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民族与文明通史》
第57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7 07:01:36
  楼烦国(春秋战国时期北狄的一支)

  楼烦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戎狄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 到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楼烦国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于是,赵武灵王萌生了向楼烦等部落学习,推行“胡服骑射”的构想。到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从此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1、部族介绍
  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将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裴駰集解引 李奇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
  南朝梁刘孝威《行幸甘泉宫歌》:“校尉 乌桓 骑,待制 楼烦 弓。”

  唐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结交 楼烦 将,侍从羽林儿。”
  2、游牧部落
  ①楼烦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
  ②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戎狄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
  到战国时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楼烦国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于是,赵武灵王萌生了向楼烦、鲜虞等部落学习,推行“胡服骑射”的构想。他曾说:“吾国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吾欲变服骑射以备燕、参胡、楼烦。”赵武灵王的改革不仅使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军事强国,也为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久,赵国便先后击败了林胡、楼烦,攻灭了中山等国。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战胜楼烦国后并没有攻杀他们的人马,而是采用了“致其兵”的策略,把楼烦军将收容改编,继续为赵国所用。这样众多的楼烦强兵悍将加入赵军,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后,楼烦人勇敢善战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秦汉之际,在楚汉战争中,双方都以楼烦人别为一军,建立了当时的特种部队。据《史记》记载,“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项羽本纪》:“汉有善骑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樊郦滕灌传》:“击破松石、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卒斩龙且,生得楼烦将十人”;“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得卒斩楼烦将二人”;“功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等等。以上所载“楼烦将”应是特种部队的将领。这一时期的楼烦部族受到北部匈奴和南部秦汉的夹击,被迫处于“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长城以北地区,仍以畜牧、骑射为生。到前127年,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从此楼烦人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3、楼烦国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 

  楼烦国是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古楼烦国不是戎狄之国,而是周天子所封诸侯,为子爵。
  (1)简介
  楼烦原为部族名称,后演化为地域名称和国家名称为:楼烦国。他们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剽悍勇猛。当时楼烦的疆域相当于今天北起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南到山西省的朔州市。后来逐步强盛,成为与秦、晋、燕等中原国家相对抗的势力。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楼烦国乘虚南下,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太原市西北娄烦县一带。此后100多年里,楼烦国更加强大。
  (2)史料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战胜楼烦国后并没有攻杀他们的人马,而是采用了“致其兵”的策略,把楼烦军将收容改编,继续为赵国所用。这样众多的楼烦强兵悍将加入赵军,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后,楼烦人勇敢善战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秦汉之际,在楚汉战争中,双方都以楼烦人别为一军,建立了当时的特种部队。
  据《史记》记载,“阳都侯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
  《项羽本纪》:“汉有善骑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唐初宪州辖楼烦、天池、玄池三处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谓。(今山西忻州宁武县境内)
  (3)遗址
  楼烦国遗址位于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距县城15公里左右。大约在春秋至战国初期,我国北方居住着东胡、楼烦和林胡,史称三胡。
  (4)国家疆域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

  (5)战争记事
  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赵国肃侯去世,他的儿子即位, 用重金贿赂楼烦国(山西省娄烦县。由居住在北方的东胡、楼烦和林胡三个部落组成),让楼烦国去偷袭燕国与赵国有世仇的中山国(河北唐县西北粟山。中山国虽然不算强国,但在七国争雄中复兴。由于其领土切入赵国的版图,经常受齐国的指使从背后袭击赵国的首都邯郸,对赵国的威胁比外部的强敌更大)。
  这时,燕国在秦、魏、楚、齐中是比较弱的国家,燕易王在楼烦军的强大进攻下,十分担心赵国与楼烦国夹击,也无心参与进攻赵国。加上中山国在楼烦军队的攻击下,也无暇对赵国趁火打劫。如此一来,燕、楚两国主动退出,让魏、秦、齐三国想图谋赵国有了难度,因此就放弃了。
  《樊郦滕灌传》:“击破松石、王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卒斩龙且,生得楼烦将十人”;“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得卒斩楼烦将二人”;“功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等等。以上所载“楼烦将”应是特种部队的将领。这一时期的楼烦部族受到北部匈奴和南部秦汉的夹击,被迫处于“河南地”,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长城以北地区,仍以畜牧、骑射为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