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18节

作者: 普通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去见所有该见的人之前,柳青还是得把样片做好的。
  妹妹来接的机。姐妹俩聊了一路。妹妹对拍回来的素材很满意。柳青也没耽误,和妹妹径直去了后期编辑机房。妹妹找了一家有高清设备的。后期制作很花钱,这家要的是6万,包括调色等一应后期制作。国内的规矩看来是先做出来,做完以后再付款。
  柳青看了一眼柳言言已经编好的片子,大失所望。
  “节奏错了,节奏整个都错了。”柳青说。柳言言一脸尴尬。
  为了不让妹妹在后期编辑人员面前太没面子,柳青将批评的话都留在了柳言言的车里。柳言言在国电视业的江湖地位相当于一个国视的制片人,在业界也是小有名气。对一些她平常接到的活儿,用她的话来讲:“这点活儿我用脚丫子都能干出来了。”柳青对柳言言的批评很让柳言言心里难受,毕竟她是整个摄制组的领头儿的,最后竟然是小李、小杜的活儿都过关,剩下柳言言的活儿不过关了。

  柳青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柳言言把这个作品按照她经常处理的国视样片的方式做的。可是柳青需要的是一个超出国视平常水准的片子。

  柳青的失望刺激得柳言言当天晚都没睡觉,琢磨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去后期编辑机房重做去了。柳青要的很急,她必须要几天之内拿着样片去见投资人和两位主任。
  柳言言开始了超负荷的工作。与此同时,李小明也回到了国内,准备创新计划的项目申请。
  蒋理回国创业有一个方便之处,那是蒋理家在Beijing。他完全可以住在家里。这次李小明过来,蒋理便也邀李小明住在自己家里了。蒋理虽然看起来油嘴滑舌,经常出去应酬的一副模样,但实际他心里清楚得很,每一笔开销在他看来也是经过谨慎取舍的。只是李小明总是在美国呆着,他再努力适应国内的情况,也仍然时不时地带出美国方式的样子。
  如这次申请创新计划,他便很认真地做了个PPT的件以在答辩时用。这当然是好的,但他每当想约人聊聊的时候,总是很美国习惯地把人约在了至少一个星期之后。蒋理只好告诉李小明:“这是在国,国人约事可是今天约明天的事,明天约后天的事儿。”李小明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之后,也一应联络工作都由着蒋理去做安排。
  蒋理是个爱操心的人。他适合创业。他的性格很适合做公关工作。他虽然身也带着浓浓的书卷气,但他仍然有把陌生人在一顿饭的功夫变成熟人的能力。他通过校友会的主席辗转认识了主管创新计划的杨主任。好不容易跟杨主任约好了吃顿饭。李小明也陪着一起去会会杨主任。
  地方当然是杨主任挑的。去之前,李小明还特地把皮鞋擦得锃亮。蒋理也把平日的半休闲半正式的着装换成了正式的西装。
  不敢迟到,蒋理催着李小明快点:“小明,Beijing堵车可吓死人啊,咱们现在得出去,别赶下班高峰期。”
  李小明赶紧抓紧带笔记本电脑和一应材料,跟着蒋理出去了。

  两人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了预定的酒店包间。
  哥俩儿趁着有时间,赶紧把PPT又熟悉了一遍。创新计划申办的项目是从主管单位的站下载的。填写整个项目情况跟写了一个商业计划书差不多,甚至更繁琐。可千万别把这个项目申请书认为是个小工作量的活儿,千万把时间打出来,这是一个相对工作量较大的活儿。同时,你还要懂点儿财务。最好让你的会计和你一起做这个财务的表。
  这一切当然自己做是最好的。但社会也出现了帮助做创新计划申办的人,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新公司,一般是代为地方科委收创新计划的部门或单位。请他们为你审看计划书,他们可是要收费的,但你也不能不让他们看交。蒋理用一顿饭的价钱解决了请人审看计划书的事儿。
  时间差不多到了,蒋理把包间的门打开,和李小明坐好了,等着杨主任过来。
  一会儿功夫,门前出现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年男人。蒋理赶紧起立:“您是杨主任吧?真感谢您今天能过来。”李小明也赶紧站了起来,把杨主任往里让。
  年男人笑着落了座,当然得把杨主任的位子安排在主客的位置,是对着门的位置。
  “哦,介绍一下吧。”杨主任笑咪咪地问。
  “我是蒋理,我这名字是我爸起的,从小我很讲理。”大家都笑了。蒋理继续介绍:“这是李小明,是我们的技术总监,他可是在美国最大的支付Paypal工作过。”蒋理说“工作过”三个字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

  “哦,你们这可都是精英啊。是答辩要好好准备,为各企业评分的专家也都是在专家库里临时抽取的,那部分很难提前做工作的。”
  “那您看我们的水平在咱们这儿能排在多少?”
  “不好说,Beijing象你们这样从硅谷回来的人扎堆儿,完全看今年都有哪些企业申请了。”
  “是,我听说Beijing是困难点儿,如果在别的省市,留学生创业公司少的地方会容易一些。”
  杨主任摇摇头:“也不见得,小地方照顾人情的成分要更重一些,你们如果在当地没根没底的,也不见得能评。”
  大家寒喧了一番,杨主任也问了问他们俩项目的情况。酒过三巡,蒋理给李小明使了个眼色,李小明赶紧说,他有一急事,得赶紧走,请杨主任慢用。
  李小明走了之后,蒋理对杨主任说:“杨主任,如果我们评了,我们给您送来20%的现金可以吗?”
  杨主任笑笑没说话,闭了闭眼。

  蒋理笑笑敬了杨主任一杯。
  然后蒋理又问了一些关于资金如何发放,什么时候发,还需要什么手续等问题。杨主任也都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
  最后蒋理说:“杨主任,您放心,在创新计划这一块儿我们不认识别人,只认识您。”
  杨主任点了点头。

  好了,该说的蒋理也都说了,等着答辩了。蒋理知道即使评分专家那儿,也会有企业去做工作的,但自己的公司在这方面恐怕还真斗不过那些地头蛇。索性把宝押在杨主任身。
  在李小明焦急地等待着答辩的时候,柳言言的最后作品出来了。节奏完全对头了。连后期编辑机房的老板董成dou觉得这是个好作品。接着是配乐。董成还特地说了一声,希望配乐能配得这个作品。柳青的心又悬了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地精彩,千万别在配乐砸了。
  柳言言找了一家她用惯了的配乐公司。这是一家典型的小配乐公司。他们在国视附近的一个公寓楼里的一个复式公寓里。虽然这是一个以居住为主的公寓楼,但进了这家的门,里面布置的还是很职业化的。这家配乐公司也五六个人左右的规模。接到柳言言这个活儿的是一个女音乐编辑。
  等到柳青和柳言言过来拿作品时,这个女音乐编辑看到这二位,跟他们说:“你们这个片子可太精彩了,在公司搞配乐其实我都干疲沓了。一看你们的作品,我还真来了创作激情了!听听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