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他啊,他是个日本人,叫山崎什么来着?”王长寿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好像是叫山崎正男。”
“你们学校还招日本人?”陈强诧异的瞪大了眼睛。
复旦可是出了名的爱国,五卅惨案、一二八事变,以及后来的淞沪会战,复旦学子都组成了义勇军去抗击外敌,这个时代复旦附和复旦大学是一体的,要是有日本人在里面学,十有八九得天天挨揍。
只见王长寿撇了撇嘴,开口说道:“我们学校当然不会招日本人!这个日本人是来交流的,说是什么南满学堂的学生。来者是客,学校也不能把人朝外赶,据说他们带队的老师还是日本一个很厉害的田径运动员,名字是一串数字,叫什么二三四?不对,三四五?也不对,四五六?”
“什么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来这里报数了!”陈强嘀咕了一句,下一秒,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的名字。
“是不是叫谷三三五?”陈强猛然问道。
“对,是叫谷三三五,站在那里,是那个人!站在李校长旁边的。”王长寿指了指跑道旁的阴凉处一排长条桌,那长条桌后面坐着几个人,一个年近六十带着圆眼睛的男子便是复旦的李校长,李校长旁边是一个嘴唇留着胡子的人,便是谷三三五。
王长寿却一脸怪的望向陈强:“对了,你怎么知道那个日本人叫什么名字?”
“看报纸知道的,他是个很有名气的运动员。”陈强随口忽悠道。
“报纸连这个都写啊。”王长寿却深信不疑的点起了头。
陈强之所以知道这个“谷三三五”,当然不是在报纸看到的。
陈强做大学教授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日本近代体育运动发展的论,其提到过谷三三五这个人,陈强作为导师,自然是看过这篇论的,而且还亲自给予了指导。
陈强对于历史并不精通,但是涉及到他的老本行体育,那记性还是很好的,而且谷三三五这个名字是一串数字,真的很特别,所以提到一串数字,陈强马想到了谷三三五。
此时的陈强,脑海已经浮现出了这个谷三三五的介绍。
谷三三五是明治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到日本铁道部工作,然后被派往了满铁。
日本有一个陆竞技大会,相当于是全日本的田径锦标赛,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田径赛事。谷三三五在1922年到1925年间,包揽了这项赛事的100米的全部冠军,并且还在1923年拿到了200米的冠军。
年轻时候的谷三三五曾经代表日本队,参加过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他的职业生涯,100米个人最好成绩是10.8秒,这个成绩也是当时的亚洲纪录,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个跑进11秒以内的百米成绩。也是说巅峰时候的谷三三五,是亚洲短跑第一人。
当然这个10.8秒是手动计时的结果,因为当时是没有电子计时的。
按照现在的算法,手动计时要电子计时快0.24秒,也是手动计时的时间要加0.24秒是电子计时的时间,那么谷三三五的10.8秒。按照电子计时的真实成绩是11秒04,还没有进入到11秒以内。
10.8秒的手计成绩,对于谷三三五来说也算是超长发挥,他拿到日本陆竞技大会冠军时的最好成绩是手计的11.4秒,也是电子计时的11秒64。
按照未来的标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手计的11.5秒,或者是电子计时的11秒74,这只谷三三五获得日本冠军的成绩慢0.1秒。
在手动计时的时代,百米计时是以0.1秒为单位的,也是说未来国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在谷三三五时代能拿一个日本的全国亚军。
以现在的标准看,谷三三五这个日本冠军,也是国内高里一般体育特长生的水平。
陈强望着主席台的谷三三五,心充满了警惕,他本能的觉得,日本人的到来肯定不是单纯的体育交流这么简单。
这年头的交通并不是那么便捷,当时从海到南京要坐7个小时的火车,而从东北来海的话,算来回捣腾各种交通工具,花个十几天是很正常的。
这南满铁路的人大老远从东北来到海,只是为了来交流体育?陈强可不信。
更何况如果真的是交流体育的话,去大学岂不是更好?那谷三三五好歹也是曾经的亚洲短跑第一人,应该去找更高水平的运动员啊,怎么可能闲着蛋疼跑到一所学来,跟学生较劲?
陈强越琢磨,越是觉得不合理,他知道日本人来复旦附,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却想不出日本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旁边的小胖子王长寿则接着介绍道:“本来运动会没有日本人什么事的,但是日本人正好来了,还提出来要跟我们学校交流一下经验,希望也派一个人场我们学校的人一起赛。”
“派人和你们一起赛,这是打着交流的旗号,故意来挑战你们学校!这不是来砸场子的么?”陈强开口说道。
“可不是来砸场子的么?日本人都门挑战了,我们肯定不能认怂啊,所以校长答应,让日本人派一个人场参加决赛,和我们学校一!我们有四个人,他才一个人,我们赢定了!”王长寿说着,脸露出了自信的神情。
陈强无奈的看了一眼小胖子:“这是短跑,是竞速运动,又不是对抗运动,不是人多能赢的。你们算是派一百个人场赛,可跑的要是没人家快,一样会输的。”
“好像是这么回事……”小胖子王长寿愣了愣,随后一脸盲目自信的接着道:“反正我们人多,四个人里只要有一个日本人跑的快,算是赢了!”
陈强更加无奈的笑了起来,他估摸着,复旦的那位李校长也是怀揣着同样的想法。
陈强能够猜测到李校长的想法,日本人门挑战,复旦附不仅要应战,还得赢。
能够进入到决赛的选手,必然是复旦附跑的最快的学子,复旦李校长允许日本挑战者参加运动会决赛,也是打算用自己最锐利的矛去迎战日本人。
而且也正如小胖子所说,四对一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人跑的日本人快,复旦附算赢了,从概率学讲,自己一方参赛的人越多,获胜的概率自然也越大。
但是陈强心也闪过了另一句话:不是猛龙不过江!
日本人千里迢迢的从东北来到海,肯定不会是水平很弱的菜鸡,来人必然是强手,没有人会千里送人头没事找虐玩。
陈强仔细的观察起了跑道的运动员,此时那个日本选手山崎正男正在做热身运动,陈强瞬间判断出来,这个日本选手肯定是经历过专业短跑训练的。
对此陈强并不意外,毕竟有谷三三五在那里,谷三三五也算是日本传短跑运动员了,这次带队来砸复旦的场子,当然不会带没有经过训练的菜鸟。
至于复旦附参赛的那四个选手,则看不出参加过专业短跑训的痕迹。
陈强感到不妙,但他还是怀揣着一丝的侥幸,开口问身边的王长寿:“你们那四个选手,谁跑的最快?”
“当然是邓志国了,他是我们学校跑的最快的人,去年的100米冠军是他,很多大学生都跑不过他。除了邓志国,是张良才了,他跑的也很快,时不时的还能战胜邓志国。”王长寿一边介绍着,一边指向了这两位参赛选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