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往,她肯定是不会放心给那么多钱的,担心儿子有钱人又在市里,会学坏。但这次唐浩泽表现得像个大人似的,还做成了大人都未必做得成的事。她觉得儿子是长大了,多点钱傍身也没事。
然后她又数了四千出来,这钱是要给小的两个孩子交学费,剩下留作家用。
最后一万八,确实要存进银行里。放在家里不能安心。
唐浩泽将钱收了起来,他知道父母可能有话要说,走出了父母的房间。
家里现在有了这笔钱,未来几个月能宽松一些。不管他后续的计划成不成功,也能让他母亲不至于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他刚走出房间带了房门。
唐小芸从他和唐浩康的房间探头出来朝他招手,轻声说:“大哥,你来!”
唐浩泽走进自己的房间,发现唐浩康也在。他笑着说:“你们在密谋什么?”
唐小芸抱着他手臂说:“大哥,你真厉害。竟从村里挖出那么多钱。”
唐浩泽收起笑容说:“在外面不要乱说话。村里是同情我们家的情况,才给了三万的救济金。”
“不是两万四吗?”唐浩康一听跳了起来。“另外六千又被他们吃了?”
唐浩泽瞪了他一眼,低声斥道:“嚷嚷什么?我们要的,只是两万四。我们两万四到手了他们拿多少是他们事。”
唐浩康鼓着气不说话。
唐浩泽知道他还年轻,一时半会和他也说不清楚。他只说:“反正你们在外面,有人问起说是拿到了救济金。是多少,你们说不清楚好。千万不能说是鱼塭的补偿金。要不然其它村子里闹起来,那片地租不出去说不说,村里的人也会对我们家有意见。”
一听说漏嘴后有那样的后果。唐浩康和唐小芸多点头保证不说出去。
唐浩泽确实担心那片地租不出去。如果租不出去,他没办法在用那个鱼塭。因为鱼塭已经是村里的了,他用算村里没意见,刘永光也会找他麻烦。只要那鱼塭是卢方的,他才有可能说服卢方让他继续试用。
卢方如果租了那片土地建高位池养虾,至少要亏损两年的租金。那相当于二三十万。
但卢方如果相信他,他也许可以帮对方避免那些损失,甚至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未来两年,国养虾业会亏个底朝天。按照卢方的养殖生意,说不定要亏千万。卢方如果信得过他,他或许可以让卢方不仅不亏钱,还能赚个千万的。这也算是这次利用对方的一点回报了。
第二天一早,孔凤荃让两个小现在家里照顾丈夫,自己则和唐浩泽去了镇将那一万八存到农业银行。然后又送了唐浩泽坐去市里的巴。
界门镇距离湾州市有八十多公里的路程,班车一个小时一班。唐浩泽看车还有一阵子才到,和母亲说:“妈,院子里有那么大的地方,你有空可以开些菜地,种一些白菜。不用那种包芯的,火筒菜好。然后让人打几个笼子,在屋后样一些兔子。兔子长得快。一斤也能买四五块钱。那你去做海要轻松得多,还能在家里照顾爸。”
他这是怕母亲等父亲好了一些想着去做活。那些活计太重,对他母亲不好。而且养兔子其实不难。
孔凤荃小声说:“我不懂养兔子,养多了怕养不好。养少了卖不了多少钱?”
“妈,兔子有三个月能卖钱了。我们院子里有地,周围也有不少沙地,也可以开了。兔子只要不让它们粘自己的尿好。很好养的。”其实他是想着算养得不好,只要撑过这几个月能让父母放心,他也不用担心母亲身体熬坏了。“算养不多,家里也能加个菜什么的。”
唐浩泽这几天做事很有大人的架势,孔凤荃这会对他的话也有几分信服。而且有想到丈夫每天都还要花钱吃药。也不知要用多少钱。日后家里恐怕还是要难两三年的。两个小的孩子还在长身体,家里养些兔子多口肉吃也是好的,便迟疑着点头了。
唐浩泽返校注册新学期后,在学校了了一周的课。他发现自己辈子更能沉下心学习。而且老师教的东西,他学得更轻松。
他知道那不是因为记忆力提高了,也不是因为对那些知识还有印象。而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变了,而且懂得如何理解课本和老师教的东西。那是一种和辈子不同思维方式。
不过他也没有因为学起来简单浪费时间。
学习成绩未必是必不可少的,但学好了这些知识能让有更好的基础去学更高级的知识。而他的时间不会太多。能有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他不想浪费时间。
不管是什么课程,他课都很认真,有不明白的,会追着老师去办公室问。但又从不会打扰到老师的正常工作。
这种学习态度也让他的授课老师清楚感觉到。而且他问的问题都点了要害,虽然不一定是考试范围。但有一个好学的学生,只要是负责的老师都会感到欣慰。
他愿意学,老师当然愿意教。
第一周周末,他回了家。家里的情况都好,院子开了菜地。那片地还没租出去,但是村委出了公示。
第二周周末,他又回了家。家里依然没事,孔凤荃还养了三十只小兔子。唐小芸宝贝都不得了,整天拿着菜叶子去喂。那片地也已经租出去了。
周日唐浩泽吃过午饭要回学校。虽然他这次走的较早,但孔凤荃也没说什么,只问他钱还够不够。
唐浩泽在学校了,天天都几乎泡在教室里,次带去的两千块钱,除了在学校里吃饭没怎么用。钱当然还有。
他提前去湾州,是有事要做。
卢方他只记得那是一九九八年的二月下旬。他忘记了具体是那一天。
但他至死也忘不了这一天的情景。因为那一天,他一念之间成了一个毛头小子的传人生。
他记得那一天是周日。因为那天他去接女儿钢琴课回家。他女儿只在周日去钢琴课。
他回到自家院子外,在车子里看到一个少年坐在他家院门门前,身边还放着一个草绿色的大背囊。年轻人看到他的车子还站了起来
卢方将车子停下,下车问:“小哥,你在等人?”
卢方看到少年的脸,人长得相当清俊,大概十六七的样子。少年脸带笑,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
唐浩泽已经看到他在车里,早站了起来:“卢老板,我是唐浩泽。我是在等你。”
卢方愣了一下,让女儿先进屋,然后才对自称唐浩泽的少年说:“你认识我?你找我有事?”他发家也有十多年了,见过的人不知凡几,却从没见过见到自己还能表现得如此镇定自若的少年。
唐浩泽点头说:“我是界门镇路塘村的。你承包了那里的土地准备修建高位池。”
卢方是靠水产发家的。
在八十年代初,湾州提出“两水一木”工程。所谓的“两水一木”,“两水”是水利和水产,“一木”是沿海防护林带的速生林木种植,也是桉树。
为了推广这个工程,银行针对养殖户和桉树种植户发放贷款。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怕欠债,特别是怕欠公家的债。
但卢方胆子大,一开始承包了三百亩的沿海土地,每亩池塘能借贷一千五百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他正是靠着养殖对虾渐渐发家。后来农信社垮了,连债务也不需要还了。算他和朋友聊天时也会自嘲:“撑死胆大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