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不知方向的路上》
第33节

作者: 许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听了章老这话,许广陵谈不上震惊,但确实也是蛮吃惊的,吃惊的主要原因其实倒还不是国厨什么的,而是章老的身份。和国厨换东西,那身份多半也是国什么什么的吧?

  国医?
  又或者换个说法,御医?
  基于前面对章老的一些判断,此时,这样的两个字闪现在许广陵的脑海里。
  没有求证,也不可能当面贸然地问章老这个问题,那真的是太冒昧了。不论倚老卖老,还是倚小卖小,都不是许广陵所欣赏的品格,甚至都可以说,以他那种略有点淡漠的性子,遇上这种人,心中不生出厌恶就算不错的了。
  再说了,难道这个问题很重要?
  章老什么身份,难道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
  之前,章老主动为他取字,不是因为他是什么贵公子,他在章老面前以晚辈自居,用华夏古代的话来说就是执弟子礼,也不是因为章老是什么曾经的大人物,他想攀附倚仗。

  华夏古代有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
  什么叫淡如水?不是说关系像水一样淡薄,而是彼此相交,只及彼此,不及彼此身后其它。
  而“甘若醴”就不是了,正好反过来,彼此相交,只及身后,不及彼此。
  有利则交,无利则散。交往还是不交往,以怎么样的一种程度或者说亲密度交往,和喜欢、欣赏又或讨厌、厌恶无关,仅仅只是出于利益又或需要而已。很需要,就保持很亲密,一般需要,就保持一般关系,不需要,就任由关系冷落,如果不但不需要而且有害无益,那就立即干脆利落地把关系斩掉。
  形势变,则关系变,就这么简单。
  许广陵只当没听见国厨这两个字以及其中所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神态自然甚至是略有点漫不经心地道:“好,我就不说什么多谢章老之类的话了,等我把那些药膳研究出来之后,如果做得好的话,每天都为章老您做上一份。”
  章老同样也没把许广陵的这话当一事,只是笑道:“好啊,那我等着。”
  然后一份很可能真的价值千金的药膳单子,在两人的都不太当事中,就这般,成为过去了的话题,而接下来就是早餐。
  上一刻两人还在说国厨,还在说药膳单子,下一刻两人就一起坐在小吃摊前,吃豆腐脑包子。许广陵想着这事,怎么都觉得有点好笑,又想着,当年,章老能随意从国厨手里讨来药膳单子,那吃国厨做的饭菜,肯定也是家常便饭吧?或者至少,不太可能太稀罕。
  但是此老现在吃寻常小吃摊上的寻常豆腐脑,寻常素包子,而且是被许广陵这个只会做一道菜的人评价为六十分的东西,却偏偏还吃得有滋有味。
  并不夸张地说,这确实也是一种修养或者说人生境界啊。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宋朝苏东坡的一首词,许广陵以前读过,但并谈不上十分喜欢,而且这首词里的意味,也是他比较陌生、难以真正体会的。但这时,在章老身上,他却对这首词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从公园来后,许广陵还是睡觉,但今天总算是可以强忍着困意,好歹先冲了个澡,才跌入床上。
  然后一觉酣酣,醒来之后,又已经是夕阳落山时分。
  站在窗口,看着西边天际那已是有一半落入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许广陵微微苦笑,难道他以后一阶段都要维持这样的作息了?早上打拳,然后早餐,然后睡觉,然后一觉睡到至少傍晚时分,然后,开启夜猫生活?
  也不知道章老口中的那个“宗师之路”是怎么事,宗师的影子他还没有见着,倒是要先体会一下猫头鹰、吸血鬼又或梁上君子之路了。

  昼伏夜出!
  不过据说现在的梁上君子也早已经随着时代的进化而进化,人家也开始走上正常作息,不太搞昼伏夜出那一套了。
  渐趋丛林化的都市,为他们光天化日之下的堂堂正正而取,提供着越来越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就业环境,变好了呀!当然,入行门槛有没有相应提高,就不是许广陵这个外行可以知道的了。
  许广陵还是例行洗涮,然后做饭。

  肚子空呀!
  打开冰箱,许广陵总算记起买家已经好几天的不知名野生蘑菇,另外就是剩下的那一份土豆了,这两者,将是他今天的晚餐。
  蘑菇就吃个味,这玩意儿不填肚皮,别说只有区区半斤,就是把这数量乘上十倍,也吃不饱!倒不是肚子真的填不满,而是纵然填满,也会很快就饿,甚至比没吃之前还饿!
  但土豆是个好东西。
  这东西宜饭宜菜,宜煮宜煎,味道平和中正而又不乏鲜美,可以少吃当菜,也可以多吃当饭,可以一周吃上一次当作调剂,也可以一个月吃上九十次(天天吃、顿顿吃),而绝对不需要担心什么营养不足。它能提供你身体代谢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以及能量!
  而且还都是优质的。
  考虑到肚子现在的饥饿状态,以及这两天都没有吃什么实在东西,许广陵决定把六个小土豆全部采用蒸的方式弄熟,然后菜么,就用蘑菇汤来充当了。蒸土豆+蘑菇汤,一者饱腹,一者滋味,两相搭配却是正好,一代厨神初展身手!
  蒸土豆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洗洗去皮放蒸架上入锅加水蒸就可以了,其实好些土豆连那皮都可以不去的。
  然后就是蘑菇处理了。
  一代厨神,好吧,未来的一代厨神,再好吧,可能的未来的一代厨神,许广陵打量着手中的不知名蘑菇,对它作着一些初步的评估。
  通过那个梦,他熟悉和了解的只是鸡腿菇,而且还特指那种野生的鸡腿菇,如果说现在他对野生鸡腿菇的了解是90分的话,嗯,这里扣十分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他还没有真正见过野生鸡腿菇!见了之后,真正拿在手中把玩一番,然后最好再采取不同的方式实际烹饪一番,当能立即补上那被扣的十分。
  当然,其实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果能实地观察一下未采之前的鸡腿菇,了解一下它从小到大或者说从出到采的整个过程,就更好了。

  这是指鸡腿菇。
  而许广陵对其它蘑菇的了解么,目前来说,可以说都是零分。
  至于以前就经常买的平菇香菇口蘑金针菇什么的,许广陵对他们的了解程度,在现在的这个计分系统下,其实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以前的了解,是一个普通的食用者的了解,现在的了解,是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层次的大厨级别的了解。
  因为是单独的一味蘑菇做汤,所以事实上许广陵并不需要考虑太多。
  不需要考虑烹饪过程中是否入味,不需要考虑是否和其它食材串味,不需要考虑和其它食材之间是否会喧宾夺主又或者被喧宾夺主,不需要考虑和其它食材搭配在一起时的食用口感问题以及形状处理问题
  几乎什么都不需要考虑!
  那其实也就是一个火候问题以及放盐问题了。
  而这两个问题,许广陵纵然不能说从“九品白玉羹”那里触类旁通,但至少也还是能跨行跨界,把握个大概的,这还是指初步烹饪这种蘑菇,如果烹饪上两三次四五次,基本上,应该也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