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红楼无穷奥妙:刘心武揭秘红楼梦(选载)》
第27节

作者: 刘心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贾母说后几张牌的时候,她说的韵语也都很有意思,她说“六桥梅花香彻骨”,实际上也是讲,我们曹家,在小说里面当然就是讲的四大家族了——首先是史家和贾家,终于熬过了那个最困难的严冬,梅花开放了,是吧,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情景。而且她继续颂圣,叫“一轮红日出云霄”,贾母对这个小说里面的当今皇帝,实际上也就是现实生活当中的那个乾隆皇帝,她是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感激之情的。可是呢,整个牌凑成一副以后,这个牌名并不好,这就是曹雪芹精心的艺术构思了。他偏这么构思。鸳鸯就告诉贾母了,说您这副牌——那个牙牌打法是三张牌凑一副——说您这三张凑一副,“凑成便是个蓬头鬼”;没想到这么三张引出感恩颂圣的牌,凑成了以后竟不是什么好的名称,是一个蓬头鬼。那个贾母也很聪明,她就说了一句,“这鬼抱住钟馗腿”。这是非常高妙的一种艺术构思,这就是曹雪芹他把生活提升为艺术的能耐了。钟馗,大家知道钟馗是专门打鬼的,他就写出一个微妙的形势,贾母一方面觉得钟馗会保护自己,是不是啊?可是鬼是不是立即被打掉了?又不是,这鬼没有被立即打掉,鬼又抱住了钟馗的腿。就是说当时贾家的局面是既碰到了困难,又有人保护,但是这个保护又不一定能够进行到底,所以究竟是钟馗把鬼打了,还是鬼抱住钟馗腿,把钟馗拖了一个马趴,还说不清楚呢,是不是?这很巧妙,所以他这些牌令词不是说在那儿随便写的,他写的时候是很动脑筋的。作者如此苦心,“十年辛苦不寻常”,咱们读《红楼梦》,千万也辛苦一点、仔细一点,这才能读出味来,是不是?就好像我前几讲讲的枫露茶,三四道才出色,刚沏出来立刻喝,那不好喝,滗了三四道水,再沏出来,您再喝,那味就好了。这是贾母的令词。

  但是等到史湘云接着来摸牌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一个变化,这时候就出现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请在座的每一位朋友跟我一起来深思这句牌令词意味着什么?史湘云就突然说了一句叫做“双悬日月照乾坤”,什么意思啊?按封建社会当时那样一个统治思想,是不能够有日月双悬的,天无二日嘛!虽然不是一个另外的太阳,但是你是一个月亮,你跟太阳平起平坐地悬在天上,这还得了?这本来是李白的一句诗,李白的那句诗它所说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匆忙地逃往四川,他当时还是皇帝,很狼狈,半道上三军哗变,他不得不把他心爱的宰相杨国忠杀掉了,杀掉了宰相还不行,人家说宰相的妹妹还在你身边呢,他就只好劝杨贵妃——杨国忠的妹妹自尽,杨贵妃也没有办法,就只好自尽死掉了;而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就在另外一个地方宣布自己当皇帝了。他还没有退位,另一个皇帝又产生了。于是,李白当时有一句诗叫做“双悬日月照乾坤”。史湘云引用这句诗就意味着在乾隆朝的时候,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曹家的头上出现了日月双悬的情况,这个情况反映到书里面,曹雪芹就通过“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通过史湘云,把它惊心动魄地宣示出来。书里的贾家别看在那里吃喝玩乐,他们头顶上,有两个司令部呢,他们究竟还能玩多久,取决于那两个司令部到头来谁吞下谁啊。

  有朋友就可能会这么问我了,说日月双悬,这时候怎么日月双悬?康熙死了,雍正也死了,乾隆也当皇帝了,当稳了,怎么日月双悬?那个月亮是谁?“日”当然是乾隆了,“月”是谁啊?有没有月?有月啊!好大一个月亮!他是谁?
  大家知道,太子胤曾经是康熙钟爱的儿子,上一讲讲了半天,大家应该印象还很深刻。康熙很早就为太子完婚,太子后来身边也有很多女人,生育能力也很强。康熙的第一个皇子是他十三岁生的,他超级早婚早育,太子生育也早,生了很多个儿子。太子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夭折了,第二个儿子就等于是第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叫什么呢?这个儿子叫弘皙,大家知道乾隆的名字叫弘历,他们是“弘”字辈的,是一辈人。弘皙他年龄很大,因为康熙生殖能力太强了,康熙的最后一个儿子,比他前面的儿子生的儿子再生的儿子还小,他生殖能力太强。所以单从年龄上看你觉得有点混乱,但是从辈分上是一丝不乱的。这个弘皙年龄很大,在一废太子的时候他已经大约十五岁了,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人了。弘皙是在康熙眼皮下面长大的,他的父亲第二次被废掉的时候,他已经十八岁了,而且他就已经结婚了,他也生了儿子了,他又给康熙生了嫡传的重孙子,叫永琛。有名有姓的,到那一辈上就都是“永”字辈,到了嘉庆那辈都是“永”字辈,嘉庆当皇帝以后,才把自己名字里的“永”改成了“”。在二废太子之后,当时究竟朝野反应怎么样呢?你现在查那个康熙、雍正朝的文献,你会发现很少这方面的记载,它们基本都被删除了,但是好在,我上一讲引用过,我们有一个邻国是朝鲜,他们的历史上仍然有相关记载。在这个朝鲜的《李朝实录》上有什么记载呢?有以下一些记载,比如说第一,在二废太子之后,虽然胤本人确实让康熙伤心了,觉得不能让他继承皇位了,但是胤的儿子弘皙是嫡长孙,康熙非常喜欢,因此康熙仍然在考虑要把皇位传给嫡系的,如果儿子不行,可能就传给孙子,而且这个孙子不是一个幼儿,已经是一个文武全才的青年了。而且《李朝实录》还记载,康熙后来一下子就病死了,雍正继位了,康熙在临死的时候有遗言,两条,一条就是说废太子这个人确实是以后不能够再让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要永远地把他关起来,但是要“丰其衣食”;另外,就是说他自己的嫡长孙弘皙,要立即封为亲王。《李朝实录》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即便所记载的跟历史事实有所出入,也仍然说明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弘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他的父亲被废掉了,但是他仍然得到皇祖父的喜爱,他是清皇室真正的嫡传血脉。所以说,在乾隆朝的时候,乾隆万万没有想到,出现了一个强劲的政敌,就是这个弘皙,就是他的堂兄。


