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闺房萳烛愁,太叔迟暮玉卿泪]——王衣》
第8节作者:
忘记浮华
太叔玉卿以前在朝堂上虽是也与中书监正面商议过大魏的国事,但是移居东宫到中书监的叶府还是头一次。可见太叔玉卿对当下朝中形势的把握并无胜算,朝堂上明里暗里多数都被太叔玉凤收买了,且太叔玉凤又是陛下的长子,这未来尚衣局掌事的位置,东宫自然是很看重。
“殿下是觉着陛下会临时变卦,将这东宫的主人换了么?”高宏力跟随太叔玉卿多年,谈论起事情来也毫不忌口。
“你跟随我多年,难道你觉着我是贪恋这大魏的皇位吗?只是皇兄这几年的动作太大了,这父王的朝堂上都快成他玉凤侯府的了。”太叔玉卿自然不是心思歹毒之人,这些年在东宫伺候母后协助当今陛下,十分懂事有主张。
“皇兄的野心本王倒是不计较,若是他心胸坦荡一心为民,我倒是乐意。只是他不但不为民,还为自己的野心做一些苟且之事,这便是我太叔玉卿最不能容忍的。”太子说完摆摆手,上了马车。
马车刚出东宫巷子便被前来传旨意的高立阳给拦住了,他可是大魏陛下贴身伺候的宦官,也是大魏最位高权贵的宦官:“太子陛下叫您去一下,说是有要事要和太子殿下和大皇子商议一下。”
太叔玉卿瞧了瞧身上的冠服还算是正式,便下了马车朝高宏力道了句:“你回东宫之后去禀告我母后,说我晚膳去他宫里。”
“诺!”
这东宫在邺城城南,陛下之意便是取天地之灵气兴大魏之风范的意思。从东宫外的巷子里徒穿过西华门便到了太极殿,到了太极殿大皇子太叔玉凤和三皇子太叔玉酌都在大殿上。
太叔玉卿是大魏东宫之主,未来大魏的陛下两位皇子和太极殿周遭的宦官、奴婢自然是要跪拜行大礼的。待这些宦官们礼毕之后太叔玉卿才叩首给陛下行礼,片刻站起来:“父王不是说只有大哥么?”
“太子你我数月未曾谋面,这兄弟情分自然是淡漠了一些,你我兄弟情分淡漠不关紧,但是你不能阻碍我进殿来给父王请安啊!”这太叔玉酌也是口齿伶俐善于诡辩的人,这半年来为了讨陛下开心出征边境,前几日才回来。
“三弟真是巧舌如簧啊,为兄随口一问便落入了口舌,父王圣明自然知晓我不是这个意思。”放眼这太极殿,太叔玉卿和太叔玉酌自然可以此刻暂为盟友。太叔玉卿若是再纠缠下去,怕是只有自己吃亏的份儿了,便紧忙抽身。
“好啦……好啦!你三弟才从赣州回来,军旅生活极其艰辛你就放下太子的威严让他几分吧。”陛下见兄弟二人争锋相对,又体恤三皇子太叔玉酌军旅艰辛,便让身侧伺候的宦官高立阳给他安了一桌酒席。
紧接着便又给大皇子和太子安排了酒席,但是唯独不同的是这次陛下设宴让三皇子靠在了他下侧。按照大魏的礼数,这位置不是皇后的便是东宫太子的,这次倒是有为常理。太叔玉酌坐上席位后,歪着头神气的咧开嘴冲太叔玉卿诡谲的笑了笑。
日期:2018-01-28 14:07:15
第十三回:
这朝中的局势太叔玉卿怎会看不透彻,只是不想在陛下跟前儿撕破脸皮,让陛下心生烦忧罢了。
太叔玉卿虽然居于臣子的酒席位置,但仍旧是东宫陛下亲自册封的大魏太子,先端起一盏酒来正欲说话却被太叔玉酌打断了。
太叔玉酌身着厚重的铠甲,饶是常年在外征战的缘故,面颊黝黑眉宇间透露出几分爽硬来。他双手端起青铜酒盏冲着陛下:“父王,儿臣在赣州抗北燕骑兵时,最想念的便是和父王一同喝酒看这大魏的太平盛世,今日儿臣先干为敬多谢父王赐予儿臣这尽孝的心愿。”
