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心中发愁,也不知道自家老爷子最终能不能同意自己从军的愿望。若是不行,恐怕只有玩一出先斩后奏,自己偷偷跑去城里晋绥军的招兵处先报上名了。
心中愁思满盈的安国看了会孙叔在院里忙碌的动作,眼瞧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安学林却依然没有半点回来的意思。
再次叹了一声,面露苦笑的安国心头了然。自己这回还真把自家老爹撩拨的不轻,看来老爷子的打算确实像孙叔说的那样,是准备一个人跑去铺子里睡不回来了。
“好不容易回了家,这才头一个晚上……”
“什么事啊这叫!”
愤愤的牢骚几句,安国也知道造成眼下尴尬局面的错处主要在自己身上,可若要他按照安学林的希望做一个安家绸缎庄的少掌柜,他又是万万不愿意去做的。
以至于安国无奈的发现,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还真就好似成了一个死结。在父子双方都不愿意后退半步的当下,这个结看似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得开了。
最后安国只能暗叹一声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道理,迈起沉重的步子、揣起同样沉重的内心,缓缓往自己的卧房行去。
只希望在梦中,自己能找到一个解决眼前困局的好法子吧……
之后的几天,安国与父亲安学林之间,便一直保持着这种冷战般的僵硬关系。
安国一心想要去从军报国,为抗日救亡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心力,但同一时间,安学林又不希望儿子去做一个比商人还要遭人瞧不起的士兵丘八。
父子两个谁也没法说服对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眼下的僵持冷战,却也是他们父子二人必然的结局。
直到一个消息的传来,早已快被消磨掉内心所有耐性的安国,终于做下了和自己父亲开诚布公的再做最后一次商谈的决定。
如果安学林这一次依然不答应他的请求,安国就决定直接去晋绥军的报名处投军,不再理会父亲对他的劝阻言语。
当然,这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境下,安国所能做出的最终手段了……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只留张自忠将军率一旅兵力留平折冲。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天津抗战失利,同日,天津沦陷。
当经过南京政府证实后的平津沦陷的确切消息传至临汾城里,压过了其他各种有关前线失利、前线大捷的虚假消息传入每一个人耳中的时候,时间已到了天津沦陷后的第三天。
安国原本在前几日读报时看到的稍稍有几分怀疑的噩耗,终于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肯定——平津,已然沦陷!
先前身处在前线战场上的二十九军还频频传来捷报,让包括安国在内的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将日寇铁蹄死死挡在平津一线的希望!
就像四年以前二十九军在长城脚下打过的那一仗一样,再次给全国国民带回一份难得的惊喜。
但是如今,二十九军败了,留下数万将士的遗躯,惨烈的败了。
那么,在平津已然沦陷敌手、先期担任华北抗日主力的二十九军已再无战力的当下,战局还会以怎样的走势发展下去,岂不是显而易见的很了?
国家,民族,到了眼下这一刻,已然到了真正的存亡危急之秋!
日本人下一步的打算,必然要从平津一路长驱而下,继而拿下整个华北。而在日本人如今已明显表现出的战略中,山西河北二省,变成了挡在日本人铁蹄前首当其冲的对象!
在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后,安国心里从军的念头变得更加坚定了起来。
对于此时的安国来说,从军,不止是为了抗日救亡,更是为了保家卫国!
——而在这保家卫国的壮志中,保家,更成了安国心底的重中之重!眼看着日本人在拿下平津以后就要准备拿山西开刀了,作为一名中华男儿,作为一名山西子弟,安国都必须要站出来拿起枪杆,去与想要毁去自己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做抗争。
他必须去,避无可避!
心中有了打算的安国,原本因着与父亲安学林之间的尴尬冷战而生起的几分退缩,只在一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他要去从军,就算这次依然没法说服自己的父亲,他也必须要去从军!
“孙叔,我爹回来了吗?”
“刚刚回来,你去书房里找找看,这两天正是对账的时候,老爷不出意外肯定还在书房里忙着。”
从孙叔那里问过了父亲安学林的所在,安国稍稍整理过自己的心情,便径直往书房里寻了过去。
却留下站在原地的老管家孙福平,不明白当自家少爷说话时从面上陡然绽出的那一缕神光,究竟代表了怎样的一种含义……{瓜子.
进了书房的安国还没来得及说出什么,伏在案上整理账目的安学林就已抬起了头,看着推门走入的安国,轻声问道,“还是为了那件事?”
安国一怔,预想中老爷子疾风暴雨般的数落话并没有出现,反倒叫他略微的有几分不适应。
他自然明白安学林所问的那件事情指的是什么,而他今日下定决心来找安学林说话,也正是为了对这件父子两人心中都有了数的事情,做一次最后的摊牌。
安学林瞧了眼安国稍显拘谨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坐吧。”
看着安国坐稳身子后,安学林凝视着安国的模样半晌,终是忍不住摇头失笑起来。
笑着伸手指向坐在一旁的安国,又笑着说道,“你这执拗的性子,简直和你娘当年一模一样。”
安国听见安学林这样的说辞以后,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一刻的父子二人,就好像完全忘了才在短短几天以前发生在两人之间的纠葛,也忘了他们今日的这次会面为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他们就真的只像是坐在一起为了闲谈的父子两人,说着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安学林面上带着笑,高深莫测,一时间心思难辨。
安国面上也带着笑,但却是迫于场中气氛不得不做出的改变,与父亲安学林面上的淡然相比,却是带了许多的不自在。
毕竟就在走进这间书房的前一刻,在安国的心里还曾暗暗发下过誓言,若是今日还不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安学林,他就要偷偷的从家里出去,寻到那城里晋绥军的招兵处自行报名。
而对于今日是否真的能说服自己的父亲安学林,安国心里抱着的希望可是还不足三成!
心怀忐忑的安国坐在一旁,看着自己父亲面上显露的笑意,却不明白父亲为何在今日显露出这样不合情理的态度来。
当再一次听见自己坚持要去投军的言语后,父亲不是应该表现出如那天一般的冲天怒火才对吗?
安国不明白,但一旁的安学林却早已自顾的说了下去。
他自嘲般的一笑,看着坐于眼前的安国摇头说道,“我这几天想过了,我自己就是个小商人,虽然被你爷爷丢在私塾里念过几天书,可和你们这些孩子比起来,那就是个没有文化的睁眼瞎,说不出你们那样响亮的口号来。”
“爹……”听到安学林这样的说辞,安国不禁忍不住唤了一声。
“你听我说完。”安学林看了安国一眼,强硬的打断了安国想要说下去的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