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心术榜——刘备厚黑发家史:(一)一个底层的上层路线》
第23节

作者: 卧龙岗书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知道这红火只是表象。而在背后,自己实已临深渊、履薄冰。他很清楚李傕等人并不具备掌控一块地盘的实力,纵然有自己辅佐也不行。自己能改变这些人一时,但不能彻底改变他们。当面临生死关头时,他们需要你,把你的话奉为圭臬,但当危机解除时,他们又变回老样子。李傕等人的所作所为、愚蠢本性,这些年早已验证了,难道会因一个偶然介入的自己而改变?智者又如何?能令顽石点头?能令笨牛学琴?所以即便他们此刻拥有很大的基业,也会败掉。这是一艘注定沉没的巨轮。

  那么“奉朝廷以正天下”呢?贾诩当初不是描绘过打进长安后的蓝图吗?呵呵,说说而已。不画张大饼,又怎会让他们觉得更有奔头,进而更卖命呢?真觉得凭这群歪瓜裂枣也能逐鹿天下?贾诩还没眼瞎到这种地步。
  本就是互相利用而已。自己本就不想改变他们,只是借他们载自己一程。

  现在,到了切割的时候。
  封侯?而且是因为那条毒计的功劳?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曹孟德后来有句名言:“是儿欲置我于火上耶?”这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还不如干脆杀了我得了。聪明人知道哪儿是温暖舒适的好座位,哪儿是火架。干脏活而接受奖励,就是火架。相当于在冠冕上显目地刻上脏事,既生怕别人看不见,又一辈子洗不掉。所以脏活应该深深掩藏起来。再说了,封侯就明示跟你们是一伙的,绑得太紧,结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还是扮演个幕后人物好了,你们损时我好脱身。

  封侯不行,当个大官总行吧?也不行。因为自己的那条毒计,献帝的满朝官员正把自己恨得牙痒痒呢,自己还爬到他们头上作威作福颐指气使?虽说这些人只是傀儡,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能量,有名望与影响力,轻则影响一个人的名声、仕途,重则决定一个人的性命。自己纵然借用不上,也还是不要与他们树敌的好。
  (李傕后来的旁白:我好惨啊!已经沦为不入流势力了,还受重点照顾,被朝廷派谒者仆射带领关西诸将追杀。)
  不当官是说不过去的,何况贾诩也想当官。但这官有讲究,得是一个特殊的官位,不大也不少,不出风头却有实际影响力,既可以弥补名声、挽救与朝廷的关系,又可以积累人脉。贾诩精心挑选的这个尚书,掌管选举人才,他在任职中有很多匡济的举措,深受李傕等人的亲近与畏惧——换句话说,他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落难朝廷的保护伞。
  他是这艘醉生梦死注定沉没的破船上唯一清醒并用心做(铺)事(路)的人。
  请叫他许三多。
  不,许三多还没这份智力。许三多的铺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贾诩的铺路是有心天堑变通途。贾诩真正演绎了什么叫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
  “贾尚书,今天不上班,一起去嗨!”
  “不了,我还有点工作,你们去吧!”
  贾诩就这样逐步地、一丝一毫地完成着切割,完成着名声的弥补。
  日期:2018-09-22 09:56:46
  老实说,清醒并不难,聪明人都有的警觉而已。我最佩服的是贾诩那种定力。在危机四伏、现状糟到透顶而明天又不知在哪里的情况下,在那两年完全可以纵欲狂欢的诱惑中,仍能不受干扰,定心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忧愁会加重堕落,一般人在这种不堪其忧和不胜其诱的冰火两重天的冲击下,如何把持得住。这份牛逼的定力,古往今来都寥寥可数。
  日期:2018-09-22 09:57:41
  有些官请贾诩当他都不当,有些官他却抢着当。当然,这个官也只有他当得了,别人也争不去。这个官叫做宣义大夫。
  李傕果然猪性难改,又玩起了分家当游戏,这次郭汜也加入了进来。两人一个劫持了天子,一个劫持了百官,连日在长安城打擂台,互相攻击了几月,死的人不计其数。家当没分出个结果,这副家当倒是越来越小了。李傕、郭汜、朝廷三方都受不了,只好讲和。谁来讲和呢?有且只有一个人,就是贾诩。他受任宣义大夫,游走于各方进行调停。贾诩不是个注重虚名的人,但这个官的名字却一听就喜欢。“义”正是自己名声中所缺乏的,要好好补课的,何况这官名实相副,可以卖皇帝和百官一个大人情,是实实在在的忠义之名。

  于是贾诩尽心尽力来回奔走。但有些事,不是尽心尽力就能办得好的,得需要智力。有一句话形容,叫做“处理复杂关系的高手”。复杂关系多种多样,比如斗牛师所面对的就是其中之一。面对一头体重达500kg、时速50km的狂暴不定的庞然大物,一个不慎就会被挂上牛角,搭上小命。李傕这类人的表现,和蛮横暴戾的斗牛有什么分别?何况同时跟多头斗牛相处?
  甭管多复杂,贾诩都让它妥妥当当。史书中记载贾诩和李傕等人关系的话:“傕等亲而惮之。”听人说,处理关系要既灵活,又坚持原则,但这简直是一对矛盾体。当然,矛盾的只是人们的智商,对贾诩这种智商,不矛盾。令人“亲”则为灵活,令人“惮”则为原则,在长安那个让别人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关系场里面,贾诩依然玩得转。
  贾诩一出马,事情就搞定,天子被放出,百官受到了保护。不过,也不是贾诩一个人的功劳,张济带兵来讲和也出力不少。可是张济干嘛那么老远带兵来插手这件事呢?谁给他送的信?考虑到贾诩和张济部队之前之后的关系,我想这事贾诩也脱不了干系。
  贾诩终于以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天子和百官的正面评价:这是个好人哪!他和李傕等人不是一伙的!贾诩的这段事迹都被写入了《献帝传》里,全是高大上忠义满满的表现。这些事是谁流传下来的呢?还不是献帝和那帮大臣。曾经的怨恨终于得到弭除,曾经的恶名也因这忠义表现而洗刷。

  日期:2018-09-22 10:01:46
  天子一放出,贾诩就上交了印绶。还是那句老话:你能改变得了这些人一时,改变不了他们一世。这条船不能呆了,水都已经淹到甲板了。再说了,名声都已经修复了,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贾诩已经找好了下家,这人就是自己的老乡段煨。段煨曾是董卓的中郎将之一,王允诛董卓时投靠过朝廷,现驻扎在华阴县,算是西凉军的小股势力。说来两个人还颇有渊源,贾诩曾冒认段颎的外孙,而段煨正是段颎的同族。以前是冒认一家,现在终于货真价实地进了一家门。
  李傕、郭汜果然故态复萌,放出天子百官后又后悔了,又去追赶,还好献帝跑得快。也还好贾诩跑得快,再慢就来不及跳船了。
  段煨是个被精心挑选的投奔对象,其身上有着贾诩相中的最重要的素质——可靠。有多可靠呢?比一比就知道。当时关西诸将除了李傕、郭汜外,还有段煨、杨奉、董承、韩暹、李乐、胡才、张杨等多股势力。而这些势力中,最后得以善终的只有一个,不用我说是谁了。你说段煨可不可靠?你说贾诩的眼光毒不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