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28节

作者: 普通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李也一样,从国视出来以后,一直跟着柳言言。开始还很好,柳言言的一个生意合作伙伴的爹跟他们的客户关系相当不错,所以一直都是柳言言的合伙人从客户那里拿到节目合同。他们俩这一散,小李也跟着收入不固定起来。柳言言的姐姐是大手笔,可惜这大手笔大过了劲儿了,没节目还是没节目。不过好歹没节目也还发着2000元一个月的生活费,这叫小李感到还没那么痛苦。
  对柳青来讲,为什么还发着他们俩工资,主要也是知道他们俩没有什么象样的收入,而自己是一定要做这个节目的。
  这样,在本该放松的海边,凉风习习之下是三个焦虑的人――柳青、柳言言和小李。
  在这个海滨城市呆了有两天之后,四个人飞回了Beijing。柳青这边盯着看她要下的办公室对方会怎样处理。太好的事情总是有让人怀疑的地方。
  果不其然,这个驻华园创业基地的人过了有半个月的时间才给柳青的办公室发过来一份收费通知。各种费用都加了去。柳青叫江小姗回了他们,说本企业不过去了。
  又过了有半个月的时间,气急败坏的驻华园基地的负责人亲自打电话给柳青,说服柳青把企业搬过去,柳青说:“我怎么记得一开始是免费的呢?”

  负责人说:“那时是那时的情况,现在是现在的情况。”
  柳青说:“好吧,这样吧。”
  挂了电话,转过头来,柳青对江小姗说:“他们是不是新手路呀?”
  江小姗呵呵笑着说:“我看象。”
  可是这样,事情还没有完。那个负责人又给江小姗发过一份传真,写本企业愿意申请加入这个海滨城市的科技园区。
  江小姗拿着这个传真,问柳青:“柳总,这还回他们吗?他们打电话过来催得还挺急的。”
  柳青明白了,这个新手,一开始肯定申请的人多,免费嘛,他一看人多,马涨了价,这样几乎一家企业都没有了;但他的司又催问他这件招商的事情做得怎样,他又得做个表面章表示申请的企业很多。现在是他交作业的时候。柳青心下一软,得了,给他盖个章回了吧。帮人一把,胜造七级浮屠。

  所以,跟有经验的做科技园区的人打交道,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但跟没经验的做科技园区的人打交道,恐怕真是两败俱伤。这不,柳青还白白花了机票钱去考察了那么一通。
  在柳青负债,蒋理把从创新计划拿出来的一部分钱放进杨主任的后车箱的同时,黄华,这个柳青最想找的投资人也回到了国内。硅谷那边成功地将企业卖掉或市的大多数人都成帮结伙地回到了国内。连替柳青寻找投资的李锦云都说:“他们那帮人,自己成个小圈子,不理别的人,还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是,从硅谷回来的这帮人是有这个毛病。他们以为自己成了帝,他们可以成你,也可以毁了你。

  可是象你去看模特表演,在纽约你都看腻了,飞到巴黎一看,结果还是这群模特,因为世界顶级的模特也飞过来了。这些风险投资家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他们在硅谷看到的是这些人,结果飞回Beijing,还是这帮人。
  他们需要新鲜的血液。于是,他们当受骗的机会来了。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喜欢高干子弟。但他是不是高干子弟你还是得仔细看清楚了。
  黄华,是一个按照这个路数找投资项目的人。他人很绅士,而且为人敦厚,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精明的投资商。
  柳青在硅谷时找过他,他认人的能力非常差,见过柳青,下一次再一问,又不记得了,非得柳青再告诉他一遍自己的名字。柳青曾清楚地跟他说明过整个项目,但他拿不准。因为第一柳青是个女性,女性即使在硅谷也一样是第二性别,总是不如男性来得靠谱;第二柳青太漂亮了点,黄华不愿意别人说闲话。即使如此,他还是以极大的耐心来对待柳青的项目。项目本身虽然是吸引人的,但黄华仍旧觉得一个美貌的女性创业来做这么大的项目是有点让人不放心的。

  黄华特地认真地做了一番调查,甚至和影视界的大腕商讨过这个项目,他们都觉得这个项目的执行人有点野心太大,不可能做成这样的,除非她自己是台长。没有这样的先例。黄华听了,有点丧气,但仍然对柳青保持了持续的关注。
  回国做投资对黄华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选择。他是个新手,他觉得再好的项目,都最好拿给有经验的投资人来看一眼。而那些同是硅谷回来的人其实也是各做各的,因为投资也分为很多类别。如果一定要给国内的投资商们分分类,那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只在国内做投资的国营企业的投资商。他们一般不会投资初创企业,他们只投资准备市的企业,这个派别以联想的赵令欢为领头人。
  2.在美国和国两头儿做搭桥的投资商。他们是以和柳青谈过项目的李锦云为代表的投资商。国项目好,但缺钱的,找他们是最好的,因为他们跟国外的顶级投资商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在美国和国两头儿都做投资的小投资商。他们是以黄华为代表的新出现的投资初创企业的类似于部落组织的投资商。其实在这三类投资商以这第三类为资金量最小。但他们投资初创企业,所以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对也较小。

  国内的投资商也有投资初创企业的,但基本都是关系户。如各大学新设置的投资部门,其实投的全是自己的企业。具体投给哪个企业都是由校长说了算的。所以说国内的投资环境对初创企业来讲是非常险恶的,国目前还不具备成批量地出现成功的小企业的社会条件。
  黄华曾经找过柳青一次,要求她拿出财务报表,但柳青给出的财务预测高得离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黄华拿着这样的财务预测去请懂行的看了,人家回了一句:“你要和疯子做生意?”黄华在别人的讪笑声只好罢了手。
  但他欣赏柳青的胆量,如果她真的是台长,那么她的项目便真的有可能做到财务预测的结果,黄华相信这一点。以国视百亿人民币的大盘子来相,柳青的财务预测也不算离谱。
  当时盯着国视的投资商是数以千计的,这并不夸张,因为国视将在一两年内把国的投资界搅个底儿朝天。
  黄华当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但他想到了和国视合作的好处是很多的,所以对柳青的项目一直持关注态度。黄华当时倾心的是另一个项目,高志高的项目。
  高志高是华园毕业的,虽然年轻,但是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但黄华当时不知道,他被高志高的背景吸引了。高志高号称是广电部部长的亲戚。这令黄华对他办视频站有了一定的信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