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生财》
第16节

作者: 坐忘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叶秋想了想,说:“嗯,好。那再拉来两个人吧,让你来统一管理。”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根敬了个礼,严肃认真的说。
  谈完了这些事情,叶秋又说:“既然咱们的队伍扩大了,这规范化也得提日程了。”略作停顿,叶秋说:“对了,李大哥,你之前说你是班长是吧?”
  “是的,不过老板,我不能透露部队的番号。”李根歉然的说。

  叶秋摆摆手,浑然不在意,说:“既然人都是你拉来的,牛耿也是你手下的兵,那以后这些人归你管。你的职位是咱们店的店长,以后我不在,大事小情你说的算。至于工资待遇嘛,三千五吧。”
  “谢谢老板!”李根更加激动了,不仅提了职位,还涨了工资,干劲十足。他巴不得叶秋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的职位也越升越高。
  叶秋继续说:“牛耿也提一下,两千吧。而且咱们既然把人招来了,那不能亏待了。这样吧,我这两天在外面租个房子,当作员工宿舍,你们几个人以后住在宿舍里。当然,留下一个人住在店里看店还是必要的。”
  “是,老板,看店的事情交给我行了。”李根说。

  叶秋摇摇头,说:“不,交给别人行,你以后大小也是个头,必须要把你的硬件弄好。不然当头的还做最苦最累的活儿,谁还想着升职?”
  李根一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从来没见过说连长还跟大头兵住一个寝室的。
  跟李根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叶秋走了。
  眼下麻辣烫的生意刚站稳脚跟,让叶秋的信心十足,看来做餐饮这条路是对的。接下来该干什么?把麻辣烫店开成连锁店?还是先把一高的店扩大规模,增加客容量?
  叶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开连锁店较重要。
  虽然增加一高的客容量会让店的营收直线升,但一高的地理位置是个天然的限制,针对的人群那么多,也很固定。
  与其把资金投入到这里来,倒不如抓紧时间开连锁店,把麻辣烫的名头在江州彻底打响,形成品牌竞争力。

  要知道,无论是国内外,品牌的效应都不可忽视,不然为啥有人喜欢去专卖店买东西?东西的质量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它品牌产生的影响力,让消费者信赖,或者某种意义来说,人家觉得用专卖店是牛逼。
  打个方的说,穿耐克鞋的人,是穿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鞋子的人更加具有优越感。
  店开在哪里呢?
  是继续走学生路线,还是往市心开?
  学生路线的优点十分明显,而且目前也有了成功的案例,所以走学生路线算是稳扎稳打。开在市心,有点冒险了。不过市心的优点也很明显。
  市心的客流量更加密集,而且面向的人群也更加丰富,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不会像学生那样,点个菜还扣扣索索的。

  嗯,下一家店开在市心!
  叶秋已经决定好了,而且按照目前麻辣烫的吸金能力,只要一个月,麻辣烫能为他带来近六万的纯利,算他手还有的两万多,小九万块,开一家店绰绰有余,开两家店虽然有些勉强,但是靠着一高店每天的流水,倒也不会太勉强。
  要是这样,那为啥不再在别的校园集地带开一家店呢?
  可随之而来的纠结也来了,要是用着九万不到开两家店,那么会有点勉强,而且装修势必不会太好。叶秋想做的是迅速形成品牌号召力,那这样的话,简陋的装修显然不太符合他的要求。
  像后世一样,为啥麦当劳和肯德基能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着这样强劲的号召力?他们统一的装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
  要么不做,要做做到最好!
  叶秋心里一发狠,决定不再去想开两家店的事情,开始想着在市心做一家精品装修的麻辣烫店。至于一高店嘛,暂时还不能装修,还是等寒假的时候再重新装潢一下吧。

  市心的分店,等着元旦前后开业。
  现在是十二月初,距离元旦还有大半个月,那这样的话,选址是要尽快了。
  确定好要开分店的事情,选址是头等大事,毕竟选好地址,还要进行装修,最起码得要半个月的装修期。装修是一笔大的开销,五万都打不住。还好这些天一高店会不断有流水进来,到时候也能挪用一下。
  想好这些事情,做起来容易了。
  叶秋白天要课,选址的事情交给了别人来做,到时候叶秋负责过去看行。
  第二天,店内的情况依旧火爆,当晚的流水略有涨幅,五千六出头。第三天,李根的战友来了,叶秋见了一面,都是刚退伍的军人,身的那股军人劲儿还没退下去,做事一板一眼,让叶秋很满意。
  这两个人一个叫李兵,与李根是同村人,一个叫许多,嗯,名字挺有寓意的。
  人来了,叶秋让李根进行安排,李兵取代了李根的位置,负责煮东西,而许多负责洗碗,牛耿和李根收钱和接待客人。同时,李根也负责去找房子当宿舍,同时负责租赁店面的事情。
  叶秋对店面的要求很简单,第一,必须是人流量高峰地段,第二,面积必须不能小于二百平方,如果没有这么大的一间,两间三间店铺打通,连到一块儿也是可以的。
  之所以要这么大的面积,是因为叶秋打算在麻辣烫店里面,再增加一项业务——奶茶。
  后世奶茶是很畅销的一种商品,无论是早期从宝岛过来的COCO奶茶,还是后发先至的“一点点”,都是年轻人们喜爱的东西。
  尤其是开在大学城旁边,简直是一本万利。
  为啥?
  因为奶茶这玩意儿是种舶来品,是种小资化,而且不像咖啡那样,动辄一杯是几十块,所以深受喜欢小资和追逐时尚的学生党和年轻人们喜欢。
  奶茶的工艺简单,成本并不高,只需要一两个人能轻易操作。
  叶秋前世也爱喝,也自己琢磨过,虽然不能做到后世的原汁原味,但相差不大,对于现在还没被COCO和一点点熏陶的人来说,完全是种新鲜产品。

  在等麻辣烫的时候,喝杯奶茶,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带着这两个要求,李根去出发找店面了,找了两天,找到了几个较合适的地段,等叶秋拍板。
  不过叶秋还没去看,因为周末要月考。考完这次月考,只剩下半个月到元旦了。元旦大概会有一次期末考试,考完没多久要放假了。
  让李根和房东约好看房,叶秋准备周六午考完去看下,要是合适拍板,先把房子租下来。
  周六。

  学校是这么操蛋,每次月考非得占在周六周末两天,本来高三学习任务重,难得的放松时间也被他们全部占据。而且还好现在是高三半学期,要是下半学期,双休都要成单休了。
  为了防止学生们作弊,月考的考试地点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室,还会像高考那样,打乱学生班级次序,基本一个考场,一个班的人不会有十个,大多都是只有五六个。
  早八点多,考场的走廊站满了人,大多是拿着书,在那里疯狂看的人。其实叶秋都搞不懂,现在看真的有用吗?
  反正叶秋考试的时候,从来是只带着笔和必需的用品,其他的一概不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