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8年,记录我所遇到的诡异事件》
第3节

作者: 室缺大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嘭”车外传来轻微的爆裂声,一只飞蛾爆出金色的荧光。
  “嘣嘣嘣”窗外万千只飞蛾都闪出了金光,绕着车如同流动的星河般舞动。
  我却死盯着车内的那只蛹。
  最后,我看见那只巨大的金色飞蛾破蛹而出,在我眼前张开了双翼。
  翅膀上仿佛有一对巨大的眼睛。
  日期:2018-05-09 18:48:22
  老人还没回到医院就死了,家属虽然情绪激动但也没闹事,90多岁高寿了,我们也尽力了。解释死亡原因的时候,那个70多岁的女儿沉默得像块石头。

  回到医院下达死亡通知书,后面就是殡仪馆人员的事情了,那个女人孤零零离开的时候,早晨的薄雾弥漫了整个玉林城。
  一周后我才发现出诊费还没收。虽然很不情愿,但在被主任骂之前我还是赶紧打电话给那个老人的女儿。
  打通了电话,接电话的却是一个男人。
  沟通好一阵才知道他是那父女的邻居,老王,之前的120也是他打的电话。说明白来意后,他滔滔不绝,废话太多,我稍微整理了下,大概知道这父女俩的故事。

  这老王是个热心肠的人,住的离那父女的老房子其实还有点距离,但他每天晚上都有锻炼的习惯,那天夜里刚好听到这女儿哭得厉害,就前去看个究竟,发现这老人病得不轻,赶忙给我们打了电话,没料到还是没就回来,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老王说,老头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师,年轻时候极有名望,五代单传,秘术传男不传女。据说到了他这里,因为太过出名,年轻气盛跟外地强龙斗法,落得个妻离子夭,一身病痛,只剩这么个女儿相依为命。这女儿一辈子没出嫁,在当地也是个远近闻名的“鬼婆”(当地巫婆的称呼),帮人起名测字,生活倒也过得下去。据说这老头10年前就预言自己要死了,家里放了棺材准备随时料理后事,谁知道人老了,功力也散了,预言竟然不准,那棺材一放就放了十年。

  1年前,这老人已经“死”过一次,断气后放在棺材,村里人帮办了葬礼,谁知道三天后居然自己醒来了,穿着寿衣从灵堂走出来到吃着宴席的大堂,当场就吓晕了几个胆小的。而且当天莫名其妙漫天的飞那种灰蛾。
  那天后再后来村里人都不敢再靠进这父女的老屋,那屋子在一颗大榕树下,周边无时无刻飞着蛾子,地上也是一层层的死蛾。甚至有人说,看到那个女人生生的抓了那些飞蛾就塞到嘴嚼着吃。

  村里人传说上一次老人其实已经真的死了,是他女儿施妖法救回来的。但是阳寿已尽,回来的也是行尸走肉而已。
  老王倒是不太信邪,他说公道自有人心在,自己行的正走的直,才敢进去看他们。
  我好不容易等老王说完,问老王那个女人还在不在家里,能不能来补交出诊费?
  老王说他看到那个女人抱着她父亲的骨灰盒进了房子后就再没有出来,他表示帮我去问问。
  我感谢了他,好奇心起,想再问问那些飞蛾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电话忽然传来电流干扰声,老王在电话那头“喂,喂,喂”也听不清楚我的说话,隐隐約约的我好像听到某种翅膀整动空气的嗡嗡声,紧接着电话就断了线,我再次打过去就再也打不通了。
  老王说的事我半信半不信,但我却是亲眼见到那只双翅带着假眼的金色飞蛾,那天晚上在我们打开车门时候就和外面的那群飞蛾一起飞走了。
  后来我仔细回想,变成这只飞蛾的蛹,我确信是老人呕出来的。
  至于那个老鬼婆,出诊费都还没结,后来问了他们其他村里人,也没人知道去了哪,她的那个房子,据说不久后起了火,烧得一干二净。
  而老王,在我打了电话后第二天,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送到了我们医院,现在依旧生死未卜。
  现在每次下夜班,看到街灯下扑火的飞蛾,我总是下意识的关紧车窗。
  日期:2018-05-11 09:53:36
  第三篇:下乡
  那年,因晋升主治需要,医院派我下乡支援3个月,去的地方是R县某个卫生院,地方不大,发展也比较落后,离YL市也比较远,一般我周末才回家,平时就住他们的员工宿舍。 
  他们的员工宿舍比较简陋,像极了我在农村读初中的那种房子,宿舍旁边是一大片竹林,晚上睡觉伴着莎莎作响的竹林风,白天还可以到竹林里采竹笋,倒也有情趣。
  当时恰好对口扶持他们的广东医院捐赠了一套旧的奥林巴斯胃镜,而除了他们主任,其他他们都没有学过胃镜,所有我过去后自然负责起培训他们做胃镜的任务。

  培训刚开始不到一周,他们主任就出去学习了,只剩我能独立操作胃镜,他们病人不多,每周也就两三个胃镜检查。即使医生们想学也没有足够的病人数量来实践,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学习胃镜,光是从把胃镜从口腔送入食管就让很多初学者花了大量学习时间才能熟练,而食管以下的进镜操作反而简单一些。
  因为都是年轻人,没来几天我就和卫生院的几名医生很熟络了,特别是同是兴业老乡的小陈医生,和护士阿雅。平时陈医生也住员工宿舍,下了班就我们两个无聊的找事情做。
  那天下班,我和小陈到竹林里采竹笋,刚下过春雨的竹笋鲜嫩无比,是当地有名的美食。
  出发前,小陈让我穿上长袖衣服,把领口扣紧,还戴上斗笠。我不解问他为何,他回答说这地方潮湿阴冷,最适合各种毒蛇虫子繁殖栖息,而最常见的就是竹叶青蛇,平时缠在高处竹枝上,行人一个不小心碰到,易落到头颈部,被咬到后果不堪设想。
  这竹叶青蛇我们课堂上也是学过的,岭南常见的毒蛇之一,属于中医里面的火毒类蛇,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血循毒类,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肿胀发展迅速。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大面积溃烂,导致死亡,截肢等都不罕见。
  我不敢丝毫大意,还特地穿了雨靴进去竹林,结果还真遇到了一条罕见的异种竹叶青,而这双雨靴也救了我一命。
  当时在竹林里我发现了一株长的特好的竹笋,提起铲子就开挖,结果这蛇就在我头顶盘踞着,这一挖竹子震动惊扰了它。我只觉得有一团东西落在我的斗笠,紧接着滑落到我脚下,我还没反应过来,那长约一米的竹叶青弓起身子,然后向前一窜,毒牙就咬进了我的雨靴,喷出的毒液沿着塑料靴面腐蚀出一长道痕。
  旁边的小陈医生眼疾手快,拿起铲子往蛇七寸砸去,当即把这竹叶青斩为两段,而蛇头尤咬住我的雨靴不放,蛇身在地上翻滚不止。

  我吓出一身冷汗,左脚发了狂般把靴子甩掉。然后迅速检查了左脚,幸亏雨靴够厚,毒牙未能穿透。但是这竹林我是不敢再呆多半分钟了,光着左脚就逃了出去。
  小陈倒是见多不怪,还把这蛇头蛇身捡了回来,说这条竹叶青是罕见白唇竹叶青,而且蛇头变异为鲜红色,长度足足又一米半,比正常的竹叶青蛇长一倍!拿来泡酒绝对是药酒名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