高立阳低垂着头守在陛下身侧,一脸不悦的阴声阴气的:“陛下按照我大魏的礼数,这盏酒得先由太子来喝。”
陛下本是十分看重大魏的邦礼,君臣有礼这东宫太子的身份自然也是高于其余皇子的。不料陛下却和颜悦色道:“今日酌儿凯旋归来,整个邺城的百姓商贩都站立在集市上迎接他,本王今日这盏酒自然许他先饮。”
“父王说的是,三皇兄苦守在赣州着实辛苦了,不过正因为如此这大魏的礼数才更已经遵守。若是在军营里,别说是一盏酒了就算是掉下一根发丝,怕是也得彻查清楚不是?”太叔玉卿说完也从酒席上站起来,双手举着酒盏道。
“太子说得有理,不过我大魏历来是看中军功的。这盏酒孤还是先应了酌儿的,不能让这赣州的将士们寒了心呐!”陛下道完这高立阳自然也是没话说了,板着脸拎着青铜回纹酒器倒了一盏酒。
喝了几蛊酒,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极力讨好陛下,太叔玉卿只是在酒席上笑颜相对。不知不觉间便已经过了正午了,太叔玉卿担心陛下的龙体站起来双手举平颔首作揖道:“父王儿臣有要事禀报,这濮阳明一出事这浣衣局掌事的位置便空了出来。儿臣提议父皇叫内阁尽早拟出合适的人来,免得这朝堂上动荡不安。”
“太子说得在理,太子既然有提议想必心中是已然有了合适的人选?”陛下今日下了朝便和三位皇子在这太极殿喝酒,眉宇间透露出几分疲倦之意来。
太叔玉卿见陛下提及濮阳家的旧事没有动怒便继续道:“儿臣心中倒是有三个初定人选:一是掌管我大魏邦礼的春官宗伯高崖,二是一个郡县的县制前面二人虽是有能力,但突然位居朝堂下三品还是不妥。唯有中书监合适这位置,一是中书监为人果敢又心怀大魏子民,二么便是他有这能力掌管司仪局和尚衣局做这个掌事。”
“中书监徐炳德?”陛下眉心一皱,抬眸看了一眼身侧的宦官高立阳。
“父王儿臣以为不妥,这邺城的人都知晓这中书监好色成性,若是位居三品岂不是让坊间百姓笑话?”太叔玉凤早已算到太子会提拔中书监来坐这个位置,立即阻挠。
“儿臣以为大皇兄说得在理,这中书监虽是有德有才但好色成性,怕是难以担此大任。”三皇子也出酒席,和太叔玉卿并立站在陛下跟前儿作揖颔首请求道。
“那你们意下如何?”
“儿臣以为此次应该打开宫门,到房间寻觅人才,这样方可彰显陛下随和与看中人才之意。”不知太叔玉酌打的什么算盘,竟然想出这招。
“儿臣觉着三皇兄之法不妥,坊间寻觅朝堂三品官员,难道是我大魏朝堂没人了么?儿臣以为浣衣局虽是执掌司仪局和浣洗房等事情,但是终究不是我大魏的命脉。如今大魏年年征战,理应节省开支不如将这尚衣局并入尚书大人门下,这样即可节省开支,又将此事交予了放心的人。”这尚书令太叔䮻和司马将军早已经是太叔玉凤的人,朝堂上明眼人都瞧得出,陛下自然也瞧出了端倪。
“今日孤有些乏了,你们且退下吧。不过孤倒是觉着酌儿说的在坊间寻觅这浣衣局掌事倒是在理,不如这事就交给内阁定夺吧。”陛下道完高立阳便弯腰上前搀扶着高喊一声儿:“陛下回寝殿。”
日期:2018-01-29 11:27:4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