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强一样活下去》
第38节

作者: 关将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走出了酒店,陈强揉了揉手的一美元,听了听久违的纸币声。
  “美元啊,美元,好东西啊!”陈强乐呵呵的将美元收入到了怀。
  银元虽然是当时的硬通货,但美元银元更“硬实”。
  自从一战以后,美元成为了世界最主要的货币,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元对黄金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一盎司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直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确立。
  而白银的价格则一直在跌,1870年的时候金银价是15.57,1875年变成了16.64,1880年是18.09,1890年是19.75,1900年是33.31,1910年是39.29,眼看要突破140的大关。黄金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白银。
  一盎司,也是31.1035克的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那么一美元的含金量是0.888克,按照1929年的末的金银价格计算,这一美元相当于是2.4块银元。
  租界里面拉一趟车也是四五毛的车前,很多黄包车夫,跑一天也是赚两块钱,其一块钱还要交份子钱。陈强这一趟生意便赚了两块四,相当于是黄包车夫一天的工钱!
  而且这还是美元,接下来随着银价越来越低,美元越来越硬实,美元将会换到更多的银元。
  “这车夫是真的赚钱啊,从码头跑一趟礼查饭店,能赚一美元,这卖报纸赚的多多了,我当车夫还真是当对了。”陈强心不由得感叹起来。
  不过陈强仔细一琢磨,这账也不是这么算的,他不可能遇到的每个客人,都拉莫斯这么的大方,舍得花一美元坐车,这种客人,一年半载都未必能遇得到一个。
  “普通的客人,肯定不会这么豪爽,坐车还给这么多的小费,可洋人不一样了,洋人肯定国人有钱,特别是那些刚刚来海的洋人,对海的物价也不了解,很多洋人人照着本国的价格给车钱的,我只要是服务周到一些,肯定能得到一笔小费的。”
  此时的陈强突然看到了一条新的财路,去赚洋人的钱!
  有一艘国际客轮进入了码头。
  码头的门口,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满脸的堆笑,不停的用英和法向来往的客人询问:“先生,坐车吗?”
  这人自然是陈强。

  旧海虽然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但是此时的港口远不如后世那么繁忙。
  那种跨洋而来的国际客轮,并不是每天都有,从美国来的客轮十天才有一艘,欧洲来的客轮要稍微多一些,倒是东南亚的客轮每周都有。
  与之相,长江游来的客船要多许多了,重庆、长沙、武汉、南京,都是大城市,航运也铁轮要经济实惠,每天都有好几搜客轮抵沪。甚至苏州河的码头,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乘船而来。
  所以陈强也不是每天都能在码头拉到外国人,只不过每拉一趟老外,都能赚两三块大洋。
  来海的外国人并不都是有钱人,有很多是在国内混不下去,所以才来到远东地区淘金的,也有人是欠了债不得不跑路来此,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多少钱的,所以也不会给很高的小费。
  陈强尽量避免去拉一些“穷洋人”,渐渐的,他也学会了一套察言观色的本事,去分辨某个洋人是否有钱。
  一个刚刚从远洋客轮下来的客人是否有钱,主要看的不是衣着打扮,而是精神风貌。
  这个时代的轮船速度不快,乘坐轮船花费的时间也很长,如从海到洛杉矶,轮船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正常人在船待一个月,精神肯定会受到影响,当乘客下船的时候,乘坐头等舱与乘坐三等舱的差异会很明显。
  头等舱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各种娱乐,三等舱的话吃的差住的差,连行动范围都要受限制。

  在那个年代,乘坐远洋客轮的三等舱,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如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头等舱有大床沙发独立卫浴,闲着没事还可以看看海景享受一杯红酒,三等舱则是多人间下铺,空间拥挤。
  在如饮食,头等舱的餐厅是那种标准的西餐厅,有专门的侍者服务,三等舱的餐厅则是大长桌子,椅子连扶手都没有。头等舱可以吃到马里兰炸鸡、碳烤牛排、挪威凤尾鱼、波罗尼亚香肠、布丁、各种奶酪,新鲜的水果蔬菜,三等舱只能吃到面包、松饼、甜玉米、煮土豆、燕麦粥。
  这是杰克和螺丝的差距。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而是顺利抵达纽约的话,在下船的时候,头等舱的螺丝依旧是光鲜亮丽、风韵如初,说不定还能胖几斤;三等舱的杰克绝对不会是小李演的那般英俊潇洒,估摸着会是精神萎靡,脚步浮浮。
  所以陈强分辨刚下船的洋人是不是有钱,主要是看对方的精神风貌,如果对方精神风貌很棒,说明在海生活的很滋润,肯定是住头等舱的有钱人;若是对方精神状态不佳,连走路都虚乏无力的话,那这人有八成概率住的是三等舱,另外两成可能是肾虚。
  有杰克那样的颜值,无论坐几等舱,下船的时候应该都会肾虚的。
  又一艘客轮到岸,这是从伦敦来的客轮,之前在香港停靠过,海是这艘客轮的终点站。
  乘客们陆陆续续的下船,其有一家四口,进入到了陈强的视线当。
  “一男一女带两个孩子,看来精神还很不错,特别是那两个孩子,面色红润,说明在船并没有受罪,这一家人肯定是有钱人!”陈强心暗自想道。
  小孩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不如大人,这种远洋的航行,小孩是很有可能生病的,即便是能保持健康,但经过了这么远的行程,小孩的气色也不会太好。
  可这两个孩子确实精神抖擞的样子,很显然是住头等舱的,在船得到了最好的享受,所以才能精神倍儿棒。
  陈强毫不犹豫的迎了去。
  “先生,需要车么?”陈强用英语问道。
  对方听到了英语,立刻转过头来,却看到说话的是个国人,脸顿时露出了意外和警惕的表情,很显然他没想到刚下船能遇到一个会说英语的国车夫。
  见到这个外国人没有说话,陈强以为对方是个法国人,于是又用法语问道:“先生,需要车么?”

  这个外国人表情更加诧异,随后用英问道:“你还会说法语?”
  “会一些,不过不如英语那么流利。”陈强用英语回答道,随后他开口问道:“先生,您要去什么地方,我可以送您过去,我是个车夫,我可以带您去海的任何地方,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还可以给你当导游。”
  这外国人有些犹豫,也有些动心。
  换位思考,如果国人跑到外国去,一下飞机人生地不熟的,有个会讲的出租车司机跑来拉生意,也会如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