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53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12 09:38:42
  继续发帖,紧跟着上面的。
  613年,王世充剿灭江南的叛军后,隋炀帝通令全国:为盗者籍没其家!
  这道圣旨的信息量非常大!

  所谓籍没其家,就是没收你的所有财产,如果你家里没钱,为什么要没收你的家财?如果你是无家可归,食不果腹之人,何来的家产?
  很简单,先前朝廷对盗匪没有惩处,你可以在外面杀人越货,劫掠百姓,还可以有个安稳的家(盗匪像是一种正当的职业)!如今不一样了,只要发现你是盗匪,或者有盗匪的嫌疑,官府就抄你的家,没收你的财产。
  圣旨下达之后,地方官员嗅到了其中的致富机会,因此立刻就动了起来。
  试想,隋末有多少人参加了起义大军?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有家有室的人,官府一句话,直接将你定性为皇帝要擒拿的土匪,家产全部收归朝廷(绝大部分进入了地方官员的腰包)…

  地方官府的剿匪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真正的盗匪被抄没家产,真正的良民也被抄没家产,不少富人的家产被洗劫一空,盗匪聚集的现象不但没有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多(时群盗所在皆满,群县官因之各专威福,生杀任情矣)!
  原本是一场打压盗匪横行的政治运动,逐渐演变成平民百姓抵制地方官府掠夺财富的情绪暴动…
  大隋,前途堪忧啊!
  日期:2018-06-12 11:37:22
  第48章又被耍了一次

  事实上,朝廷在镇压杨玄感和江南叛党的时候,隋炀帝一直在向洛阳的方向行进,可他把大军的行程压的非常慢,最后直接停在了河北的行宫。
  朝臣们心知肚明,皇帝并未放弃征讨高句丽的念头。
  614年2月3日,隋炀帝在朝会中再次提议,想要征伐高句丽。
  群臣深知,没人能够改变隋炀帝的意志,因此态度出奇地一致:皇帝,你爱咋地咋地,咱们跟着你就是了!
  接着,隋炀帝连下两道诏书(有兴趣的可以去找隋书看看):

  第一道诏书的大致意思是:当年,隋文帝征伐高句丽,都是因为汉王杨谅昏聩无能,高颖刚愎自用,临三军如儿戏,这才致使大军惨败而归。如今,朕决定将战亡将士的尸骨收集起来好好的埋葬,并设置祭所和道场,为这些亡灵超度。
  第二道诏书的大致意思是: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这才让君主的恩德传及四方,天子的政令达及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今万国来朝,可小小的高句丽却不尊王化,时常侵扰大隋的边陲重镇,实在是罪大恶极!隋军的目标便是除掉元凶首恶高元,至于其他的人,朝廷可以不追究责任,如果高句丽人幡然悔悟,赶紧来朝,一切都好商量!
  事实上,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前,隋炀帝已经意识到了战争对民间的创伤,也意识到了战争带来的伤亡很惨重,这才拿黄帝和成汤屡次征伐的典故来说事儿,证明自己三征高句丽,压根就不算什么,以此来减少民间的敌对情绪。
  然而,这样的想法毕竟是主观的。

  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朴素的,只在乎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会想着帮隋炀帝去完成什么宏伟的目标。更何况,在老百姓的眼里,你家里有一两银子就办一两银子的事儿,非得去大举借债,然后抛头露面耍大牌,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民间的情绪对立,不会因为隋炀帝的一道义正言辞的战争动员令而消减半分!
  除此之外,地方官员也很郁闷…
  说白了,他们只是个干活的,上级领导把活派下来,他们如果百分之百的完成任务,朝廷不会给他们升职加薪,可如果把活干不好,如果上级领导问责,他们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更何况,地方官府也得面对老百姓的怒火,一旦这帮人闹起事来,第一个遭殃的也是地方官员。

  日期:2018-06-12 17:18:07
  614年3月14日,隋炀帝到达涿郡。
  第二次征伐高句丽之后,隋炀帝解散了大部分府兵,让他们回家休息,打算轮换一批新的士兵,此时,从各地征调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到位,隋炀帝不得不停留在此,等候各地的援军。
  然而就在此时,军中的将领向他禀告,说叛逃的士兵越来越多,形势似乎有点不妙。麻烦了,新人还没到呢,将士就已经开始叛逃了,这可咋办?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涿郡考虑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在3月25日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诛杀临阵逃跑的士兵,将他们的鲜血涂在战鼓之上,以示警醒.
  杨广的意思很明确,这场战役,他非打不可!
  614年7月17日,隋炀帝的车驾到达怀远镇。

  不过,令隋炀帝震惊的消息传来了:各地的叛乱仍然在持续,而且没有消失的迹象,老百姓对大隋地方官府的对立情绪非常浓厚,以至于调兵的圣旨到达地方后,竟然难以执行!
  对老百姓来说,千里迢迢地去高句丽打仗,还不如直接造反起义,在国内打内战呢,总之都是打仗,又有什么差别,更何况,老百姓打心眼里抵触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战争。
  地方官府就更不用说了,老百姓早就一窝蜂地参与起义军,真正能安心种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至于有钱的人家,早就被起义军洗劫一空,自身难保了,谁还有心思给隋炀帝出钱出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