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秘密》
第43节

作者: 金发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恩说到这里,两眼放光,显然是发自内心地钦佩崇敬大奸臣蔡京,朗声道:“徐某不才,承蒙公相赏识提拔,实在是有再造之恩,原本就下定决心,追随公相,为推行变法改革、复兴大宋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到这里,他语气铿锵,壮怀激烈,完全没有了武松之前在书房里看到他时的那种老迈、疲倦之态,仿佛是换了个人。

  不过,武松忍不住在内心里惋惜:一个大奸臣而已,值得你如此崇敬追随吗?不知道你是真糊涂,还是被大奸臣蒙蔽了。冲着你救我哥哥,提拔我武松,有机会,我还是得帮帮你,让你认清蔡京这个大奸臣的真面目!
  徐恩继续道:“自古以来,人们天性贪图安逸,害怕改变,变法改革又必然要触及从上到下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富豪奸商,莫不对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改革恨之入骨,想方设法予以阻扰破坏。公相和当今皇上要继续推行变法改革,其实是要与天下的贪官污吏、富豪奸商等既得利益者做对,承受的压力实在是比泰山之重!可是,我们难道能够继续听任贪官污吏、富豪奸商们再这样下去吗?难道能够放任他们继续盘剥百姓、掏空国家?难道能够眼看着我们大宋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将来亡于强敌之手?不,武松,我们决不能够!决不能够!”

  说到这里,徐恩忍不住双手抓住武松,两眼圆睁,显得越来越激动。这种样子,与此前那个在众人面前总是镇定自若、不怒自威的知县老爷,确实是判若两人。
  看来,如果不是特别高超的演技派,那么,这个徐恩,就是真心想要变法改革、报效国家的。这真是一个忠君爱国、一心为民的清官啊。
  可是,这样一个清官,居然是历史上顶尖的大奸臣蔡京的门徒,一心一意追随蔡京。清官以奸臣为榜样,这也太滑稽了吧?
  确认徐恩是清官之后,武松更加感到于心不忍。记得前世书中,几乎没有写到过有什么清官,自己穿越过来后居然有这么好的运气,遇到了一个清官,值得好好珍惜啊。
  武松喊了一声:“知县大人。。。。。。”他很想再次向徐恩说明历史的真相,告诉徐恩蔡京确确实实是个大奸臣。
  但是,他的这一声喊,立即把徐恩惊醒过来。徐恩意识到自己刚才过于激动,在下属面前有些失态,连忙放开武松,冷静下来,道:“本官太激动了。不过,清河县如今贪官污吏盛行,民生艰难,张家堡富可敌国,巧取豪夺,这种种乱象,武松你也看到了。本官想要上体皇帝恩德,追随公相大人,在清河县推行变法改革,以报国家、以安百姓,这种心情,武松你也理解否?”

  武松正色道:“知县大人清正爱民,一心为国,锐意改革,武松确实钦佩!”
  “好!好!好!好!”徐恩一连说了四个好字,显得十分高兴。
  高兴片刻,徐恩的面色随即又变得庄重,道:“公相要在全国重新推行变法改革,阻力极大,也需要能够先有一两个地方试点先行,为其他的地方树立榜样,也好积累更多改革经验。本官虽然德疏才薄,但做起事来敢于拼命、雷厉风行,这一点公相是了解的,也符合公相的做事风格。所以,公相对徐某寄予厚望,嘱托徐某在清河县力行改革,率先示范,好给天下州县确立一个榜样!徐某承蒙公相如此信任器重,敢不肝脑涂地、以图报答吗?”

  武松心想:在清河县搞变法改革可以,肝脑涂地就不必了吧?这蔡京不折不扣是北宋的天字号第一大奸臣,他一定是在利用你!
  这些话他当然没有说出来。此时此刻,说出来也没用,徐恩显然不可能相信。毕竟,徐恩不是穿越者,不可能看到今后历史的走向和后世的史书记载,看不清蔡京和宋徽宗的真面目,实属正常。
  只见徐恩的神情又变得凝重,道:“不过,徐某虽然不惜以死报答公相和皇上,决意要将清河县的改革推行到底,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清河县实在是积弊太深!张家堡横征暴敛,本土势力盘根错节,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衙门里贪腐成风、欺上瞒下,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来推行变法改革?!所以,本官明明知道,几百年来,清河县就是朝廷与本土共治,但凡来清河县为官的,莫不选择与本土富豪奸商、贪官污吏相互妥协勾结,维持平衡。但为了推行变法、深化改革,本官就是要打破这种平衡,把清河县真正彻底掌握在朝廷命官的手中,让大家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河县,也是我大宋皇帝的土地,而绝不是任由贪官污吏、富豪奸商们鱼肉百姓、掏空朝廷的法外之地!”

  武松恍然道:“原来大人在衙门里严厉处置那些贪腐衙吏们,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的内心里,真的对徐恩油然而生几分敬佩之意。虽然,徐恩被大奸臣蔡京和大昏君宋徽宗蒙蔽,但抛开这点不谈,徐恩清正廉明,苦心孤诣,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中也确实十分难得。
  此时,徐恩面容严肃,确实透露着一股浩荡正气,对武松道:“不错!公相大人就曾经亲口对本官提起过,王文公人品才干都是古今一流,但当初变法改革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未能除恶务尽,导致贪官污吏和既得利益者随时可以卷土重来,推翻变法。所以,本官要在清河县变法改革,首先就必须彻底澄清吏治,绝不给他们任何阳奉阴违、卷土重来的机会!清河县,必须也只能彻底掌控在朝廷的手中,而绝不能任由本土这些贪官污吏、土绅豪强们上下其手!”

  武松由衷地道:“大人英明!就是应该如此!”
  前世作为一个普通小职员,武松虽然不是很懂政治,但是,要改革,就必须反、惩贪腐,这样才能令行禁止,把改革的各项举措都落到实处。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
  如果有谁口里说要改革,却任由官员、为富不仁,那么这样的改革必然会归于失败,甚至会成为掩饰贪污的借口,只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知道武松不是那种吹牛拍马的人,武松很难得表扬一个人、尤其是自己的上司。因此,武松的这句话是发自内心,徐恩也感受得到,自然十分高兴。但他脸上并无笑容,正视武松,道:“武松,既然你能理解本官严惩贪腐的苦心,那么,你又是否已经了解本官如此破格提拔重用你的苦心?”

  是啊,徐恩为什么要这样破格提拔重用武松?从第一天见到他起,就提拔他进衙门当捕快一天捕快都还没有当,就力排众议让武松做了代理都头,这个提拔重用的速度确实是非常不符合长情的。
  虽然,在前世,武松也从新闻报道中见到过不少“破格提拔”的官员、包括一些女官员,他们的提拔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但那往往是因为他们或者她们全部都“上面有人”。而武松,明明只是一个才从乡下进城的“农民工”,家里只有一个又矮又丑的哥哥,没有任何背景,更从来没有给知县送过一块钱礼物!
  那么,徐恩为什么要如此打破常规地快速提拔重用他?
  武松虽然不谙政治、不喜欢搞人际斗争,但这并不表示他什么都不明白、情商很低。到了现在,他当然已经明白了徐恩如此赏识提拔自己的苦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