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往事————五行通臂拳创始人张策的传奇一生》
第23节作者:
廊坊张杨
过了几日,阎海舟带上两个同村的把兄弟姚兴起、李为四一起给张策递上拜师帖子。韩占鳌早就和师父说妥,三人顺利拜在张策门下。每日刻苦练拳,功夫长进迅猛,张策心中暗喜,又收到好徒弟了。
日期:2018-07-02 21:02:23
何叶的肚子一天比一天鼓,张策也一天比一天高兴,每日变着花样的给何叶做好吃的。知道何叶思念阿爸,张策就专门去杨景禄那学怎么做蒙古肉饼,何叶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几个徒弟也隔三差五表表孝心,不时的送点东西过来。
这日傍晚,阎海舟、姚兴起、李为四提着点心、布料来看望师娘。张策客气道:“来就来吧,怎么还带东西。”阎海舟道:“就是一点孝心,给师娘养身子的。”何叶托着大肚子,给三人端上茶,几人唠了一会家常,见天色已晚,三人告辞,何叶从灶台上包好几块肉饼,“给爹娘拿回去尝尝。”三人赶紧推辞:“哪有上师父家还往回拿东西的。”“客气啥,尝尝你师娘的手艺,我们蒙古的烙法,和你们烙的不一样。”几人推辞了一番,各自拎好带走。
日期:2018-07-02 21:02:37
张策送三人出门,刚到门口,阎海舟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张策觉出他似乎有事要说,“海舟,咋啦,有事就说话。”阎海舟四下探了探,张策越发觉得不对劲,把三人拉到偏僻处,“到底怎么了?”三人未曾开口,先下跪磕头:“师父,徒弟们实在是遇到过不去的坎了。”张策一惊:“赶紧起来,有事说事。”姚兴起道:“师父,您要是不替我们做主,我们可就真活不成了。”张策道:“慢慢说,究竟什么事?”
三人起身,声泪俱下,说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日期:2018-07-02 21:03:19
阎海舟三兄弟家住香河与静海交界处的梨园村,后来两地勘界,梨园村划给了静海,村子里二百余户人家,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二十年前,村里有个叫朱英麟的书生考上了秀才,一时得意忘形,温饱思淫欲,和村里一个寡妇搞上了破鞋,被人家公爹和小叔子抓住,扭送县衙,革去功名,他一气之下去了天津,入了当地天主教会,混得如鱼得水,成为洋人主教的心腹,还改名叫朱孝圣,意思是孝敬天主圣人。三年后,带着法国传教士福高尔吉,回到梨园村传教,就住在朱孝圣家里,才一年多时间,就有二十多户百姓皈依了天主,入了教会。福高尔吉见教徒日益增多,朱孝圣家地方太小,不方便活动,就想买块地方修教堂。而这二十多户人家自打入了教会,也就不再拜天敬孔,甚至清明时节,也不和大家一起扫墓祭祖,显得格格不入,和村里人愈发疏远。可逢水旱灾年,天津的教会多少都会救济一些财物,他们炫耀似的招摇过市,更加让人嫉恨。随着加入教会的人越来越多,原本村里主事的几位乡绅、族长说话也越来越不好使,有教民和村民发生冲突,教民根本不听乡绅、族长的调停,直接拿上教会的名片上县衙告状,县太爷惹不起洋人,每每偏袒教民,引得乡绅、族长们十分恼怒,憋着口气要教训教训教会的洋人。
日期:2018-07-02 21:03:35
