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11节

作者: 大胡子卢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给你的这个扶正草药,是昨天下午我让我的幺儿特意去附近县城药店里现抓来的,按理说应该早上在阳气开始上升的时候你就喝了,好在现在还没过晌午,也不算太晚。
  寨柳嗲老人在一旁解释道。
  也许是昨天大半天和整个晚上拉肚子把自己拉空了,当我喝阿朵端过来的稀粥时,感觉特别是香浓,我忍不住大口喝了起来。

  溪流妹妹,小点口,慢慢喝,你现在肠胃都缺水,急不得。
  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寨青山这时候突然开口道。
  一个病入膏肓的我,一个曾经心死想与世诀别的我,一个身处偏远异乡的我,突然之间受到这么多人的关爱,一股热流从我心底涌起,我眼睛一酸,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滴滴答答地就落在了碗里。我怕被人看见,赶紧回过身去,一边哽咽着,一边把粥喝完。
  日期:2018-05-19 10:32:40
  19
  安然读到这里,也心头一热,也陪着手机里这个从未谋面的陌生女人溪流,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是啊,一个身患绝症的女人,一个只求一死一了百了的女人,一个对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幻想和眷恋的女人,身处偏远异乡,能得到如此厚重的呵护和关爱,怎能让人无动于衷?怎能让人不感动流泪?
  安然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对世间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却一直深信不疑。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转。早晨日升,黄昏日落,冬去春来,春华秋实。这些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却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宇宙中一切因果轮回的真谛。宇宙如此,自然界如此,作为比宇宙比大自然渺小卑微犹如蚂蚁犹如细菌犹如尘埃一样的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不是五年前溪流和她的前夫去黔西南巴拉河旅行,并出于一片爱心,捐助了巴拉河村十几个贫困家庭的儿童上学,因而种下了后来和寨柳嗲老苗医相识的因缘,得到了老苗医的出手相救,恐怕她现在早就长眠在另一个世界,怎么可能会给安然发来如此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留言?
  因为想到早上还要有个重要的商务谈判,晚上九点半左右还要去首都机场T3航站楼去接他从悉尼回来的妻子程嘉丽,安然他必须要养足精神,所以他就放下手机,把剩下不多的雪茄又抽了二口,放在烟灰缸里,然后又把杯子里的酒喝完,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卧室的洗手间,刷牙漱口后上床睡觉。
  第二天安然结束了一上午的商务谈判后,回到办公室,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打开电脑,开始查阅有关苗医药方面的资料。
  千年苗医,万年苗药。在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一直有着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民间传说。千百年来,苗族人在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抗争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医药理论,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苗族医药历史最为久远,内容最为丰富。苗医药,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一块不可或缺的瑰宝。
  看到这里,安然对溪流来信所说的她自己被一个老苗医医治好癌症的说法,更加深信不疑。
  下午一上班,安然就让秘书小郭把公司市场信息部的主任李晨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晨曦,给你一个新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整理收集一下有关苗医药方面的资料,特别是贵州省黔东南苗岭一带山区的民间苗医药资料,为公司下一步进军大西南,挺进苗岭,做好苗药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此事不是一天两天和一周二周就能完成的,需要你和你的部门投入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必要的时候,你也可以带队亲自去黔东南走一走,实地考察一下。于此同时,我也会让公共关系部配合你们部门,跟贵州省一些与苗医药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协会等组织建立起联系,保持良好沟通,对他们的一些年会、学术研究,特别是在苗医药教学方面,在资金上可以给予适当的资助。总之,要让我们公司的触角在贵州,特别是在黔东南苗疆腹地,早日扎根。

  李晨曦跟安然工作有五六年了,他一直都很敬佩安然的战略眼光和胆识。从安然的讲话中,他觉察到了安然又要开始布一盘大棋局。
  他欣然领命。
  日期:2018-05-19 10:37:59
  20

  安先生,我这次来巴拉河,不仅仅是捡回来了一条命,我还有更大的意外收获。在这里,就先容我不说是什么,权当跟你卖个关子吧。
  安然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抵达大厅的咖啡吧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继续读着溪流的留言。
  他是来接机的。程嘉丽的这趟从悉尼起飞的航班,因为在香港转机时遇到暴雨,导致了航班延误一个多小时。
  和二年前那些沉重、哀怨、悲切和忧伤的留言相比,安然明显感觉到了溪流现在的来信,语言明显变得轻快、愉悦、欢乐和幸福多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己的一份信赖。连续几天留言读下来,安然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和溪流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忘年交,成为了知己。尽管留言中溪流还一直叫自己安先生,而且始终用您相称。
  安先生,事实上,这些年来,您在我的心中,就仿佛是一座精神上的灯塔,无论是在我生命中过去的黑夜还是现在已经来临的黎明,您都始终在发出耀眼的光芒,引领着我不断前行。
  安然一边留意着机场进站航班的广播通报,一边坐在那里继续读着。
  请原谅我现在内心的激动和语无伦次。
  我到巴拉河村的第三天开始,就开始服用寨柳嗲老人家给我的扶正药。二天一剂,我连服了三剂,六天过去后,我的病情不好不歹,但舌上有津,已不干呕了。寨柳嗲老人家对我说:这就是莫有恶化的吉兆,从明天起,我就给你再气血双补,加上治癌之药,慢慢就可以扭转危局了,溪流姑娘你要有信心,莫急啊。

  其实,我从到巴拉河村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高烧退了之后,就对寨柳嗲老人家能够医好我的病充满了信心。我这个病,到了晚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持续发烧。在北京肿瘤医院住院期间,各种退烧药,包括激素都没少用,可就是很难退下来,刚刚压下去就又上来,就像是有一团火,在我的体内燃烧,总也扑不灭。我已经习惯了终日的昏昏沉沉,头晕脑胀。可寨柳嗲老人家的一副汤药就让我第二天早上醒来感觉到神清气爽,我能不高兴吗?特别是寨柳嗲老人家陪我聊家常,对我嘘寒问暖,鼓励我,为我最终战胜病魔,筑起了一道厚厚的精神防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