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后我不是我,你还是你[GL]》
第1节作者:
草野间人 日期:2016-08-31 01:15:00
“医生,16床病人血压掉了!”
16床是个重病人,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心衰,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诊断在十个以上,通俗的说,肚子里那点脏器,基本都坏完了。
这样的病人,搁在十年前,是必死无疑的,但是现在不同,肺坏了有人工肺,心坏了有人工心,肝功能不好有人工肝,不会呼吸有呼吸机帮你,还有透析可以替代肾,总之,办法很多。
但是,这么多办法,只能拖延一下时间,死神早晚会把这具残破的躯壳收走,早就今天,现在,晚也就是一周左右。
病人家属要求抢救到底,不放弃。
护士推着抢救车呼啦啦地跑过去了,我和杨柳像弹簧一样跳起来,也跑了过去。
大家各就各位,立刻开始抢救。
“多巴胺半支,推”
“多巴胺间羟胺各五支加250盐水滴”
“呼吸兴奋剂上一套”
“草野,心率下来了”
“肾上腺素一支,推,准备心肺复苏,联系麻丨醉丨科,准备插管,家属呢,把家属喊过来谈话”
我和杨柳同一年进医院,我是肿瘤科的,她是重症医学科的,新进医院的医生要在每个科室轮流待几个月,以熟悉每个科室的病种和处理方式,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便三年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治医师。
在同一系统的多年训练下,那怕是第一次合作,我们的配合也十分默契。
我主持抢救,她跟病人家属谈话。
毕竟,后续的抢救都是痛苦而昂贵的。
隔着抢救室的玻璃,家属在六神无主的哭泣。
“到底要不要救?”
“我,我做不了主,我要等我儿子来”
“还有多久?”
“他,他在火车上了,快了”
“啊?!到底要不要插管,要不要救?”
“我做不了主…………”
病人的大动脉搏动消失了了,我立刻开始按压
……………………
一场大抢救过后,人会有一种精疲力竭的兴奋感,不论抢救成功与否,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空虚和无力。
每次和她缠绵过后,躺在床上,看着空空的天花板,也是这种感觉。
这时候我们会聊聊天
聊得最多的是一些小时候的事情,那些事会自己浮到脑海里,好比大力搅和一缸陈水,会把湖底的渣子翻出来。
抢救后力竭也会搅起这缸水,让我想起她
距离我们初见,已经十六年了。
这十六年,我们都辗转了N个城市,可惜城市的坐标点没有重合过
这十六年,我见过许多人,但只有见她,心会微微颤抖一下
这十六年,我改变了很多,而她一如我初见时的模样
这十六年,我每天都会想起她,但是每次拿起手机,都会放下
这十六年,一晃,就过去了。
日期:2016-09-03 23:24:17
那个病人最后还是去世了
火车上的儿子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但是因为要等家属到场,我们持续心脏按压了三个小时,
对于一个骨质疏松的老人来说,带来的副作用是肋骨断了数根,胸前一片淤血
这些副作用我和杨柳心里很清楚,对在场的家属也解释的很清楚
按压并不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这些我和杨柳心里很清楚,对在场的家属也解释的很清楚
但儿子没来,谁也不肯放弃喊停
就像是击鼓传花
大家都不想花停在自己手里
医生只有不停地敲鼓
“如果他的儿子早点来,或者指定一个本市的子女做授权委托人,可能可以少受点罪”
杨柳一边补抢救记录一边摇头
“是啊,不过当自己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谁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呢”
“授权委托按常规未成年人是父母签,已婚的是夫妻签,老头老太是子女签”
“呵呵”
聊天止于呵呵
因为我们见了太多所托非人
有父母没咽气,自己为了分家产在父母病床前互殴的
有明明还有救治希望,子女为了摆脱累赘签字放弃治疗的
有产妇危及急需手术,丈夫拒绝签字还从后门溜走的
有坚持积极抢救,病人痛不欲生,在被窝里用水果刀扎大腿求死的
有谁能那么了解患者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为之承担风险,骂名,甚至背负终生愧疚,来接受患者生命的委托?
之前有个关于生二胎的笑话,说生两个孩子好,以后遇到事情可以商量,老人病重,老大说,要不,把氧气管拔了?老二说,好,拔。
大家都当笑话看,我倒是觉得挺写实的
“以后我要是自己不能做决定了,我觉得吧,委托一个人不行,万一这人心不诚,我就完了,我得委托三个,让他们投票,这三个最好还有懂点医的,不懂的话,至少要都为我着想”杨柳补完抢救记录,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
“你老公你也信不过?”对于杨柳这种已婚妇女,一般都是老公签字
“现在他对我挺好,那7年痒的时候呢?20年后呢?30年后呢?那会儿我还不到70,咱大天朝平均寿命都73了,可能我们的婚姻还维持着,但那时后,我未必还是他最在乎的人,这个时代的变化,太莫测了”她叹了口气
前阵子心内科有对模范夫妻婚变了,丈夫被小护士勾跑了,这件事对大家挺有点刺激。
谁是能给我签字的人,我心里默默的盘算着
她,可以么
虽然在法律上,我们俩之间,什么都不是
她连做委托人的资格都没有
医生谈话都不会考虑她
想起她,我的心少跳了一拍
日期:2016-09-22 22:43:18
第一次见她是在明媚的初秋,不过这座城市的四季并不是非常分明
我带着三十斤重的行李第一次走进这所医学院,百年的历史沉淀下丰富的临床经验,数不清的疑难病例,满墙的专家学者和无数的鬼故事。
新同学来自天南海北,背着大包小袋子找宿舍,排各种队办手续,有时候会遇到同一个城市或者同一个省来的老乡,就亲热的聊聊起来,校中路上一字排开了很多小摊子,有迎接新生的,移动办卡的,卖水瓶衣架的,校园里热闹非凡。
不过我很清楚,我是没有老乡的,这所学校在我所在的省份只招一个学生,就是我了。
我的高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报了这个省份的志愿。
对于这个城市的了解,全来自于电视,自从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全家天天关注这个城市,不过获得的信息,也仅限于天气预报。
“嗯,至少天气应该不错吧“我妈欣慰的说
未知带来的慌张体现在疯狂购物上,等我妈发现她给我准备的行李已经没有箱子可以塞下的时候,又买了一个超大的行李箱。
我拖着这个沉重的箱子,走进了这所百年老院,开始了大学生活。
日期:2016-09-22 23:25:41
父母都很忙,我自己报到,所以到校比较早,大家还在团团转找地方的时候,我已经办完所有手续在校园里溜达了,看到新同学还给指个路什么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