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33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5-27 12:04:49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造反者中出了位大名鼎鼎的超级军阀窦建德,想要把窦建德的故事讲清楚,必须得提一下孙安祖等人。
  孙安祖,河北漳南县人,地地道道的农民。
  关于孙安祖的记载,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说法似乎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把他描述成遭遇可怜的穷汉子,一个是把他描述成手脚不干净的地痞流氓。
  先来看看旧唐书说的: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孙安祖的家乡正巧发了大水,家里的房子和田产被淹没,妻子儿女被活活饿死,孙安祖的心情非常糟糕。漳南县令对孙安祖一家的遭遇表示了情真意切的同情,但是县令的话又说的很明白,孙安祖再怎么说也是成年男丁,必须得为朝廷征讨高句丽出力!
  哥们家破人亡,孙家都已经绝后了,难道第一要务不是再娶个媳妇传宗接代吗,这个时候还要跑到前线去送死?

  孙安祖是个火爆脾气,当场就表示不干了,还把县令狠狠地骂了一顿。
  在古代,县令大人就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就算你是县丞,顶撞县令都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更何况一个小老百姓公然侮辱七品县令!
  县令大人觉得被小屁民侮辱,实在是有伤尊严和体面,于是派人把他给抓了起来,顺便赏了一顿鞭子。孙安祖还没有从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中缓过劲来,如今又得罪了县令大人,想到去打仗是死,留在这里也会被活活整死,孙安祖干脆横下了心,把县令大人给干掉了…
  新唐书说的就不那么好看了:
  孙安祖是农民不假,不过是个不务正业的农民,有一次,孙安祖偷盗别人家的羊,被县令大人抓了起来,然后赏了一顿鞭子,孙安祖大怒之下干掉了县令,然后在当地收获了“摸羊公”的美名。

  两种说法殊途同归:漳南县令被孙安祖给杀了.
  老百姓公然杀官,形同造反,放在任何朝代都是重罪。
  孙安祖事后清醒过来,急忙去投奔同乡窦建德。
  为什么是窦建德呢?
  据史料记载,窦建德为人仁侠仗义,胆识过人,是及时雨一样的存在,此刻他正担任着为朝廷征选农民入伍的二百人长,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窦建德表示,大家都是老乡,能罩的一定罩!
  闲暇之余,窦建德还给孙安祖分析了一下局势,在他看来,当年隋文帝征调了数十万雄兵前去征讨,却连高句丽的国土都没够到,隋炀帝的百万大军恐怕也会重蹈覆辙。

  啥意思呢?去了也是送死!
  窦建德靠着自己的人脉,找了几百名地痞无赖,随后交给孙安祖统领,让他前往高鸡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西南)占山为王,等待天下大乱的时机。
  窦建德是个天生的造反者,他扶持孙安祖做了土匪头子,自己依旧给朝廷打工,随时观察局势。不巧的是,漳南县有一个土匪头子张金称,喜欢在附近烧杀抢掠,却唯独佩服窦建德的为人品行,因此从不去骚扰他的地盘。
  张金称的行为引起了当地官员的猜疑,他们觉得窦建德和土匪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因此派人抓捕并诛杀了窦建德的所有家属。窦建德无奈之下,只能带着手下的200余人投靠了当时颇有地位的东海公高仕达。
  小小的漳南县,又能容得下几支起义部队?
  张金称看孙安祖混的风生水起,有点眼红,于是开始找他火并,最后的结果就是孙安祖被杀,他在高鸡泊拉起来的数千人队伍辗转到了窦建德的手中。

  由于窦建德颇有游侠的气质,在当地名望很高,因此势力快速膨胀,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造反者之一。
  客观的说,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可手上毕竟拿的是锄头和木棍,碰到老实巴交的商人和老百姓还可以勉强抢劫一顿,如果遇到朝廷的官军,就只有被打的屁滚尿流的下场。
  这一阶段的起义军业余到了极致,大家奋起反抗,纯粹是为了逃避朝廷的征调,或者是为了生存,又或者是嫌自己的命太长,想要投机取巧,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为何要造反.在军队规模、武器配备、造反理念上,第一批起义军无法对朝廷形成有效的冲击,可以简单理解为酝酿阶段。
  不过,隋炀帝并没有掉以轻心,他责令地方官府组织兵力迅速平乱,而自己则继续在前线布置对高句丽的第一次军事打击。
  日期:2018-05-27 21:10:53
  第33章帝王心思难测
  612年1月1日,隋炀帝调集的军队和辎重都已经到达涿郡,前期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只等他发布攻伐高句丽的最后一道旨意。
  隋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又储备了无数的粮食,集合全国的力量打小小的高句丽,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场绝对的胜利。然而,隋炀帝似乎意识到了大臣们和他的心思还不太一样,因此想要搞一个小范围的洗脑。
  隋炀帝找来了当年的老熟人,合水县令庚质,问道:“庚爱卿,高句丽只不过是一个小郡,朕如今率领大军前来征伐,你认为朕的胜算如何啊?”
  庚质:“咱们大隋当然打得过,但是臣不希望陛下亲临前线。”

  隋炀帝显得很不高兴,严肃地说道:“朕当着天下人的面下诏,眼下又在涿郡集结大军,难道还没有看到敌军就要率先撤退吗?”
  庚质小心措辞道:“陛下,战事变化多端,如果打不赢的话,是会影响天子威信的,您只需要派大将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必定能够一举攻克。正所谓兵贵神速,迟缓则会无功而返啊。”
  隋炀帝:“爱卿,既然你害怕,那就不用随驾了!”
  客观的说,隋炀帝对庚质的发言非常失望,失望透顶.
  关键时刻,好朋友是用来泼冷水的吗?是让哥们深陷尴尬处境的吗?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的决心不可能动摇,他只不过想在出发前和大臣们统一思想,顺便讨一个好彩头,没曾想却遭到一顿抢白!
  隋炀帝想骂人,也想杀人,不过看了看庚质,还是不太忍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