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凤荃冷着脸,说:“我家老大说得对,我家不卖女儿!你让他们找别家吧。”
那女人笑容也冷了,甩手出门说:“当我没来过。好心遭雷劈!”
唐浩泽冷着脸看着那女人走远,才转头笑着对母亲说:“妈,爸睡着了?”
“嗯,吃了药犯困睡了。”
他笑着说:“要是没睡该多好,他听到那女人的话,说不定气得跑出来打她了。说不定好了。”
孔凤荃却没笑,说:“今天怎么买了牛骨头?镇有人杀牛了?”
“我在陆记卖了鱼,跟他们老板说了爸需要这些东西,他给我换了点。我还换了半斤牛肉,你做给爸吃。”
“嗯。我去做饭。你弟马该放学了。”
“小妹呢?”
“在房间!”
她们正说着,唐小芸走了出来。
孔凤荃过去摸了摸她的脑袋,说:“别人的话,别放心里!”
“嗯,妈!”
等她进了厨房,唐小芸拉着唐浩泽出了院子,小声说:“哥,刚才我差点气死了。”
“气什么?气妈没将人赶走?”
“我气妈做什么?妈肯定不会同意的。我是气那女人。你知道她来说的是那个吗?是那个刘瘸子。哼,家里有钱又怎么样?叔叔是书记又怎么样?”
“他?”
唐浩泽也是心头火起。如果知道是这个人,他刚才直接将那女人乱棍打出了。
那刘瘸子本身不瘸,家里因为那几年拦路设卡收走私犯的过路费赚了不少钱。后来猖獗的走私被政府打击了,过路费收不了了,但如今有好几条大渔船,还有好几口虾塘,据说他舅舅是县政府办公室的主任,叔叔是他们路唐村委的书记。人也长的人五人六的。
但那刘瘸子品行相当差。他瘸是因为五年前睡了隔壁村一个女人,被人家丈夫家人捉到打瘸的。那年他才十八岁。现在也经常出入镇的发廊。
这样的人除非是贪他家的钱,否则谁愿意嫁?
可那女人竟然认为他唐家因为钱会同意将全家人都疼着养大的女儿嫁给那样的混蛋?这是觉得他唐家不卖女儿活不下去了?
唐小芸气哼哼地说:“你也气是吧?要是介绍一个好一点的,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唐浩泽一听这话,瞪着她,气说:“考虑什么?你这是看不起大哥了?家里的事有我呢!什么时候轮到你考虑?你给我好好学习,争取考市里念初。家里的事,我来解决!还有,别说你大学,算你能考硕士博士要出国留学。哥也供你!”
“真的?”
“你考不,什么都是假的!马要开学了,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快去复习!”
他是基于家里的鱼塭,才吹着这样的大气。
第二天下午,他母亲被村的干部叫了去。天都临黑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却是愁容满面。
在吃完饭时,她才说了今天村叫她去是为了什么事。
唐浩泽一听这事,眉头皱了起来。
唐浩泽的二弟唐浩康听说村里要收回家里的鱼塭,顿时开骂了:“合同不是到明年才到期吗?他们凭什么提前收回去?”
唐浩泽对咋呼的弟弟说一句:“嚷嚷什么,别吵醒爸!”
唐浩康最怕的是他这个哥哥,听他这么说,马不敢大声说话了:“反正他们没权提前收回去。我们去镇告他们!”
唐浩泽瞪了他一眼,他才不敢再吭声。
唐浩泽这才问母亲:“妈,他们有说为什么要提前收回我们的鱼塭了?”
“说是有市里的大老板承包了鱼塭附近的土地,要建养虾场。鱼塭挡住了他们抽水的路。如果鱼塭不能一起承包,那些地租不出去。”
唐浩泽眉头皱得更深了:“有人承包了?”
唐浩泽记得明年村里确实是将鱼塭收回了。据说是打算和鱼塭旁边的土地整体出租给人建虾塘。但是他记得直到二00二年初才有有人在那里动工。后来推出将近五百亩的虾塘。而且辈子承包那片土地的老板他也认识。他大学毕业后还给对方打了六年工。
可是现在事情怎么突然和他记忆不一样了。
孔凤荃看他拧着眉。她心里虽然也不好受,但她还是说:“那鱼塭一年也挣两千来块钱。再说,我一个人也管不了它。村里要收回去收回去了。”
唐浩康已经十四岁,对家里的困难也有所感受。在他看来,几百块钱是父母差不多一个月的收入了:“但是他们收的租金怎么说?”
“你们十三叔说会给退回来。”孔凤全一边吃饭一边说。“你们几个也不用想那么多。在学校里好好学。以后有出息了,还少了这一两千块钱?”
唐浩泽当然不能甘心。他说:“明天我找十三叔问问。”
“你问什么?有什么好问的?”孔凤荃啪的一声放下筷子,瞪着他说。“再有几天你也要开学了。有时间好好复习功课!”
唐浩泽连忙说:“好,好!我不去!”
他心里大概明白母亲的想法。现在他们这几个孩子还小。而他父亲身体不行。如果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村里的干部,家里可能会更不好过。
其实他只猜对了一部分。孔凤荃除了考虑到家里现在的情况之外,还想着自家的孩子都有可能考大学。村的主任是村里的,多少有些情分。但她听说考大学了还要让村委、镇开证明,转粮油关系,转成城市户口。她是担心要是惹恼了那些人,到时给孩子拖几天,让孩子来不及去报名学。
现在家里吃点亏,她多吃点苦没关系。等孩子们考大学,做了城里人找到好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
唐浩泽口头答应得很爽快,但在第二天午,他送鱼到镇回来时,手里多了一袋子水果。
他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村主任家。
村主任是一个很怪的存在。村主任以前叫做队长,其实不是官。每年能拿到两三百块钱的补贴。所以村主任平常自己也要去工作,平日不一定能在家。
塘尾村的主任是这样,他家有一艘渔船,平常都要出海捕鱼。但现在还是年头,很多渔船都没出海。
唐浩泽来到主任家,对方正好在家。
“十三叔。”
“浩泽,你怎么提着东西来了?进来,进来,坐。”这时候的村主任基本还是面任命的。通常都是在村里说话有人听的人。要不然工作根本做不了。“是家里有什么困难了?”
主任也姓唐,和唐浩泽家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祖宗,但那至少也已经是十几代之前的事了。不过如今祭祖时还要凑在一起拜祭一些祖先。
唐浩泽将水果放在桌子,说:“十三叔,我来是想问一下,村里为什么要提前收回我家的鱼塭?不是明年才到期吗?”
主任看他提着东西来,猜到他是为了这事来的。他说:“昨天已经和你妈说得很清楚了。这事是村委交代下来的。说是镇决定的事。”
“可是提前结束合同,没有个说法?”
“你是不知道。村里的池塘都是今年到期,你家的鱼塭合同确实是到明年再结束,但是分塘那年你爸当兵还没回来。你家那时你奶奶还在,但是下不了床,加你又小,你妈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你的。家里还有农活,她觉得管不了池塘,没承包鱼塘,只要求多给一点你家周围的地。没多久你爸退伍回来,镇要求安置好。后来村里将那个鱼塭承包给了你家。合同和其他的虾塘一样是十五年。现在,村委大概也是忘了这茬。年前市里有一个大老板看了你家鱼塭旁边的土地。但是他们提出要将鱼塭一起承包。村委是同意了。我知道之后去和书记提了你家鱼塭的情况。不过已经签了合同,村委不能反悔。我回来和你妈说了这件事。你家之前交了三年的承包金,这剩下的一年是七百元,会退还给你们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