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36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嘴炮永远无敌,但只是在嘴上。
  日期:2018-09-30 10:47:59
  实力作证,没当上大将、大材小用的太史慈照旧能闹出大动静来。
  时间来到决定太史慈命运的神亭岭之战。太史慈在战争中仅仅被刘繇安排为巡逻侦察之职,这天,太史慈只带了一名骑兵,路遇了孙策与十三骑猛将,史载,皆是韩当、宋谦、黄盖这样的一流勇将。首先,孙策应该是瞄准空档悄悄来探虚实的,太史慈能够临时发现对方踪迹,就说明了他的不简单。其次,搁一般人而言,发现了也没办法,对方可是江东小霸王带着十三太保,自己才两个人,不吓尿就是好的了。可是太史慈是怎么做的?他上前挑战!

  于是太史慈对上孙策,一个过江猛龙,一个东吴小霸王,两人打得难分难解,孙策刺伤了太史慈的坐骑,抢了太史慈身上的小戟,太史慈抢了孙策所戴的头盔,直到两家兵马都来救援才罢手。
  两人对战十四人,完全不落下风!孙策有什么理由不记住太史慈呢?
  读者或者以为太史慈这种单挑行为很二,完全没能见机行事。那么我请问,孙策的救兵赶到很容易理解,太史慈的救兵为什么也会及时赶到呢?这只因为太史慈早已派人向己方报了信,同时在临时的情况下独自上前拖住了孙策,打着等救兵来到捉住孙策的如意算盘。看似很二,实则精明冒险。
  但比起跟孙策的这番载入史册的武艺较量,后来的智力博弈才更显得太史慈不简单。
  日期:2018-09-30 10:48:51

  神亭岭之战后,刘繇落败,太史慈说好跟刘繇一起逃往豫章,却自己逃到了芜湖的深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当时孙策已将宣城已东的地区完全平定,只剩下泾县以西的六县还没有降服,太史慈便领兵驻守泾县。他打着为刘繇复仇的名义,聚集士兵,要与孙策再战。
  太史慈真的想为刘繇复仇吗?想想都不现实。刘繇那么不重用他,他会为刘繇复仇?无非是借了刘繇的名义,才好招兵买马。
  但这么点人,又是仓促集合,就想再战,有那资格吗?孙策可不是吃素的,孙策带领的可是经父子两代积累的骁勇军团,刘繇的数万大军都败了,精明如太史慈会不知道这点?
  所以太史慈坚持再战,必定有着另一种更深刻的目的——投降。孙策这人看着不错,名声、才干、志向都在线,是一流的少帅,比刘繇强了不是一点两点,他又正当用人之际,正在招贤纳士,会是个好老板。

  那费这个事干嘛?为什么不直接投降呢?不,直接投降仍可能难以被重用。只有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投降才有意义。直接的投降叫被收留,有价值的投降叫被并购,投降也得投出花样来。
  太史慈前面已经在与孙策的单挑中证明了自己的勇武,现在能以自己单薄的背景聚集兵士与孙策再战,更是证明了他的领导力!太史慈的履历表最高职位一栏上写的将不再是无足轻重的巡逻官职位,而是千人级别统帅。
  牛人的特点之一是能折腾,太史慈败了都还这么能折腾,人才难得啊!
  孙策亲自领兵攻打,用意不言自明。这不像是来打你的,倒像是来迎接你的。太史慈就很轻松地被捉住了。以太史慈那么强的送信能力,会这么容易被擒?会把自己送不出去?谁信呢?
  日期:2018-09-30 10:49:39
  孙策一见到太史慈,就立刻为他解下了捆绑。
  孙策问:“还记得我们在神亭交手的情况吗?如果你那时捉住了我,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然而刁钻的问题才能试探出一个人的胆量与气魄。
  太史慈并没有溜须拍马:“您神功盖世,我哪捉得住您啊!”或以其它回答虚伪掩饰。他答得很妙:“未可量也!”
  这时任何的软弱态度,都会被对方所轻视,以及显得虚伪,但老实说抓住了你会拿去立功也显然没有眼力劲。总之任何的解释都是掩饰,不如这句模棱两可而不卑不亢的回答——“未可量也!”作为武将,硬骨头才能更讨上司喜欢,这叫找准角色定位。
  太史慈相信对方不会继续问下去的。孙策这个问题,也是为了了结那一战的心结,让双方都能抛开过去。
  孙策大笑:“现在正开创事业,要与您一道干!”
  日期:2018-09-30 10:50:21
  虽然成功投靠并获得了大老板的赏识,但对太史慈这种能折腾的人来说,事情显然还没完。
  孙策设宴,为太史慈开迎新会,众将作陪。把盏言欢之际,太史慈提出一件事:刘繇败了,他的许多士兵现在沦为残兵散勇,我正好可以去聚集那些流散的士兵来为你所用,但你能信任我吗?

  孙策笑着说:“这正是我的愿望。与你订下约定,明天中午,等你回来。”
  众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主公是不是喝多了?这种事情都能答应?太史慈这家伙是要跑了呀!而且还是带着你的手令一路绿灯跑的。
  太史慈离去后,众将在背后纷纷劝孙策说:“太史慈一定会去北方,不会回来了。”
  孙策说:“子义是有信义的人,必不背我。”
  众人都不信,能信才有鬼呢!
  日期:2018-09-30 10:50:54
  次日,孙策大请诸将,摆下酒宴等候,并立竿在营前观察日影。孙策谈笑自若,众将却提心吊胆,担心着一场悲剧的发生。
  日影渐渐缩短,将至日中,远方却还是没有一个人影。众人都焦躁不安起来,主公啊主公,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么容易轻信人!
  这时,只听远方马蹄声传来,太史慈带着大队人马出现在视野中。众人一阵欢呼!太史慈赶到营前,正好日中!
  服气了!众人对孙策服气了,主公眼光果然不同凡响。也对太史慈服气了,这是一个很让人信得过的降将!
  这家伙真能玩心跳啊!大家抚养自己因紧张而怦怦乱跳的小心脏想。
  日期:2018-09-30 10:51:35
  这不过是太史慈再次玩的一个小花样。
  收集士兵固然对孙策有用,但太史慈这么精明的人,用意不仅仅在此。

  作为一个降将,总是难以被信任。哪怕对方说得再好,心里也未免有疙瘩。不被老板信任则难获重用,不被同事信任则难免受敌视排挤,日子不好过,后来投降曹操的庞德便是个例子,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所以要突破这层障碍,找一件事证明自己的忠诚,有机会逃跑都不逃跑,真真实实地证明了自己,这是其一。通过这件事不仅证明了自己,还送给了孙策知人善任的美名,君臣相得成为佳话,讨好了老板,这是其二。投降后还没立过功,而招来士兵也是功劳一件,这是其三。最后,这也是一种巧妙的试探。若孙策不能信任自己,不让自己去,证明他的气量不够,那么作为一个降将在这里也难有更好的前途,不如乘早脱身为妙。

  一举四得,太史慈一下就摆脱了降将的待遇,从此地位稳稳当当,并看清了这是一家难得的好公司,一心一意留在了这里。后来曹操想挖角,派人送来满满一盒当归,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