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奶茶,算原材料、房租、水电、设备和人工等,成本价格也才一块三四,算是半价,也有五六毛的纯利润,更别说平时不搞活动的时候,一杯奶茶最便宜的要四块钱,最贵的要六块钱,那利润更是成倍往翻。
怪不得那些后世做个奶茶,炸鸡生意的,一年能赚个百来万,这简直太轻松了。
而且现在整个江州都没有一家奶茶店和麻辣烫店,正是整个行业的空白期,也是最好做垄断生意的时候。
叶秋估计,至少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遇见奶茶店在江州没有任何对手。过了这个期间,会有人眼红,跟着学做这生意,但到了那个时候,遇见奶茶和遇见麻辣烫已经在江州彻底站稳脚跟。
算是有人跟风,也很难超越遇见,因为他们新店初开张,很难在味道超越遇见,尤其是奶茶这个新鲜事物。那时候的遇见奶茶店和麻辣烫,在江州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口碑的力量会逐渐显现出来,带动增值效应。
奶茶店和麻辣烫的火爆,让叶秋对餐饮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来是有了成功的经验,二来是利润确实是高。
两家店加起来,一天的营收少说有一万多,一个月是小四十万的营收,以平均百分之六十不到的纯利润,一个月是24万的纯利,一年小三百万。
但叶秋并不满足于此,他重生可不是为了赚这点小钱的。
他想了想,对李根说:“李大哥,这段时间你先去跟一高店附近的几个店面商量一下,能不能把他们的店面盘下来。马要放寒假了,要到了客流的低谷期了,所以趁着这段时间,我们把一高店进行装修、扩大,在一高店再弄个奶茶店出来。”
“嗯,我知道。”
其实算叶秋不说,李根也会这么建议叶秋的,一高店扩大经营是必然的趋势,奶茶店也是大有可为的。
叶秋还说:“嗯,这件事情你自己拿主意行了,弄好了跟我说一下。另外,你这段时间也别闲着了,年后准备在大学园那边再弄一家店。从年后的三个月,我们争取一个月弄至少一到两家店,将我们的触角,从江州延伸到四县两区,打响名气!”
李根一愣,他知道这个年纪自己小很多的老板很有魄力,胆子也很大,但从来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大胆。刚看到盈利的希望,不顾一切的往前冲,难道他不想把这些钱存起来,好好的挥霍一下人生?
转念一想,这是他跟老板的巨大差别。
在赚到钱的时候,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迷住而止步不前,叶秋的目光一直在遥远的前方,那是自己接触不到的地方。
跟着这样的人会很累,但只要你跟他的步伐,绝对能站在顶尖!
只是一瞬间,李根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他做不了领头的狮子,但如果能跟在狮子的身后,做一只捡狮子吃剩下的残羹剩饭,足够温饱了,甚至偶尔还能痛饮一番。
叶秋的计划只定了2001年的第一个季度,不是因为他想停下扩张的脚步,而是因为等完成了他的初步扩张计划后,他的下一步计划可以操作了。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还是关于餐饮。
餐饮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他决定弄个属于他的餐饮帝国。
只是这一步计划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他选择在第一季度的末尾暂时将拳头收回来,慢慢蓄力,然后打出一记重拳。
元旦一晃而过,而这个元旦,注定是叶秋的丰收年。
市心店的销售情况依旧火爆,虽然半价活动只搞了一天,但销售额却在稳步增长,到了元旦的最后一天,单日营业额已经突破一万二,奶茶店的销售反而麻辣烫店还要好,这算是个意外之喜。
而且相麻辣烫店的百分之五十的利润率,奶茶店的利润率几乎有百分之二百,利润高的吓人,而且生意火爆的程度也不是麻辣烫店所能的。
由于市心店的冲击,一高店的销售情况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四千的单日营收左右。
同时,叶秋不知道的是,《那些年》也是一炮打响,虽然已经没让程鹏在利用水军为《那些年》炒作了,但却有不少在看完《那些年》的“自来水”,在为《那些年》宣传。
在经过首日销售一空的情况下,《那些年》随后又加印了二十万册,在元旦的最后一天市,又造成了抢购的热潮。光是1月3日,来自全国一百多个分销书店的统计,《那些年》单日下手有八万多,两日加起来,将近十四万的销售量,让无数书店乐开了花。
李磊也在元旦的最后一天来到了江城,找到了叶秋,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又告诉叶秋,如果《那些年》的销售情况继续火爆下去的话,那么出版社会在后面再加印四十万册,同时还告诉叶秋,虽然现在的销售情况还远远没有达到对赌的协议,但出版社已经同意以至少不低于百分之十二的分成,给叶秋今行分成,还问叶秋有没有新作。
新作叶秋当然是有的,但是最近实在太忙了,还没写出来。
在听见这个消息后,李磊特别兴奋,当即表示他们出版社愿意以更高的分成例,签下这本书。
有了第一次的良好合作的基础,叶秋自然是不愿意换出版社的。而且他已经想好了,最多把《致青春》和《匆匆那年》写出来,弄成一个系列丛书,然后封笔了。
写书固然能博名气,但叶秋想要的从来不是这种名,而是想在商场大展身手,跟老马小马一高低。而且写书来钱太慢了,哪有做生意快?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考完再有两三天,会迎来第一个寒假。这段时间李根特别忙,非常忙,两家店的担子几乎全部都是他在扛着,已经逐渐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样子。
两家店的生意依旧火爆,最好的时候,两家店加起来单日营收都有小两万块,最差也有一万五,远他预想的还要好。
叶秋猜想,可能是冬天到了,所以大家都喜欢吃麻辣烫这一类东西吧。
冬天也的确到了,元旦过后,江州下了几天的雪,雪还挺厚,到现在还没化,平均气温也都在零下三四度的样子,再过段时间,可能最冷都要有零下七八度了。
除此之外,李根也把一高店旁边的两间店铺给盘了下来,一家是做早点的,因为是外地人,不想在这干了,所以盘下来很顺利。另一家嘛,本来是个具店,可能是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没精力开了,被盘下了。
两家店都是在麻辣烫店的左右两边,所以十分方便。
店铺盘下来了,首要任务是装修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