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死隐身特工绝密潜伏档案——命运之轮》
第20节

作者: 荀鹿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慢慢在椅子上坐下,吱吱嘎嘎地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张精心裱糊过的硬纸板招牌,立在桌面上。
  纸板上写着两行工工整整的楷书毛笔字:代写书信讼状,银资换物均可。
  收拾停当,老戴安稳地坐下,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聊斋志异》,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建国之初,民生初定。早年间闯关东而来的移民,参军来到东北的军人, 的部队家属,等等,很多人都想跟在关内或南方的家族亲人取得联系;也有好些涉及到解放前伪满政府的冤假错案伸冤的。代写书信讼状是一门相当体面而且有油水的个体工作。
  老戴在书店的门廊一角租了这个位子,每个月给书店一点租金,偶尔也可以用小米、高粱、布料或者其他实物充抵。
  这个上午,老戴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满足,他一边看着《聊斋志异》,一边等着顾客上门。
  日期:2018-08-11 15:32:57
  第七章
  (一)

  派出所副所长李喜民找到何飞、冯世魁和宋五奎的时候,这三个家伙还窝在吉普车里三言两语七嘴八舌的聊着案件。
  冯世魁说:“目前,哈尔滨地面上大概有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口,知识分子呢,还真没有多少人,好找。”
  何飞气呼呼地说:“好找?好找你去找啊!”
  冯世魁说:“我他么是法医,不是你的跟班儿,我只是给你提供思路,找人的事儿归你们负责!”
  何飞刚想反驳,想了一下,忽然嘿嘿嘿的笑了:“现在,找人的事儿也不归我负责了……”他很鸡贼的盯着宋五奎:“你们忘了刚才说的,现在这个案子归你们一处负责,一处处长也得着落在你们情报室身上,你是情报室新来的外勤人员,相当于行动组,找人也得你们去找。”
  宋五奎咧开大嘴无声的嘲笑了一下:“找人嘛,多大点儿事儿。”
  何飞说:“我就喜欢你们这种没见过世面还楞是挺直了腰杆子吹牛逼的英雄气概。”
  宋五奎忽然收起了笑容,沉默了一下,深沉的问道:“何处长,你知道有个人,叫杨子荣么?”

  何飞一愣:“杨子荣,鼎鼎大名,谁不知道!”
  宋五奎无声无息的笑了一下,低低地说:“杨子荣活着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要是论上山滑雪打猎开枪格斗的本事,我老杨谁都不服。但要是论潜伏跟踪找人的本事,我老杨只服宋五奎一个儿。”
  何飞跟冯世魁好像是被唬住了,没有人能想象到这个宋五奎跟林海雪原剿匪的传奇英雄革命烈士杨子荣有这样惺惺相惜的交情。
  沉默了一会儿,冯世魁突然说了一句十三不沾的话:“你们说,死尸身上的居住证明和钱财,真的是被凶手拿走了么?”
  这句话十分突兀,打断了宋五奎对杨子荣的怀念和何飞的景仰之情。

  何飞说:“如果不是凶手拿走了,还能是谁?”
  冯世魁沉思了一下:“这具尸体在这里过了一夜,你不能排除一夜之间绝对没有人经过这里,这些人可能不是凶手,他们没有胆量杀人,但是不一定没胆子拿走死者身上的财物。”
  何飞沉吟了一下,说:“如果照你这么说,首先报案的臭春就有嫌疑。”
  宋五奎跟着说:“那钻粪坑的高三发也一样有嫌疑,那个小莲宝也跑不了关联。”
  三个人的神色都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冯世魁慢慢地说:“我只是这么琢磨啊。我们首先假设这个死者是一个潜伏特务,按照逻辑来说……”
  宋五奎忽然说:“打住,打住。逻辑,是啥玩意?”
  何飞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吼道:“没文化别瞎吵吵,好好听冯老先生给你讲!”

  冯世魁呵呵一笑,接着说:“按照这个逻辑,凶手拿着一支钢笔杀了死者,使用钢笔做凶器,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杀人是临时起意,不得已而为之。第二,凶手不是拦路抢劫的黑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如果凶手不是拦路抢劫的黑道,那么他很可能也是一个潜伏特务。那么如果是特务杀特务,而且是临时起意干的,那么说明这很可能是杀人灭口,凶手一定为了掩饰什么。”
  宋五奎想了想,说:“最怕的是,两个特务接头,交接情报。其中一个收了情报,任务完成,突然杀人灭口。”
  何飞没说话,冯世魁接着说:“没错,这就是我最担心的,如果两个特务交接的是情报,我们不知道这份情报是关于什么的,这才让人害怕。”
  何飞沉默了半天,这时说道:“你们俩相信我,接头收情报的可能性也许有,但是不大,这个现场,更像是一次偶遇,因为潜伏特务交接情报,不会选择到这样的街道里面来,太危险了。”
  那毕竟是一条居民区的街道,虽然它偏僻,黑暗,但正因为这样,你猜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有人从那里经过。
  如果是两个特务接头,万一有人经过,那就太危险了——你不知道谁会注意到你,谁会不经之间就记住了你。
  冯世魁说:“不对,你误解了我的意思。”

  他盯着何飞,深沉而冷峻的说:“你说的是,凶手和这个死者是一次偶遇。我说的是,这个死人出现这里,是为了给谁传递情报。这是两回事!”
  何飞与宋五奎都是情报战线上征战多年的老手,一句话,一点就透。
  这个死去的特务,在深寒的夜里来到北二道街的幽深巷子里,是为了什么?
  何飞叹息了一下,说:“老冯,到现在为止,你所有的推测都是建立在死者是个潜伏特务的前提下,但是,你没有铁证。”
  宋五奎笑笑,说:“我有铁证!”
  何飞问:“啥?”

  还没等老宋回答,冯世魁替他抢答了:“因为,现场有人开枪!”
  何飞闷头说:“开枪是为了什么?在没抓到枪手之前,我们都不能确定。所以,开枪,只能证明围观现场可能有个特务,但是你不能确认开枪和杀人之间存在必然逻辑。”
  宋五奎下:“这个姓罗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何飞和冯世魁都知道他是故意逗焖子耍宝,因此谁也没搭理他。
  宋五奎自知没趣,便正经地说道:“那现在目的很清楚了,就是两点,第一是尽快抓到开枪的人,确认开枪和杀人之间这两件事儿之间的关系。”
  “第二是确定死者身份。很简单,就是谁拿走了他的居民证?查居民证,查姓名,从姓名查历史,一查一个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为了推动全国人口系统化管理,全国各地都,尤其是城市居民,都配发了一种叫做《居民证明书》的证件——是一个巴掌大的蓝色硬壳面的小本本,里面是四页纸,有本人照片,姓名,生日,原籍,现住址,家庭户主姓名等等。小巧精致,随身携带。从功能上讲,类似于身份证和户口本的混合使用证书。

  这个死者打扮的这么体面,像个有身份的商人,按规矩,他不可能不带着《居民证明书》。
  何飞默默地打量了老宋和老冯,说:“你们不觉得,杀人和开枪,很自相矛盾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