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京飞贼案》
第22节

作者: 吉S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让他们的同伙不知道的是,那辆桑塔纳跑了不多久莫明其妙地漏光了油,逼得他们不得不从一户山间的农家偷了辆自行车驮载脏款和枪支,并且由此暴露了逃跑方向,吸引了警方和军方的注意力。而另外两名劫匪却趁机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路,然后顺着一条山间的小溪流,成功跳出了军警双方布下的天罗地。
  其次,连那几名被擒的匪徒都不知道的是,逃走的两名匪徒之所以“义气”、“大方”地将大量不便携带的现金交给他们,那是因为他们逼迫财务科长打开了掌握在他手里的一个小金库。那里面的金砖等便于携带的财物,都是黄氏家族在罗山矿任贪污挪用公款而来的。谁料想,到最后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那两名匪徒支开其余同伙,将这些财物尽皆掠走,最终还灭了财务科长的口。
  对于这笔财物被劫,之前警方一直不掌握。还是在随后省厅相关人员介入,进一步进行调查时,这才有黄家人顶不压力说漏了嘴,这才把这些情况给交待出来。
  另外,据警方对几名被擒匪徒的突击审讯,他们曾提到之前团伙曾因分脏不均产生内讧,甚至差点动枪。是那两名匪徒表示这次作案劫得财物要公平分配,才使得他们安定了下来。
  等几名劫匪被擒,有些醒悟过来的家伙一股脑把这些情况揭了出来。经过警方对已经寻获的那辆桑塔纳现场勘查,结果真的在输油管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钻孔,证实了另两名匪徒确实是处心机虑地把自己的同伙给卖了。
  消息传来,众匪徒心恨意满满,把他们所知道的情况全撂了,恨不得借警方之力迅速把这两个家伙抓到,大家一起刑场才好。可惜的是,最后两名匪徒着实精明的紧,警方除了了解到他们以往犯下的一些案子外,能对追凶起到作用的信息廖廖无几。
  真正暴露出两名匪徒逃跑方向的,还是已死的邱国栋的那句话:他们带了打气筒!
  九十年代初还没有高压打气筒,除了给自行车打气外,这个东西也给足球篮球打打气了。跑路的时候带这个能用在哪?警方很快判断出他们有可能走了水路。
  通过研究罗山镇附近的地理情况,警方发现只有镇外十余里的山间,有一条直接南下不起眼的小溪流可供匪徒逃窜。
  但由于这条小溪很不起眼,许多当地人都不清楚通向哪里。加之这里道路难行,逃犯很难快速脱离罗山镇。因此有了思维定势的警方,起初并没把这里做为重要卡口去控制。结果百密疏,让这两名匪徒从这里逃了出去。
  根据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了解,这条小溪名叫伏流河,属于半季节性河流。夏季涨水时,一般的小船可以顺流而下,走一百五十里可以跳出山区。秋冬季节水量减少,只能是附近山民捕鱼摸虾的去处。
  因此这么多年以来,除了少数当地人以外,一直没人考虑它的交通功能。而最后的两名匪徒,其邱国栋的弟弟是罗山当地人,应该是他精心挑选了这么一条逃跑路线。
  沿着伏流河流南下,出山后是平坦的华北平原,再走十几里会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线。一旦这两名匪徒跑到这里,再想擒住他们可难了。
  而且,从他们携带的武器看,这两个家伙的破坏力绝对在当年的“二王”之。相只有手枪的“二王”,如果这两个手持重火力的家伙跑出山去,一旦危害社会,两个疯狂的家伙会做下多少血案?又会付出多少人命?国家的损失又会有多大?这是人们不敢想象的。
  现在人们能指望和能做的,各有一件事。
  能指望的是,希望匪徒们在这伏流河逃跑的速度不会太快。这条山间的溪流之,有一种独特的东西可以稍稍影响匪徒的逃跑速度,那是——塘坝。
  塘坝这种东西在北方山间并不多见,这是当地村民把溪流的石头收集起来,在枯水季节的时候在水垒起的像堤坝之类的一种东西。塘坝在夏季不会影响溪水行洪,到枯水季,尤其是春季的时候,塘坝内的存水成了村民们生活和灌溉山间农田的重要水源。另外,塘坝围合的水源还为村民提供了一定量的鱼虾,丰富了村民的餐桌。
  由于塘坝的关系,秋季伏流河的河水流速会变得很慢。据当地人讲,一般在水面乘木筏一小时也走十五六里左右,人步行的速度快不了多少。再加有塘坝的关系,很多地方筏子根本过不去,这也是当地人不用伏流河出行的原因。但是,如果匪徒使用的是充气轮胎的话,塘坝只能起到减慢速度的作用,而不能阻挡他们沿伏流河南下。
  伏流河出山这一段的长度在一百二三十里,如果按十五里每小时的速度计算,再算过塘坝会影响的速度,一小时也十二三里的样子。
  而早发现邱国栋的时间,应该是另两名匪徒下到伏流河里的时间,也是早晨七点多,不到八点的样子。这样一算,两名匪徒已经在伏流河里走了接近六七个小时,走出了七八十里的距离,离走出山区也只剩下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
  不敢想象,如果不是邱国栋那句“打气筒”的提示,专案组还会耽误多少时间,走多少弯路,恐怕那个时候那两名匪徒已经扒了火车,逃得无影无踪了。所以说,战士们对于邱国栋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根本难下定论。总之,在大家眼里,这是个有些悲剧色彩的人物。
  而目前由军警地三方联合组成的追捕队伍能做的,并且已经在做的,是前堵后追,力争把两名期待消灭在山区。
  现在,除特一连因为解决邱国栋而稍晚了一些外,特警团所属的二、三连、特务连、机炮连、侦察连等连队已经先期追了去,工兵连已经在临时修葺伏流河旁边的山间小路,准备为大部队赢得更多的时间。
  而伏流河沿岸的几个自然村已经得到了通知,让他们严密注意陌生的外来人。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些信息反馈,不过还未得到最终证实。
  另一方面,省公丨安丨厅已经调配了山外的部队和民兵,派往伏流河出山的山口附近堵截和封锁。高层已经下了死命令,要求坚决把这两个匪徒消灭在山区,不放出山去危害社会。
  颠簸的山路越来越窄。

  随着军用卡车车身的不断晃动,耳边不时传来路边树枝枝桠挂在军车被折断的咔吧声。大约走了不足十五分钟,卡车便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况实在太差,山区土路实在太窄,东风军卡车身太宽,根本不可能过去,战士们只能换乘其他交通工具了。
  战士们跳下车来,开始列队集合。这时他们才看到他们将要乘坐的各色车辆。这都是些什么车啊?矿山运送矿石的柴油翻斗车,农用四轮拖拉机,破旧的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吉普车……各种各样怪模怪样的车辆,停了长长的一大溜,显然是指挥部近调用的社会车辆。
  车辆的总数不是很够,许多车辆都要超载才行。往往好几名战士挤在一个翻斗里,还需要侧过身子给驾驶员让出视线,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讲究舒服的时候,也都尽量坚持着。
  车队陆陆续续的路了。开始的时候,路面还稍稍像点样,车队的速度还能维持在每小时二十公里的样子。可越往后面路面越差,很多地方都需要战士们下车推行才能通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