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信步话春秋》
第14节

作者: 钱越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这是一首王师戍卒思念家人、怨恨统治者让他们久戍不归,希望早日回家的诗。据《毛诗序》说:“《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诗中提到的申(南申,为宣王舅西申公子诚的封国)、甫(吕国)、许三个诸侯国是成周的南大门。由于楚国的强势崛起,周平王怕南大门被楚国攻破,因此派兵驻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周早期王师的实力并不弱。
  日期:2018-06-24 15:06:02
  三、平王东迁 5
  周携王一方:

  为显示自己的正统性,加上支持者主要来自王幾,故周携王选择宗周为自己根基。但是宗周地区在战乱中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凋零,经济好不到哪去,军力恢复也难。
  另外,早在西周末期西戎已经开始内迁到宗周周边。犬戎入侵之后,镐京以西游荡着大量西戎部族,周携王随时需要防范西戎的进犯。幸好西面还有个秦国吸引了戎族的目光,帮周携王分担掉大部分火力。
  按实力明显周平王一方占优,并有周边诸侯的支持。按理别说是仅仅拍死身在宗周的周携王,就算是稍稍恢复西周往日的荣耀也有可能。
  但是,凡事就怕有个但是。问题的关键出在周携王的头号支持者——虢公翰身上。西虢国正好卡在周平王与周携王之间,仗着自己占据着宗周与成周之间的交通要道、天险之地,相当于中国古代陆上马六甲的“崤函通道”,立扛周平王,强势的将周携王屏护在身后。
  面对周携王的这一身铜墙铁壁,周平王毫无办法。
  若是将周平王与周携王之间的斗争具现化,则是:
  周平王:我治下人口比你多,经济比你好。
  周携王:我有崤函通道。
  周平王:我军事实力比你强。
  周携王:我有崤函通道。

  周平王:我有天下诸侯支持。
  周携王:我有崤函通道。
  周平王:……
  说一千道一万,对周携王来说只要崤函通道在手,你周宜臼能奈我何。
  既然凭借自己的实力不能搞定周携王,那么只能借助外力了。外力哪来,周边不是还有一大堆拥护自己的诸侯吗。但凭借诸侯的力量可不可行,诸侯们又愿不愿意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西周末年至东周初年,周王室和天下诸侯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知道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这是一种以宗法制基础的军事殖民制度。
  宗法制就是宗族之法。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后代子孙,都属于同一个宗族。而宗法制就是处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利益分配和名位世袭、遗产分割的制度。

  区分大宗和小宗,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下面还会继续划分小宗。一个宗族对上是小宗,对下又是大宗,大小之间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周天子是大宗,他的兄弟子侄被封为诸侯成为他的小宗,但这位诸侯的儿子除嫡长子可以继承爵位,作为诸侯国的大宗之外,其余的儿子又会获得采邑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因亲疏关系不同,在权力分配、义务承担、服制、庙制(立祖庙和祭祀祖庙的制度)等许多方面都不相同,整体呈现一个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趋势。

  宗法制度既是一种亲疏制度,也是一种等级制度,大宗和小宗之间存在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大宗可以向小宗发号施令,小宗要受大宗的约束和支配。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西周的分封制。嫡长子为大宗,有继承权。但继承为大宗之后,要进行权益再分配,不能独吞父辈的一切,要把其中的一部分权益渡让出去,让兄弟子侄们共享。用现在的俗话说,你吃肉也的让亲戚喝点汤。
  这个制度对应到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便是:天子作为天下共主,成为整个王朝的大宗,直接领有王室的直辖地——王幾。王畿以外的土地,按照亲疏的不同等级,划定区域分封给各小宗,小宗分得土地和百姓后,便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获得封地后的诸侯统领自己的臣民浩浩荡荡的杀向自己的封地,开始武装殖民。
  日期:2018-06-24 19:14:30
  三、平王东迁 6

  周初天下诸侯一般是由下面这些人物构成。
  第一类、姬姓宗亲,周王室使他们镇守四方,永为王畿之藩篱,例如鲁国、晋国、卫国、郑国、邢国、燕国、虢国、蔡国等。这类诸侯占了天下诸侯数的大半,史传周初分封时,“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第二类、周的功臣宿将以及姻亲,例如齐国、楚国、申国等。
  第三类、三皇五帝及夏、商的苗裔,先贤有德,不能断了祭祀。故封舜的后代于陈、夏的后代于杞、商的后代于宋,形成“三恪二王后”。

  周天子和各封国的关系,有点类似于联邦制国家的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各封国要向天子进贡方物;定期朝见天子;天子对外发动战争,各封国要出兵;天子有难,各诸侯国要进行救助。天子也有保护各诸侯国不受外敌入侵,协调各诸侯国关系的义务。
  西周建立之初,国势威震于四方,诸侯无不敬服,分封建制确实起到了拱卫王幾、稳固疆土、促进统一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世异时移,各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先辈们通过血缘和战斗情谊建立起来的和谐关系逐渐淡化。而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行政、司法、财税与军队体系,本身具备作为一个独立政权的基本条件。一旦王室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就会天下大乱。这个征兆在周夷王时已经开始显现。
  至西周末年,周王名分上还是天下共主,但从实际掌控能力来看只能算是精神领袖,国家体制有从联邦制向邦联制转化的趋势。各诸侯名义上需要履行的朝拜、纳贡以及拱卫周王室等义务,实际上多有荒废,譬如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的时候,起兵勤王的只有寥寥数家,东边的齐、鲁等国直接隔岸观火。
  那么,周平王东迁,地域上离幾外诸侯国更近之后,这种局面是否有所好转呢?实事求是地说,依然不容乐观。特别在对付周携王这事上,求助诸侯也并不一定有人愿意动手,毕竟人家也顶着天子名头,要是帮周平王出头,一个不小心打虎不死,让周携王逆转乾坤,那就尴尬了。
  还好有急公好义之人,帮了尴尬中的周平王一把。
  前750年,励志要为诸夏的和平事业而奋斗终身的晋文侯难得空闲下来,想着自己好久没关注天子的情况了,口里喊着“罪过罪过”,赶忙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结果这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在闹哪样,在拥有那么多优势的情况下还没把周携王那只小强给拍死。而且看这架势,估计没人搭把手,周平王、周携王之间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过家家游戏可以玩到天荒地老。既然你周天子搞不定,寡人勉为其难帮你搞定算了,省的看着心烦。于是兵发携地,“二王并立”正式剧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