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一连说了好几条,对于一个体育大学教授来说,教一个菜鸟该怎么拔河,还不是轻而易举。
王长寿这个学渣显然是不知道,拔河还有这么多技巧,他听的一愣愣的,最后干脆拿笔记了下来。
王长寿全都记了下来,这才反应过来,对面这个报童竟然自己懂得都多。
“你这个卖报的可真厉害啊,竟然懂这么多!”王长寿开口说道。
“我以前也是读书学的,可惜家里遭了兵灾,亲人都死光了,想活下去只能卖报。”陈强开口说。
“原来你这么可怜!”王长寿说着竟然从口袋掏出了几毛钱,全都塞到了陈强的手里。
“我身带了这么多钱,都给你了。”
此时,王家的车夫也来了,将王长寿接走。
望着王长寿离去的背影,陈强长叹一口气。
“这死肥宅,虽然模样不咋地,可人还是挺善良了。我好像不应该继续卖他风月小报了,这是不是有点缺德啊!祖国的花朵都被我毒害了……”
可下一秒,陈强马摇了摇头。
“这个王长寿,学习不咋地,有没有这风月小报他都成不了学大家。反倒是我,指望卖这个活呢!管他缺不缺德,现在这世道,还是先努力活下去吧!”
接下来的几天,陈强并没有来复旦附门口卖报,而是去了其他的几家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
羊毛不能紧着一只羊身薅,卖报也不能总找这一家学校。
能私立学校的都是有钱人,能教会学校的更是有钱人。在旧海,外国人般的教会学校,收费国人办的私立学校要高的多。
如很著名的圣约翰大学,学费超过200大洋,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学费也有一百六七十块块大洋。
与之相,私立的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一年的费用也是100大洋。
国立大学是最便宜的,北大、清华的学费也是二十来块大洋,最便宜的是师范,15块大洋能一年,而且还免住宿费。
高的学费大学要低一些,但也都是富家子弟才能够的起学,对于他们开说,花四毛钱买10份报纸,那根本不是事。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等到新的风月小报出来了,陈强才又来到了复旦附门口。
“嘿,卖报的,找你好几天了!”王长寿兴匆匆的走了过来,主动和陈强打起了招呼。
“少爷,您的胳膊好了?”陈强开口问。
“好了,早好了!”王长寿接着说道:“你说的那些法子可真管用,我们班用了你的法子和别的班,基本没怎么输过!”
陈强嘿嘿一笑,他一个体育大学的知名教授,要是连最基本的拔河都搞不定,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陈强是来卖报纸的,他并不打算跟王长寿瞎扯,人直接拿出了一沓报纸,递到王长寿面前:“少爷,这是新货,都是之前没卖过的。”
“这个先不急,我是有另一件事想要找你帮忙。”王长寿开口说道。
“您是少爷,我是一个报童,我能有什么事情帮到你啊。”陈强一边说着,一边偷瞧王长寿的表情,想要从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只见王长寿开口说道:“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所以我们班最近几天一直在练习拔河,是为了到运动会和别的班赛。但是周末时候出了些意外,我们班有个同学在洋人的马场骑马,不小心摔断了腿,所以现在拔河赛少了一个人。”
“你该不会是想让我去顶替那个受伤的同学吧?”陈强立刻问道。
“真被你猜了。”王长寿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接着道:“你能教我怎么拔河,你肯定也会拔河吧,所以我想让你跟我们班一起参加运动会的拔河赛。”
陈强却摇了摇头:“这样不合适吧,我毕竟只是个报童,不是你们学校的学生。”
王长寿却问了另一个问题:“你多大了?”
“十六。”陈强报的是虚岁,他要到明年春天才到十六周岁。
不过这年头的人都习惯说虚岁,有的是虚一岁,有的则是虚两岁,各地的习惯不同。
“哈哈,你和我们差不多大,我们找同龄人顶替,临时顶替参加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王长寿开口说道。
民国前期学的年龄并不是那么统一,同一年级了,可能会有相差四五岁的情况,留级和跳级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时的小学,一到四年级被成为“初小”,五六年级被称为“高小”,有些学晚的或者脑子笨的,要到十五六岁才能“高小”毕业,这种人读到高,至少也十八岁了。
如科学家李四光先生,由于早年是读私塾的,所以到了十四岁才开始读“高小”,按照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计算,是十四岁才读小学五年级。不过牛人毕竟是牛人,虽然李四光先生十四岁才开始读“高小”,但人家十六岁拿到了官派的经费,去日本留学了。也是区区两年时间,便从小学四年级读到公费出国留学。
而有些聪明的学霸,或者是学较早的人,十六七岁读大学了,而且的还是名牌大学,如“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先生,十六岁进了北大读书。
所以在那个时代的高校园里,你能看到十三四岁的小屁孩,也能看到二十岁的大哥哥。
以陈强的年龄,换一身学生装,和真正的高生一样。
言归正传。
陈强指了指自己身那件摞着补丁的衣服,接着说道:“你看,我是个破衣烂衫的报童,我这身打扮,连你们学校的大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是去参加你们的运动会了!”
“这个好办啊,我给你找身衣服。”王长寿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很大气的说道:“反正运动会那天,我们都是穿背心和短裤,我送你一套!”
衣服对于穷人来说是较贵的,闸北的贫民窟里多的是衣不遮体的人,偏远农村里一家人穿一套衣服的情况也是很常见。但是对于能得起私立学校的人来说,一套背心短裤值不了几个钱。
陈强又摇了摇头:“还是不行,拔河不能穿平底鞋,你看看我,没鞋啊!我天天走街串巷的卖报,这鞋底都快磨没了,平底鞋还平。”
陈强穿的是一双破布鞋,都露脚丫子了,还好现在不是冬天,否则脚肯定会长冻疮。
“没关系,我给你找一双胶底鞋!”王长寿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个时代胶底鞋也算是稀罕物,甚至要皮鞋更加的稀缺。因为当时的国基本没有橡胶工业,自然也造不出胶底鞋。而且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光是在国,在很多地方,胶底鞋的价格都要皮鞋贵。
橡胶树在1904年才引入国,1906年才种活。二十年代国最大的一个橡胶园在台湾,被日本殖民者控制着。解放后国橡胶工业蓬勃发展,国才能生产自己的胶底鞋,老解放鞋作为部队的主力鞋,一穿是50年。
有了衣服,有了鞋子,可陈强却再一次摇起了头。
“不行啊,少爷,我是个报童,一天不卖报,一天没有饭吃啊。”陈强指了指身那个放报纸的破背包。
“我倒是把这个给忘了。”王长寿想了几秒,随后开口说道:“我回去跟同学商量商量,给你凑两块钱,算是请你的薪水,这样总行了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