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你过来一下!”陈五哥向着陈强招了招手。
“五哥,找我什么事?”陈强一脸笑容的走了过去。
“听说你认字?”陈五哥开口问道。
陈强点了点头,陈五哥接着问:“认得字多不?”
“寻常的报纸都能看懂。”陈强开口答道。
“你等一下。”只见这陈五哥摆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然后从一堆旧报纸里抽出了那么一沓,递给了陈强。
“认识这个不?”陈五哥开口问道。
“这个……”陈强看了看这一沓报纸,扫了一眼标题,便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风月小报?”陈强试探性的反问。
陈五哥点了点头:“不错,你小子还认识这个。不过你这岁数也该认识这个了。这是最近发行的几期,有好几种呢,别说五哥有好东西没想着你,这些都拿去卖吧。”
“五哥,这些得多少钱啊?”陈强开口问。
“先拿去卖,能卖多少卖多少,卖出去的反给我一半的折价。”陈五哥开口说道。
陈五哥的意思很简单,先让陈强拿着这些报纸去卖,如果卖了一块钱,回头给陈五哥五毛钱行。也是说这些报纸,足足有五成的利润!
平日里报童从派报社里进报纸卖,可都是八折进价,报童只有两成的利润。这风月小报有五成的利,也意味着报童可以赚的更多。
风月小报是民国时期一种很独特的产物,这一类的报纸都是一些没有名气的小报社出的,很多连发行时间都不固定,或三五天一期,或一周一期,有的可能发行个几期销量不好,也停刊了。
这东西有点类似于某些作者,更新不给力,三天打鱼两天晒,想起了更一章,一犯懒不更了,说不定哪天心情不好直接太监了。
风月小报也没有什么时事新闻,里面内容都是以故事为主。之所以被称为风月小报,也是因为里面大多数都是风月故事。
虽然有些风月故事很低俗,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于这种低俗的故事还都是较喜闻乐见的,也因此各类风月小报才能够生存下去。
事实这类风月小报的风月故事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淫秽色情,顶多是打一些擦边球,真要是那种不健康的内容,也不敢放在报纸公开发行。但这足以勾引起部分人的购买欲望。
如《男人装》每期都会找个衣衫褴褛的漂亮大姐姐拍封面,一个男性杂志故意弄个这样的封面,还不是为了吸引读者购买。
相信很多男士第一次买这本杂志,不是为了学习男人该如何时尚、该如何变得更有品位,而是为了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封面的漂亮大姐姐,并且期待杂志里面的大姐姐会不会更加节约布料。
这类的风月小报发行量也不大,一两千份、三四千份都有。基本发行量越少的,面擦边球的内容越多,而随着发行量的增加,擦边球的内容会越少。如果发行量超过五千分了,那内容绝对正经了,毕竟树大招风,报社也怕惹麻烦。
售价方面,各类的风月小报可都不便宜,像是《申报》、《新闻报》这种综合性的大报纸,会有很多商家去打广告,所以可以靠广告费去弥补成本,甚至盈利。而小报的发行量少,自然也没有广告,所以价格会贵一些。
《申报》六大张卖4分钱,而很多风月小报,只有一大张内容,同样也要卖4分钱。同样的售价,风月小报却只有六分之一的成本,这其的利润可想而知。
当然,真正想要看这一类报纸的人,不会在乎那4分钱的。
风月小报没有什么正经的内容,买报的人也觉得看这种报纸是听不光彩的事情,平日类的报纸都是通过报摊出售,很少会通过报童去售卖。
而陈五哥给陈强的这些,实际都是往期的风月小报。
按照规矩,这种过了期的报纸,都会被当成废纸处理掉,废纸肯定是不值钱的。派报社里有些脑子灵活的伙计,想些办法将旧报纸卖出去,哪怕价格低一些,也总卖废纸的价钱高。
陈五哥是将本该当废纸出售的旧报纸收集起来,然后再交给报童售卖。哪怕只卖五折的价钱,也卖废纸划算,他也可以从赚差价。
而陈五哥挑选陈强,也是因为陈强在报童是年纪较大的。这风月小报都是一些风月故事,还有一些擦边球,找个小屁孩啥也不懂也没法卖,自然要找年纪大一些的。
过去的人都早熟,即便是到了民国,十三四岁结婚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让十五岁的陈强去卖风月小报,并不算违和。
言归正传。
陈强知道有五成的利润后,毫不犹豫的接过了这门生意。
一份风月小报卖4分钱,他可以分到2分钱,卖10份风月小报,是一天的饭前。这要是把手里这一沓风月小报全都卖了,足够陈强去买块猪头肉打打牙祭了。
“能不能改善一下这周的伙食,看这些风月小报了!”陈强掂量了手的报纸,心却开始琢磨,该怎么把这些风月小报给卖出去。
————————
卖报纸是一门技术。
卖风月小报更是一门高深的技术。
虽然风月小报的利润够大,可卖出去的难度也大。
报童卖报,靠的是走街串巷的吆喝,可这风月小报,却没法吆喝着去贩卖。
如寻常卖报的时候,报童吆喝一嗓子:“老板买份《申报》吧,里面最新的战事。”
无论买不买,这听起来也都是正经八百的报纸,报道的是正经八百的内容。买份看看那叫关心国家大事,不买那叫抠门。
要是哪个报童吆喝一嗓子:“老板买份《大众风月》吧,里面少丨妇丨白某的故事。”
这老板算是心里想买报也拉不下脸面,大庭广众之下买少丨妇丨白某的故事看,周围的大姑娘小伙子肯定会投来鄙视的目光,必须要和这种不健康的东西划清界限,脾气好一些的送给报童一声“滚”,脾气暴躁的一脚踹过来了。
可报童不吆喝,怎么卖报?靠眼神交流么?若是在东北是要被削的。
“这风月小报不能吆喝着卖,只能一对一的推销了。”陈强知道,卖这种有些见不得光的风月小报,得主动去找客户。
什么人会看这种风月小报?肯定是有需要的人。
如单身狗!
有老婆的人没必要看这种东西。更有甚者那种娶了好几房姨太太的,每天都是肾被掏空的状态,整箱的肾宝都补不过来,自然用不着用这种风月小报来自我慰藉。
旧海并不缺少单身狗,如那些出卖劳力的,像是拉扯的车夫,码头的脚力,运货的把式,还有因为战乱涌入到海的流民,他们当光棍多的是。可这些人基本都不识字,看不懂报纸,也不会成为陈强的客户。
“要不然去四马路碰碰运气?”陈强心暗道。
旧海的四马路类似于京城的八大胡同,是Ji院一条街,那里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家的Ji院。
有高级的“书寓”,那里的失足妇女都会唱一些“思凡”、“化蝶”之类的小曲,其很多都是卖艺不卖身,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客人的钱没给够。
有档的“长三”,那里的失足妇女都是有了些名气的,他们不会唱小曲,但却可以品茶,这是所谓的“打茶围”,因为出一趟局收费三块,所以叫“长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