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大明王朝(朱元璋)》
第15节

作者: 卡卡卡卡卡k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元璋比现在的很多创业者都要冷静和理智的多。鉴于自己现有的实力,他是不会“裸辞”创业的,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搞起了挂靠经营。
  他虽然要分出去单干,但却挂靠在郭子兴的品牌下,然后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在自己还没有实力创立品牌的情况下,这应该是当时最好的办法了。
  那这个办法郭子兴能同意吗?他当然同意了。

  首先,品牌是自己的,朱元璋出去干用的都是自己的名号,做好了,也是给自己打广告,做宣传;做不好,反正是他自负盈亏,也影响不到自己。
  其次,自己与孙德崖那些人一直不对付,现在大家都挤在一个小小的濠州城里,说不定哪天就会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让朱元璋出去单干,如果他在外边把分公司办好了,到时候完全可以把总部搬过去,也就不用再看孙德崖他们的脸色了。
  还有一点,朱元璋实在是太能干,老放在自己身边,难免有一天功高盖主,到时候自己管不住他,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现在让他出去空手套白狼,套住了,就把狼抢过来;套不住,也没有关系;不巧被狼咬死了,跟自己也没有太大关系。
  想来想去,这都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当然同意了。
  拿到了品牌加盟证书的朱元璋出发了。
  创业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组建团队,要想干出点名堂来,单枪匹马肯定是不行的。
  朱元璋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
  朱元璋把招聘的第一站放在了自己的老家钟离乡。

  回到家乡,他立即竖起了红军濠州郭大帅的大旗,招募士兵。
  他的很多少年伙伴和左右乡里听说当年那个带着红光诞生的朱重八混好了,纷纷赶来投奔。这些人成为了朱元璋创业团队最早的一批成员,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明朝建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拿到了朱氏集团公司的原始股,位列公侯。
  当然,拿到了这原始股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事,后来好多人就因为这原始股赔的倾家荡产,这事情我们以后再介绍。
  在这些人中,比较有名的有徐达、周德兴、郭英、唐胜宗、陆仲亨、邵荣、耿炳文等,这些名字,在我们以后的故事中还会经常出现。
  在徐达等人的帮助下,朱元璋的招聘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不到十天的功夫,就招募了七百多人。
  消息传到濠州,郭子兴很高兴,于是提拔朱元璋做了镇抚,这七百多人就交给他统领。从此以后,朱元璋终于有了自己的队伍。
  一年以后,朱元璋已经做到了总管的职位,手下也有个几千人了,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

  朱元璋敏锐的政治嗅觉再次发挥了作用,他越来越感觉到呆在濠州是成不了气候的。
  一方面,濠州这个地方太小了,缺兵少粮,根本不是成就基业的好地方;另一方面,驻守濠州的这帮人实在是太差劲了,比如说权力最大的彭大和赵均用两个人吧。在元将贾鲁去世,元兵撤退以后,他们高兴地手舞足蹈,不考虑着积蓄力量,与元军对抗,反而着急称王称霸。
  彭大自封为鲁淮王,赵均用则自称永义王。
  朱元璋想想心里就冷笑,就占着濠州巴掌大点的地盘,手下就那么几万人,就敢称王了。现在这个“王”也太不值钱了。就这个水平,还能指望着他们完成抗元大业吗?

  必须离开,这是朱元璋心里最迫切的想法。
  但现在的朱元璋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光杆司令了,他的手下有好几千人,郭子兴怎么可能让你带着这么多人马离开呢?
  朱元璋开始展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了,他轻易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把自己统领的几千人马悉数交给了郭子兴,然后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交纳的品牌加盟费,他自己还想继续出去创业,等有了收益再给郭子兴分红。

  郭子兴是地主阶级出身,有分红还能不干吗,他同意了。
  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提了条件。
  他说自己一个人出去拉队伍太累了,他希望能带几个人帮帮他。郭子兴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还大方的告诉朱元璋,看上谁,随便挑。
  于是朱元璋就看似不经意的点了24个人的名字,然后告诉郭子兴,有这24个人就够了。郭子兴当然是全部批准了。
  看似不经意的朱元璋实际上是经过了刻意的挑选。
  因为这24个人中有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的徐达;有带领朱元璋走上起义之路的汤和;有给朱元璋算命的周德兴;有后来力拒陈友谅,血战太平,被俘而亡的花云;有后来在建文年间力拒燕王朱棣的耿炳文;还有很多现在名气并没有那么大,但当时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吴良、吴桢、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霖、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

  这24个人到底有多厉害,因为人太多,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其中有的人在之后的故事中可能会有所涉及。
  现在只是简单的说一个统计结果,这些人中后来有三个人位列公爵,属于活人能拿到的最高爵位了,而还有21个人,他们的爵位是侯爵,属于第二等。

  也就是说,这24个人后来成为公侯的概率是100%。就是这么任性。
  朱元璋拜别了郭子兴,带着马姑娘的嘱托出发了。他带着24个人来到了定远。在这里,他又招募了一些人马,自己的分公司算是建立起来了。
  新建立起来的公司需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好好开展业务,但他的实力实在太弱小,只能做些小业务,但是一笔一笔的小业务做起来,实在是太慢了。
  要迅速的发展壮大,最快的办法是搞兼并。

  日期:2018-07-12 20:26:19
  17.最快的成长途径是兼并(1)
  朱元璋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要兼并的目标公司。
  在离定远城不远的张家堡有个驴牌寨,寨子里有三千人马。

  朱元璋听说现在这支队伍缺吃少穿,处境十分艰难,于是他就想把他们收过来。
  但是要收编他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三千人不是起义的红军,他们是“民兵”。
  我们之前说过,“民兵”是专门打起义军的。
  朱元璋依然想把他们收编过来,而且他不打算强夺,他想智取。
  他带着几个人亲自来到了驴牌寨,报上了自己公司的名号,说来还真巧,这只队伍的主帅原来是认识郭子兴的,自然知道郭子兴的品牌。
  既然大家都是熟人,那就好办了,不用拐弯抹角,大家就有一说一呗。
  朱元璋一本正经的告诉他们,我已经得到消息了,有一只队伍正在往这里进发,准备攻打你们。我得了郭子兴郭大帅的指示来救你们,你们现在缺吃少喝的,根本不可能与敌人对战,唯一的办法就是转移。为了安全起见,你们可以转移到定远城,那里是我的地盘,有吃有喝,我可以罩着你们。
  这驴牌寨的主帅叫孟九,孟九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就答应了,并承诺自己整顿一下人马,过几天就去投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