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33岁单身失业,14年的职场血泪史》
第13节作者:
道心维维
日期:2018-03-13 10:01:11
十六、霍霍熟人——信用卡推广员 (2006.12——2007.1)
眼看冬天又来了,有一个很好听的工作叫做:在银行上班。其实就是卖信用卡的。
浦发银行招信用卡推广员,其实并不是银行招,而是一家服务银行的第三方公司罢了。
我的领导是个台湾人,在给我们培训的时候就说:有的人跑信用卡业务会辛苦一些,但有点人会很容易。比如他。
那个台湾人指了指我说:他长得像姚明,人家一看到他,就会都排着队和他办。看着其它人,对我投来亦或羡慕亦或嫉妒的目光,我是挺高兴。我想,办个信用卡,不用客户花钱,还给他小礼物,还能解决他们一些应急的经济问题,以及信用卡积分还可以换礼品。想比于以前自己打电话,让客户拿个几千几万来,做推广,做网站,这业务容易到爆有没有。
我幻想着每天轻轻松松就能办个5,6张卡,月薪轻松过3000,画面简直美如画。
午休的时候,我听那个台湾人,叫外卖。一顿饭居然花了42元,简直奢侈(当时我一顿午餐3元,一碗拉面(2元),2个茶蛋(5角一个*2);我在想,我努力,以后也能像他那样。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下楼开始扫街,第一个客户,是一家银行的前台。我墨迹半天,她也不和我办。现在想想年幼无知,纯属作死,就好像你去招商银行,让里面的工作人员办理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一样。当时没有被打出来,其实已经是万幸了。当然,那个前台的态度还算不错,基本就是闲聊可以,但信用卡绝对不办。
我扫兴的出来后,觉得还是先找些熟人办找找自信,然后再找陌生人。于是我给上一家公司(鸿海文化)的秘书打了电话,那秘书人挺好,说随时都可以过去办。
很快,我去了鸿海文化,除了秘书以外,把其它带身份证的同事,基本也办了一圈。可谓战果累累。当时回以前公司的时候,我还挺自豪,觉得自己在银行上班了,对其他同事凭生了几份优越感。现在想想,也许当时在别人眼里,自己其实是个没有稳定工作,到处飘的loser罢了。
很快,我又约了两个熟人,一个是就在附近中国联通上班的高中同学,一个离这里10公里惠普上班的,软件培训同学。
高中同学化名阿超,在一个简陋,宽敞的铁皮平房里办公,里面还有几个他的同事。虽然阿超帮我推荐他的同事,也来办信用卡,但他同事们却并不怎么买账。房子里还用的是火炉供暖,却比暖气暖和。当时想想,我每天在这寒冷的冬天,东奔西走,低三下四的推销信用卡。而我的高中同学却可以在这温暖的房间里,看着报纸,聊着天,等下班。心中真是无比的羡慕。而7年后,我这个高中同学结婚了,我开车帮他搬家。那时我已经是全国区的总监,月薪过万。而他还在那铁皮平房里看报纸,聊天,等下班,拿着和刚毕业时高不了多少的收入。当时真感觉沧海桑田,自己这几年的坎坷、泪水、心酸,总算没有白费。
资料填完后,发现阿超居然没带身份证。只能等着阿超下班,跟他回家取。我晚上6点还要回公司报道,看看已是下午4点了,感觉时间多少有点紧。可偏偏这个时候,阿超又接到个电话,是周围的报修电话。于是阿超就出门了,说是很快就回来。
可这一等,我就等到了6:00,中间几次给阿超打电话,信号都非常不好。因为阿超维修的地方,通常在地下室一类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
后来阿超给我发了短信,说他维修的地方,离家很近,他正回家拿呢。而恰巧阿超的家,离我公司也不远,于是我回了短信,说我也出发,往他家走,让他在家等我。
冬天的夜晚,来得额外早,不到7点,天已经黑了下来。不过还好,我马上就要到阿超家了。正当我觉得一天的工作将要如释重负的结束一般,突然接到阿超的电话说,他又回联通去找我了,怎么我不在?——我们两个走差了。
我当时真恨不得放出一万个草泥马,给阿超来个战争践踏。想什么呢?说好了在家等我,我一波带走就完事了。怎么他又跑回去找我了?而且早不说,非等我快要到他家了才说。当然听阿超的口气,也是同样在埋怨我,为什么乱跑不等他,估计他没看短信。
生气归生气,业务还得做,我赶紧又去挤返回的公交车。因为正直下班高峰,人很多,排队的话,这班公交车肯定上不去,电话那头阿超也催的急,说要下班回家了,我担心又走差了,让他等我。
于是我一个箭步插队冲了上去,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插队。心中没有羞耻,只有愤怒。身后的众人吵吵嚷嚷的说我没素质。我回头大吼一声:就没素质了!马上,身后就安静了下来。是啊,谁会和疯狗一般见识。
在公交车上,我心中酸楚,在大学的时候,自己打饭总是要等很久,因为很多同学都插队,即使这样,我也从来不插队,就连女生也总是笑吟吟的说我:真是太斯文了。而今天,我却成了一条疯狗,一条违反公共秩序还狂吠的疯狗,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我变成了这样。直到我若干年后看到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面,有一个和我当时一模一样的桥段。我想我突然明白了。道德是昂贵的,和生存比起来,它太过奢侈,我应努力追求富足,因为富足,让道德更容易遵守。
终于,到了联通。结果,阿超又不在了。是的,他又去找我了,再次走差。我真的什么也不像说了,因为当时还没有“坑队友”这个词。
还好,阿超这次只走了一半,最后我没动,他返回来,给了我身份证。这个身份证拿得太不容易了。
我们一起坐上了公交车,他回家。我去公司报道。
当我拿着厚厚的一摞信用卡资料,回到公司,公司就剩几个领导了。他们看了我手里的资料,只通过了阿超那个。其他的人没有通过,因为联通是知名公司,银行那头能下卡。鸿海文化这样的地方小公司,银行很难过审,这就意味着我拿不到其他的提成。不过,领导把那些通过不了的,也给我报上去了,说是碰碰运气。
我跟那个台湾人道歉,说自己回来晚了,没赶上晚会。而且没办成多少信用卡,只有一张过审了。那个台湾人鼓励我说:没事的啦~,至少还有一张嘛。
以后的日子里,我没有去跑那些小公司,做无用功。而是专挑那些大一些的知名企业。当然,还是身边的熟人。我记得第二次给HP那个软件培训的同学打电话时,他居然说我打错了。我估计是因为,第一次约他,但我没过去,他生气了。也没办法,那天在别的地方办信用卡,确实赶不过去。我自认为在软件培训班的时候,和他关系不错,但这次我知道,仅仅是自认为罢了。
有句话是:你没有能力,再有人脉也没用。但那个时候,流行的确实和这相反的话,戴尔卡耐基名言:成功等于,15%的个人能力,加上85%的人脉。其实从我这10来年的社会历程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成功等于,85%的个人能力,加上15%的人脉。至少我个人日后接触的大客户,没有一个是靠喝酒吃饭谈成的(当然,喝酒吃饭还是要有的,但不是主导因素)。日后那些器重我,愿意帮助我的人,我也没给他们送过礼。打动客户,是让他觉得,合作对他有利,领导提拔,是因为你能帮他成就事业,这也许就是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区别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