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强一样活下去》
第5节

作者: 关将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29年的旧海,普通大米14元一石,面粉则是3块3一包,一包面粉大概是45斤,面粉制成切面后,卖7分钱一斤,路边摊一碗水煮面也是用三两的切面,陈强还吃的起。
  吃完面条后,陈强便一路小跑,赶往来安里的陈如记,去购进今天的报纸。
  旧海的报纸全都是间商赚差价,这个间商是派报社。
  报社或者印刷厂将报纸印好后送到各个派报社去,然后再由派报社进行销售。
  派报社除了代送报纸之外,还会将报纸卖给零售商。说简单点,派报社是大的报贩子,而报摊或者报童是小报贩子,小报贩子不能直接从报社拿货,只能从大报贩子那里购报。这有点像是一二级分销商的关系。
  旧海有多少派报社,当时的海市政府未必知道,但日本人却知道。根据日本满铁的调查课长佐田弘治郎的调查报告,旧海主大概有30多家派报社,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互不侵犯。
  其较重要的有来安里的陈如记,西门附近的仲根记,公余里的郑三记等,这些都是旧海老字号的派报社,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甚至有的已经父承子业传了两三代人。

  陈强所去的这家派报社是来安里的陈如记。
  陈如记应该算是当时旧海最大的派报社了,他们有两间大的分拣仓库,这里不仅能找到海本埠所有的报纸,还能找到天津的《大公报》、北平的《世界日报》、广州的《民国日报》等外埠的报纸。
  之前的陈强当了许久的报童,和陈如记的伙计都熟悉,来到陈如记的分拣仓库后,很快的便挑了七八种的报纸。
  背着沉甸甸的报纸走出报社,陈强突然觉得有些心虚,他偷偷摸了摸兜里,那仅有的一块大洋已经变成了身的报纸,如今兜里只剩下一些饭钱,大概够吃三顿饭的,若是这些报纸卖不掉的话,他第二天要饿肚子了。
  一块多的大洋,其实也没有买到多少份的报纸。
  以最著名的《申报》为例,同治十一年《申报》刚刚开办的时候,每份零售价八钱,光绪四年涨到了每份十,光绪二十五年又涨到了每份十二,光绪三十二年的零售价是一分四厘,宣统元年是两分钱,宣统三年变成了三分钱,到了1926年,已经涨到了四分钱一份。
  当然,这四分钱是《申报》的零售价,派报社一般都是零售价的五折或者六折拿货,卖给报摊或者报童,则是七五折或者八折。按着八折计算的话,陈强购进一份《申报》需要花费三分二厘,卖四分钱一份,能赚八厘。

  一枚大洋是一块钱,全部用来购进申报的话,只能买到31份《申报》。
  不过《申报》是当时全国最贵的报纸,张数也是最多的。旧海另一大报《新闻报》,当时的售价是三分六厘,其他的像是《时报》、《时报新报》要便宜的多,诸如《晶报》这种好几天才出版一期的小报,售价更是便宜。
  陈强心大致计算了一下,如果这些报纸全都能卖出去的话,除去成本他能赚到三毛钱。
  三毛钱作为一天的饭钱,是绰绰有余的,甚至还能有一毛剩余,当然这点钱是不可能吃到荤腥。按照当时海的物价,一个鲜鸡蛋都要卖两分六厘,街边摊卖的茶叶蛋要五分钱一个,陈强可舍不得花掉一天收入的六分之一去吃一个茶叶蛋。
  “真是穷的连茶叶蛋都吃不起了。”陈强心吐槽着那个“茶叶蛋”的梗。
  随后他离开了陈如记,快步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跑去,遇到人多的地方还会吆喝两声“卖报”碰碰运气。
  当报童也是一门学问,正常情况下,想把东西卖出去,自然要找人多的地方,越是人多繁华的地方,越容易把东西卖东西。
  但是报纸这东西,得认识字才能看得懂,旧国盲占大多数,大字都不识的人肯定不会去买报纸看。有些地方人虽然聚集的很多,可没有几个识字的,卖豆浆卖烧饼卖烤地瓜都没问题,报纸肯定没人买。
  “该去哪儿卖报呢?”陈强看了看天色,决定去火车站附近碰碰运气。
  二十年代火车票对于普通百姓也是挺贵的,能坐得起火车的人,肯定不是穷苦人家,十有八九也都是读书识字的“化人”。
  如学家吴虞从北京去海看望女儿,火车票一共花费了50块大洋,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两三个月的工资。若是按照现在的标准,普通工薪两三个月的工资足够参加一个欧洲或者美国的旅行团了,而在当时只这够从北京去海的火车票。
  旧海的火车站也不只一座,其历史最悠久的自然是老北站。现如今的海铁路博物馆的那栋建筑,是老北站的车站。乘坐沪宁线前往南京是要在这里坐车的,北站也是旧海最繁华的火车站。
  沪杭铁路的起点则是海南站,去杭州要在这里坐车,南站的繁华程度仅次于北站,后来淞沪会战当,南站被日被人炸毁了。
  旧海的西站则有两座,一座位于普陀区,另一个是现在的地铁山公园站,在当时这两座都是小站,人流不多。
  陈强的目的地是老北站,那片区域属于旧海租界外最繁华的地方。

  不过陈强是进不了车站里面的,甚至连车站前的广场都不能去,只能在火车站周边晃悠着卖报。
  因为这火车站里面有卖报的,火车站门前也有报摊,而且他们都是给火车站交了“管理费”的,说白了这是人家的地盘,陈强要是敢去卖报的话,会被赶出来不说,说不定还会挨顿揍。
  如同是现在乘坐火车,在火车站内也有小卖部,在火车也有推着小车卖餐饮的,高铁还有专供的盒饭,这些外面的商贩是进不去的。你去高铁霸个座,人家未必敢拿你怎么样,可你要是敢私自在高铁叫卖盒饭,乘警肯定逮你。
  于是乎陈强只能一路小跑着在火车站周围专用,专门找一些人多的地方吆喝。
  “卖报,卖报喽!”陈强在人群吆喝着。
  “小瘪三,今天报纸都有什么新鲜事?”一个穿长衫的男子问道。
  陈强对“小瘪三”这个称呼不以为意,若是能卖出去一份报纸,被叫“小瘪三”也无所谓。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只能丢掉尊严去填饱肚子。
  他看了看这名长衫男子,觉得对方应该是个会买报的人,于是问道:“先生,这里有东北东铁路的新闻,您要看看么?”

  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的新闻是东路事件,此时苏联刚刚和民国断交,苏联和东北军之间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眼看着要打起来了。所以各大报纸都会着重的报道这方面的新闻。
  陈强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他也是现看报纸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名长衫男子却摆了摆手:“不想看国内的事情,看了心烦,外国有什么新鲜事么?”
  “有啊,美国股市大涨。”陈强开口答道,这也是他刚刚从报纸看来的。
  1929年的美国股市的确涨的很厉害,工业生产指数1921年翻了一番。但这却是股市崩盘的前兆,用不了多久,历史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时代要来临,到时候去帝国大厦楼顶跳楼都要排队。
  只是这长衫男子仍旧对这个新闻不满意,他开口说道:“我又没买美国股票,他们涨不涨关我什么事?还有别的么?我想听点好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