福高尔吉和朱孝圣要买地修教堂的消息传出后,乡绅、族长们暗中吩咐村民,谁也不许把地卖给他们。教会买不到地,只好四下寻找,盯上了村里一块无主土地。那是早在康熙年间,村里有个姓韩的财主,捐钱修了一座占地三亩的观音庙,又请了外面的高僧来做主持方丈,庙里香火兴旺了二三十年,是京东有名的大寺。到了乾隆年间,那个姓韩的财主后人,因故全家搬迁到河南去了,临走前变卖了所有家产,但还是留下了四十亩地,作为观音庙的庙产,租给当村的百姓,租子用来供奉庙里的和尚。等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战乱迭起,寺庙没了香火,逐渐破败,和尚也跑光了,只剩下断壁残垣。教会看上了这块地方,因为没有主人,只好向村里的乡绅、族长们提出愿意以每亩五十两的价钱买这块地。当年村里最有势力的乡绅就是阎海舟的伯父阎靖民,他年轻时考中过秀才,得到教会的请求后,立刻召集村民们商议。市价每亩好地最高不过三十六两,虽然大伙无不厌恶洋人,但五十两的价钱还是让人怦然心动。最后商议,将四十亩庙产耕地和三亩的寺庙地基全村按户均分,然后再卖给洋人修教堂。这时,朱孝圣又提出,分地的时候,他们二十多户教民要那三亩寺庙地基,剩下四十亩耕地归村民均分。阎靖民摊开账册细算,一百八十七户村民分四十亩耕地,一家合两分一厘多地,二十四户教民分三亩庙宅,一家才合一分二厘多,这么算来村民们还是占了便宜的,大伙当场全都同意这么分地。阎靖民等头面人物害怕朱孝圣日后反悔,还当即写了文书,让他们签字画押。
日期:2018-07-02 21:03:51
土地很快分好,但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朱孝圣领着那二十余户教民,把分到的三亩地无偿捐给了教会!传教士福高尔吉三下五除二推到旧庙,修起崭新的教堂!而分到四十亩耕地的村民,一文钱也没得到!眼见事情成了这样,村民们大怒,推选出阎靖民等四位乡绅,出头到静海县衙告状。县太爷接到状子,认为村民们白分了四十亩地,什么也没损失,教民自愿捐赠土地,与他人无关。阎靖民等十分不满,回到村里带领村民砸了教堂,赶走了福高尔吉。事情闹到天津知府衙门,知府只好出面和稀泥,提出那三亩庙宅还给梨园村,官府另给教会找地方修教堂。但法国教会也是骄横惯了,非说什么西洋的契约精神,教民们捐赠给教会的土地,就是他们自己也不能再要回去了。知府无奈,只好把官司上交,由直隶总督裁决,总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依旧是和稀泥,由总督衙门出钱,每户百姓分二两银子,让洋人在原址修教堂,官府就当花钱买平安了。但村里的乡绅、族长们拿到银子后,没有分给百姓,说要不争馒头争口气,带人推翻教堂,重新修了一座观音庙,还从安次县的隆福寺请来一位高僧广慧来当主持!
日期:2018-07-02 21:04:16
事情闹大,不但法国教会到总理衙门严正交涉此事,总督也勃然大怒,下令革去阎靖民等四名乡绅的秀才功名。官司打了六年,阎靖民心力交瘁,家产也消耗过半,得到革去功名的惩罚后,不但没有上诉吵闹,反而如释重负,变卖了剩下的家产,带着妻儿老小远走他乡避祸去了。
没有了领头羊,福高尔吉又杀了回来,朱孝圣腰杆更硬了,带人砸了观音庙的大门,再次激怒村民,各姓的族长也都豁出去了,变卖了家产,到京城告御状!事情越闹越大,但朝廷的态度越是模棱两可暧昧不清,既不说是百姓的不对,也不说洋人的无礼,就这么一直拖着,足足十年之久,两边人望眼欲穿巴巴的等候朝廷最后的裁决。洋人有的是钱,耗的起,几姓族长家产有限,一开始各姓村民还都捐钱支持,日子久了,也都心灰意冷。观音庙的几近断绝,主持广慧实在支撑不下,只好扔下寺庙云游四方去了,留下十二岁的徒弟智化小和尚看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