他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始终升不去。经理级的人物,都是北科大的嫡系,自己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回到了家,曾子建对柳青的情况做了更细致的考察。他先是搜搜,看柳青有没有有纪录的劣迹,没有,的信息显示,她是新手。是新手更好,正曾子建的下怀,这样这个项目基本可以说是攥在自己的手心里了。
没错,这样可以借助柳青的公关交际的优势把整个项目做大。即使客户攥在柳青的手里,但她也不可能不对曾子建以礼相待,也是说实际曾子建完全可以要求柳青给他对半分的待遇。
这样也不错,曾子建目前为止对与柳青合作还是较满意的。
当然,曾子建仍然对自己开公司那次的失败心有余悸。他是负债累累地结束了那个公司的营业的。至今,他还没还清当时欠下的债务。不要以为互联企业本小利大。当你继续坚持的时候,坚持的是负债。必须给自己一个止损点。但通常的情况是,这个止损点是你已经借不出钱来维持公司了,你才会止损。
至于柳青是个女性这一点,曾子建倒不在乎,他的女朋友也不在乎,因为曾子建通常很受女性领导的青睐,不知道为什么。
柳青呢,觉得和曾子建也谈得差不多了,约了李锦云见见面。但遗憾的是李锦云出国了,得要个半年的时间才会回来。这样,李锦云把柳青的事情放在了一边。凡是关于柳青的事情,李锦云都是向老总汇报的。老总觉得她现在这个项目还不成熟,也叫李锦云谎称出国,暂不接触了。
这样的话,柳青的寻找风险投资商的道路还得走下去。她有个矛盾的地方,那是如果她把曾子建叫出来,组成一个新团队,那需要一大笔前期研发资金。但如果她现在并没有专利,而只是一个创意的话,那对风险投资商来讲,是很难下手给她投入资金的。她先期投入资金的地方是在电视业,但为了不把节目做歪了,她还是不愿意和地方台合作。她坚持跟章自强保持联系,但再也没见过面。
章自强其实那段时间也倍受打击。整个编委会的人似乎都在和他作对,他除了尽心尽力地把《赢者》做好,也没有别的选择。而且台里各个频道之间存在着竞争,你不可能去要求你的竞争对手放你一马,把你最好的节目搬出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