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特警团行动,总共来了不到一个营的人马,而且都是特战处突的战斗连队。其他的连队,大多只派来了几个当家的代表,将来能考虑战术如何演练配合可以。
为了提高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全部人马采用徒步行军方式的同时,部分部队还轮流体验了摩托化行军,交替使用摩托车、吉普车等多种方式行进。模拟抢占制高点,尖兵搜索等课目的训练。
以这些训练内容,都被军区派来的一个摄制组,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这次演练行动,军区特别派来了三名宣传干事,携带一台摄像机。专门负责记录特警团这次的演练行动,将来这些胶片资料将会作为特战处突的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故地重游,战士们走在崎岖的山路,向那个吞噬了四名战友年轻生命的山洞进发,心境与当日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毕竟今天大家已经不再紧张,也不用再饿肚子。大家需要的是重走自己搜索和战斗过的路程,重新复盘当日的战斗,寻找到最正确的,用最小代价消灭敌人和保护自己的战术,吸取当日的教训。
下午三点左右,部队全体到达那处山下。
直到这时,从赶来接待的当地干部那里了解到,那个山洞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附近山民用石头给封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脸色颇不好看,仿佛吃了死苍蝇一般。
这个山洞存在了多少年?抗日队伍当初在这儿打过仗,打得日本鬼子哭爹叫娘,老百姓倒没堵这个洞。等特警团打完仗,牺牲了四名战士,老百姓这倒给堵了,这让人家远道而来的特警团怎么实地演练?
至于当地老百姓为什么要堵这个洞,赶来接待的当地村官也不太清楚。他只知道这是周边零散居住的山民干的,山里人家平时居住的都较远,沟通不便,具体情况也不得而知了。
等部队和负责接待的当地官员登山腰平台,来到那个山洞处才发现:被人用碎石封死的洞口外面,有人在平台的一块大石头,用油漆写了“英烈殒难处”五个鲜红的大字。不仅如此,石头下面还用小一些的字体记下了四名烈士的名字。那面还写道:“XXXX年X月X日,四名战士为剿灭杀人匪徒,牺牲于此。来往山民,于此祭拜,不可高声,不可亵渎……”
看到这些,不管是军方还是当地的官员,大家的脸色一下子好了许多。看当地村官和带路山民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虽然从表情人们看得出来,眼前的几位并不知道这件事。
直到当日带路的那位山民出现,这件事的迷底才被揭了开来。原来当日作为向导带队山的那位山民很感激救下他,而又牺牲在平台的战士们。谁料等种纬采用滑降爆破的方式消灭了两名匪徒后,被吓得不轻的山民回到家病倒了。
不过,这位山民念念不忘当日的救命之恩,特意让自己的小儿子去部队参加了四名烈士的追悼会。可能是因为参加追悼会的人太多,他的儿子年纪轻,又不起眼,所以当时负责接待的人并没注意到那个少年。不过那位有心的少年却把四位烈士的名字都记了下来,回来后交给了自己的老爹。
后来等到这位山民的病好了一些,便央自己儿子的老师,算是当地字写得最好的一位民办教师写下了纪念烈士们的字。至于堵塞山洞的事情,也是周边住得较近的一些山民一起干的。主要原因还是担心以后这个山洞再被什么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做什么违法的勾当。
听完了山民的讲述,特警团政委王坤代表全团指战员对山民的行为表示了感谢,也讲明了这次特警团重返这里的目的在于练兵,接下来几天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动静,让附近的老乡们不用担心。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陪同而来的官员和当地山民,特警团在山腰平台简单的举行了一个悼念牺牲战友的仪式。
山腰平台面积不大,不可能容纳所有到场的人员。作为牺牲最大的三连,他们是唯一获准登平台悼念昔日战友的连队。看着当日浴血奋战的现场,三连的那名被班长救下战士,名字叫张春生的兵反应最为强烈。他痛哭着直接跪在了当场,哪怕悼念仪式举行完,也依然哭泣着,站都站不起来。
最后,还是三连长许志利跟他说道:“好了,你这样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要是你还在念着你们班长的好,你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然你班长在天看见你这样,也会看不起你。”
张春生之前在三连的表现很一般,他的班长没少为他操心。说也说过,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张春生是个提不起来的蔫脾气,各方面素质始终平平。不然也不出现当日枪响都反应不过来,卧倒都需要班长往下摁的情况。
直到班长牺牲,张春生这才想起班长平时对自己的好。以往那些急燥发火的情形,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都是在为他着想,希望他成长起来。只可惜,他明白的太迟了,他成长的代价太大了些。
祭奠完四名牺牲的战友以后,随队前来的几名工兵打开了洞口。
洞口一打开,一股强烈的恶臭味冲了出来,把正在拆除封堵洞口碎石的工兵熏得不轻。众人这才想起来,当日炸死两名匪徒以后,并没顾得好好清理两名匪徒的尸骨。以至于山洞里匪徒遗留下的尸骨碎块已然腐烂变质,经过这二十多天下来,积攒在洞里的恶臭味儿顶得人直欲做呕,人进去时间不长会被熏出来。
特警团这次回来,倒是准备了柴油发电机和照明设备,但是没准备通风设备。没办法,只好派人下山去找山民借,最后从当地人家里弄到了一台电风扇。扛回来接电,这才开始给山洞进行强制通风。等山洞里的气味好一些了,这才再次派人进去重新清理。等到完全清理完毕,架照明设备和电话线,整整一天已经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各连队按照事先的分组,派人一组组进洞观察,了解地形。三连作为这次战斗牺牲最大的连队,理所应当地被排在了第一位。
只是等三连的战士们进洞看明白环境再出来之后,战士们都沉默不语了。
这次,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那天他们经历得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知道了自己的班长和副班长是冒着怎样的危险救助他们的。很多从洞里走出来的战士久久不语,那是他们的泪水在静静地往心里流。
之前三连有些兵还是出于对副连长老贾那些见不得人,败坏三连荣誉的下作手段不满,然后出于维护三连的荣誉,外加服从命令的本能而接受了连长许志利。
但实际,很多人的心要说对许志利这个外来的连长所谓“见死不救”一点芥蒂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私下里,很多人还是对这个外号“老熊”的连长有些微词的,贬称他为狗熊的人也不是没有。
可是今天,当他们站在山洞内以匪徒的视角往洞外看时,他们的心情一下子沉到了底。在这种特殊的地形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什么高超的军事素质。只要会开枪,手够狠,心够黑,再加有一手勉强说得过去的枪法。这个平台简直是来多少人会死多少人的地形,这是老兵们嘴里常说的绝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