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个!”先前还有点拘束的魏云,一仰脖先把酒干了,“各位都是领导,我呢借花献佛敬各位领导一杯,这酒是当年我父亲存在地窖的,足足二十多年了,放心吧不脏!”
魏云本来是镇小学民办教师,后来进入镇政府打扫卫生的,现在跟王哲同步转正也算是修成正果,却成了乡镇企业办公室的一员,估计这就是和李东铭交换的成果。
当初同样是临时工,可是女人要比哲少有面子,那些来镇上办事的村干部,都叫她魏干事。
没想到女人这么豪爽这么敢说,最后一句“不脏”直白却又带着深深的无奈,这就是女人的悲哀。职场中的女人,想要追求进步,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
这本来就是男权社会,看到今时今日的魏云,就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胡思忽然发现,在场诸人中,自己应该是唯一没有立场鄙视魏云的。
女人的直白,倒是让有点扭捏的王哲不好意思,作为酒席中唯一的男士表现太菜了:“您客气,都是一个单位都在一起工作,没有什么领导,我敬几位美女!”
不得不说魏云带来的酒非常美味,带着醇厚的味道,喝到嘴中犹如水银泻地一般,弥漫开来一股子岁月的味道,喝进去绵远悠长,丝毫没有辛辣刺激的感觉。
“好酒!”胡思大赞一声,“这是我喝过最好的酒,晓彤你也不要端着,喝下去!放心,今儿姐妹们一醉方休,差不多就把臭小子赶走,绝对不会让他看到我们醉酒后的媚色!”
晓彤?王哲一呆看向小苗老师,女孩还真是神秘兮兮的呀,连名字都好几个,真搞不懂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不过哲少也没有追问的心情。
苗甜笑笑举起酒杯:“好!喝酒!谁醉谁多还不一定呢,不过这新鲜食用菌真香,哎呦呦要胖了呢!”
魏云抱着酒坛子给大家倒上酒:“放心吧,在中兴镇生活不会胖的,没见镇里找不到胖人么?吃火锅喝山泉水吃山里的绿色食品,和在城市里面吃大餐不一样啊!”
这倒是新鲜说法,胡思想了想:“的确不一样,城里有更多吸收热量的吃法,这里呢好不容易吃点好的,都要被爬山越岭消耗掉了,你没见中兴镇的美女腿形特别好看么?”
当着胖人说这话,让巧巧姐很郁闷,王副镇长转移话题:“胡副镇长的家好漂亮,这么破烂的房子,到了你的手里变成艺术品了。”
河池市闻名遐迩的巧巧姐,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了,但是像胡思这样,把一个残破的老宅子化腐朽为神奇,还真是让她对女人刮目相看。
“瞧你说的!”胡思盈盈一笑,“过奖啦,其实我们中兴镇真的很美,这里四季温和满山绿色,各色野花点缀其中,只要稍加装点就是旅游胜地,当年邓华书记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邓华呀?据说胡思没有被驱逐出官场就是因为那个男人,其实王巧巧对邓某人没有什么好感,据姨夫说那是一个丧门星呢,导致很多领导干部被拿下,没想到胡思这么推崇他。
到底是真有才华还是因为私情?王巧巧看向王哲:“我看过你的文章,也提到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不过前提是搞好农副产品开发,让镇域经济发展让老百姓有改善生活的资本。”
哲少点点头:“是!中兴镇是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只是这里的老宅子太过残破。特别是看到那些老宅后院,就像是开屏孔雀一般,最恶心最肮脏的东西一览无余,这样的古镇怎么可能成为旅游胜地?”
咦?没想到小家伙和自己唱对台戏,别看胡思对仕途绝望,可是也不是没有一点想法的,否则也不会想到发展旅游经济。
在河池市电视台的时候,胡思就做过古镇专题电视宣传片:“改造古宅么?那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恐怕老百姓无法接受。”
王巧巧点点头:“是呀!现在中兴镇老百姓人均收入很低,勉强可以温饱,想要改造古宅拿不起那么多钱,胡副镇长改造房间用了多少钱?”
稍稍想了想,胡思叹口气道:“花了我三万多块,本来想要买一台车的,改造房子后钱不够了呀。”
三万块?王哲咂咂嘴:“上年度河池市人均年收入只有四千多,就算不吃不喝,要改造这样的房子,也要攒八年的钱。而中兴镇人均收入只有全市人均的一半,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按照胡副镇长住宅标准改造,需要不吃不喝二十年呢!”王巧巧倒吸一口冷气,“你还真是敢想,这么大的投资,让老百姓怎么负担?幸亏你不是市长也不是镇长,如果你是会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的。”
没想到王巧巧会这么评价自己,年少气盛的王哲可不服气:“所以才要大力发展镇域经济,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有了钱才能有资本搞产业转移,才有资本吸引大山外面的游客。”
看着两小争论,胡思笑着为大家倒上酒:“来来来边吃边聊,巧巧副镇长抓乡镇企业,还是要走出去多看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多和同事沟通,理不辨不明,想要搞好镇域经济必须集思广益。”
没想到被胡思教训了,王巧巧很不服气,只是却无法反驳。这就是差距,胡思不只是比她年长四岁,更是见多识广,那几年跟在韩志来身边,也没少花公款出去走出去看。
仅凭这一点,王巧巧就无法相提并论,别看巧巧姐是镇委会成员,虽然是副科级干部却是胡思的领导,可是名义上的领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出身低微的王哲,反而能够接受胡思的理念:“没错!其实正如胡思姐所言,我们的乡镇企业就是要立足当地,大力发掘农副经济,否则这里没有前途可言。”
怎么就没有前途可言了?王巧巧辩不过胡思,不等于可以忍受哲少大放厥词:“你倒跟我说说,怎么做才有前途?不要总是说那些假大空的话,说点实际的东西!”
还是个急脾气,胡思从巧巧姐身上,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如果不是当年的自己急于成功,如果不是被当年的混蛋压制太狠,也许不会登上韩志来的贼船!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人生不能重来,还是享受眼前的人生,胡思喝口酒轻声道:“王哲同志对镇域经济建设还是很有想法的,我们不妨听听!”
自己毕竟是新官上任的乡镇企业办公室主任呢,王哲整理一下思路:“中药材和食用菌培育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发动群众大搞中药材生产,之后搞中药材初加工,争取让华夏药乡名副其实……”
对于家乡的经济发展,王哲还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在函授大学学习期间就针对性搞研究,往来信件请教过多为教授和专家,为家乡县域经济发展制订了相当详尽的计划。
也许那些是纸上谈兵,但是这样详实的规划,还是很让哲少自豪的。据他所知,河池市似乎从来没有过十年经济发展规划,而他为家乡制定的已经超出十五年。
只不过那个时候制定规划,是建立在自己考上公务员被重用基础上,没想到一直当临时工,如果不是抓捕逃犯的意外事件,还真没有机会搞什么镇域经济建设。
开始的时候,王巧巧是用鄙夷的心态听着,一个孤儿眼界有限,就算在著名的西北农大函授学院读书,也不过比自己高点分数而已,同样是大学毕业生能有多大差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