第九讲 日月双悬之谜(3)

  乾隆年纪小,一废太子的时候,乾隆还没出生;二废太子的时候,乾隆还是个婴孩,还很小,还不懂事。所以最初他小看了这个堂兄弘皙,他万没想到,在他登基以后,弘皙很快地膨胀了自己的政治势力,成为了他的一个强劲对手。如果乾隆他是太阳的话,弘皙就被人们认为是月亮,这个你一点也不要觉得奇怪。首先这个情况从清朝的史料上可以得到很多印证,我这个论断是有论据支撑的。因为雍正当时也小看了弘皙,上一讲我讲过,雍正他坐上皇位之后,他面对的政敌太多了,俗话叫“按下葫芦起了瓢”,是不是啊?他忙不过来,而且也确实好像是康熙有过这样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善待弘皙,因为他已经是死老虎了。他父亲在雍正二年就死掉了,也就是在雍正登基不久,原来那个太子就死掉了。雍正一想,弘皙又隔了一代了,而且当时弘皙可能表面上也很谦恭老实,也没露出毒牙,所以雍正就放了他一马。既然父亲说了封他为亲王,那就封吧,果然雍正就封了弘皙为理亲王,先是郡王,后来就是亲王。弘皙当然还是个敏感人物,所以说不能够让他在紫禁城里居住,或者给他一个大的王府,在北京城里、市区让他居住,那都不大安全,那么把他安排到什么地方呢?安排到昌平的郑家庄。现在你到昌平去,还有一个地名叫郑各庄,应该就是那儿,雍正把弘皙安排在那儿,在那儿盖了一个很大的王府。有人说,能有多大啊?很大,这个是有确凿史料可查的。

  其实康熙生前,就开始做这件事,康熙当时主要还不是要把弘皙挪过去,因为当时废太子还活着嘛。废太子在被圈起来以后,开头是软禁在紫禁城里面一个叫咸安宫的地方,康熙觉得这早晚是个事,有这么一个人,被废掉的,在紫禁城里面住,不安全,但是他又是自己的骨肉——康熙这个人也有他注重骨肉感情的一面,所以他就说,那就在郊区给他盖一个大的王府,便于把他看管起来。而且又是一种柔情看管,说就干脆盖在我每次木兰秋路过的路线上的那么一个地方,把我的行宫也跟他的那个王府盖在一起。康熙有这么一个设想,后来就予以落实。昌平的郑家庄建成的房屋情况是这样的,行宫里面是大院套小院子,大小房屋是二百九十间,游廊是九十六间;给当时的胤盖了一个王府,是大小房屋一百八十九间,这个待遇还是比较高的,是吧?为了供应这个行宫和这个王府,在周围又盖了比如饭房、茶房、兵丁住房、铺房等等,有多少间呢?有一千九百七十三间。整个规模怎么样?大家想一想,相当大的一个规模。经过岁月的洗刷,这些建筑物如今都很难寻觅了,但有人在现在昌平郑各庄发现了一种很特殊的铜井,非同寻常的水井,那应该就是当年理亲王府的残存痕迹。在雍正朝的时候,雍正二年不是废太子死掉了吗?雍正就把弘皙作为一个亲王,安排到了郑家庄居住。这对弘皙来说,既有坏处又有好处,坏处就是还是有点遭贬斥,虽然我是一个亲王,一般亲王王府都应该在城里面,可是我却被发配到北郊很远的地方;好处呢,就是不管你怎么看管,这比在政治中心里面还是要松弛一些,我就可以另打主意了。而弘皙果然另打主意了。

  还是回到“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你看,这“三宣牙牌令”多有意思啊!光这么一句话,就可以一下子——所谓“一树千枝”——一下子可以长成这么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说出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来。史湘云就点出来了,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它的时代背景、政治背景就是日月双悬照乾坤。当时“日”就是乾隆皇帝,他已经继承了王位,当了皇帝了。但是他的一个堂兄,废太子的这个儿子弘皙,却在郑家庄也做着皇帝梦,而且还有很多很实际的谋取皇权的阴谋活动。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曹家他们这种大家族来说,对这种情况一定都门儿清;底层老百姓可能糊涂,曹家不糊涂,也不能糊涂,因为他们必须随时搞清楚政治形势,从积极的角度说是为了获取更多实际利益,从消极角度说是为了避免遭受打击。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折射到小说里,就是贾母她们心里都明白,史湘云就说出来了:双悬日月照乾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