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装修这一块,跟徐建林也算是老熟人了,款项可以拖两个月,先期付一部分,后面的慢慢结算。
而且这些店也不是一口气开起来的,大学园跟H县的两家店,是二月初选好了地址,现在都开起来二十来天了,剩下的三家店,也是二月底选好的地址,再有几天交工了。
新开的五家店,加一高店和市心店,奶茶加麻辣烫的店,一共有了七家,在江州,几乎很少人不知道。
七家店,叶秋预计每天的总流水加起来有四五万,利润的话,估计能有个两三万。
但这还不够,叶秋的打算是在江州四县两区,开满十家店。
尤其是江新区与H县这两个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叶秋打算这里再增加一家店,足够覆盖心地带了。
其他几个区县经济相对落后,一家店够了,开两家店的话,显得多余了。
这样一来,九家店,能彻底的覆盖到整个江州,形成品牌的凝聚力。
到了三月底,对外扩张可以暂时停止了,开始凝聚力量了。
前些日子李磊来了一趟,汇报了一下《那些年》的销售情况,从元旦至今,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那些年》累计销售了53万册,连续三个月霸占了销售榜第一,成绩《三重门》还要热门。同时,《那些年》的热卖,带动了青春学的市场,跟风之作层出不穷。
李磊还在问叶秋的新书什么时候给,他正好这段时间不太忙,又抽空把《致青春》写了五万字,总字数大概在二十万左右。看完了《致青春》,李磊彻底服气了,实在想不通,一个才十七八的少年,竟然能写出那么深刻的故事来。
要不是认识叶秋很早,他都怀疑这有可能是枪稿。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么好的枪稿,是没人愿意出手的,而且有了《致青春》珠玉在前,“秋叶原”这个笔名也算是一炮而红,下一本的销量自然不会低。
当即,请示了总编之后,李磊又拿下了《致青春》的合同,依旧是按照《那些年》的对赌协议来的。
在离开前,叶秋问了他,《那些年》的稿费分成,大概六月旬能到手。这让他高兴了一会儿。
按照《那些年》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到了六月份,也是高考前,至少还能再卖20万册,七十万册的销量,按照15%的分成例,至少能到手168万,扣去稿税,也能有个140万左右。
而叶秋的下一步投资计划,至少是两百万级别的,以江城目前九家店的营业额来说,到了五月份左右,能有一百万的纯利润。所以这一笔稿费对他来说十分重要。
“老板,您次要我们研发的导航页面,我们都弄好了,其他同学现在也都来班了。”
江州,一家写字楼里,叶秋在这里租了一间办公室,用于他成立的一个络工作室。这个是他很早之前想做的,但着手开始做,也是在个月的时候。
工作室名叫那年春夏工作室,目前成员程鹏加他宿舍的三个同学,一共四个人,程鹏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嘛,其实很简单,是负责维护、更新导航的页面和后台,工作量不大。
至于其他的作用嘛,目前他还没想到,但互联是他日后必须要进入的行业,所以提前布局也没坏处。虽然程鹏几人无论是技术还是资历,都难堪大任,但目前他这个草台班子,也找不到更好的人,先让他们顶着吧。
至少用于推广导航页,已经足够了。
再加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的水军操作经验了,所以倒也有点用处。
目前hao123已经运营两三年了,已经有了不低的流量了,要是不再用点水军炒作,想要在三四年后超过hao123,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叶秋说:“嗯,你们平时在这班吧,每半个月,对导航的页面进行维护更新,我的需求你们也知道,只要求页面简洁,底色淡一点,不要搞的太花里胡哨。平时你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进行导航页面的宣传,尽可能的让用户知道我们。”
“好的。”程鹏的能力一般,但执行力很到位,这也是为什么叶秋会选择他成为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
交代完一些事情,叶秋走了。
今天是周日,出门的时候他跟父母说自己去复习了,所以也不用担心,父母问他为什么不回家。
最近这几个月,他的学习成绩进步明显,月考基本都在六百七八以,已经成为了整个年级排名靠前的存在,把林冬儿他们也是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次月考更是考了七百出头,以703分的成绩,位列年级第三,被夏叶松直接树立成了后进的典型。
只是夏叶松并不知道,01年的高考他已经考过了,虽然记忆很久远了,但一些关键的东西还记得,如语考试的作题目、一些压轴大题,所以高考并不算太难。
这段时间他很忙,要操心的事情很多,虽然麻辣烫店已经趋于稳步,在江州的名气如日天,可别的事情他也没闲着。首先一点是他先把后世的一些顶级域名给注册了,什么讨宝啊、天猫、京东、支付宝……反正能想到的,他全都注册了。
以后不管别的,光是这些顶级域名卖出去,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为了防止有些公司不肯花钱买域名,他把所有的英谐音和拼音简写,全都注册了。
反正注册一个也花不了多少钱,只要卖出去一个,不仅能全部收回成本,还能大赚一笔。
慢慢走到市心的麻辣烫店里,虽然还没到饭点,但由于是周末,所以已经有不少客人了,尤其是奶茶店那边,更是客满如龙。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整个江州九家店,已经全部开业了。一家店的人员在八个人左右,队伍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庞大起来,叶秋也趁机直接注册了一个餐饮公司,将九家店全部注入其,统一管理。
人员多了,所以又增加了三个部门,分别是采购部、人事部、财务部,其采购部人员最多。这些部门加在一线工作的员工,一共有九十二个人。每个月光是工资,是十五六万的开支。
由于人事部和财务部人员不多,叶秋在市心点的二楼,弄了个办公室。
来到二楼,一群人见到他,纷纷站起来,叫着:“老板。”
虽然他年轻,但对于这个能在短短五个月内,将麻辣烫和奶茶店开遍整个江州的小老板,没有一个人敢轻视。
叶秋问:“李总呢?”
李总,是李根。
人员多了,这职位自然也跟着分明起来了,李根被任命为遇见餐饮公司的总经理。
一人说:“老板,李总在办公室,要我叫他吗?”
叶秋微微摇头,说:“不用了,我过去行了。”
作为整个公司明面的负责人,李根自然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